Fork me on GitHub
听雨轩
生命易破碎,梦想只争朝夕!

我是一名二本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起初我并不喜欢计算机,但是高考的失利容不了我的选择。进入大学后,我对自己说:既来之,则安之,要么就不要做,要么就尽力去做。其后我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学习,渐渐的对计算机有了感觉。可以说软考伴随了我的整个大学生活,经过我的努力,先后通过了软件设计师和系统分析师的考试,现在想来心里还是欣慰的。

     初次接触软考还是大一的时候,那时候刚进入大学,辅导员在和我们聊天的时候就对我们说有兴趣的话可以参加软考,这是一个资格认证考试,将来会对我们有帮助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然后我就上网了解了有关软考的信息。软考有三个等级:初级、中级和高级。当时我就想报考初级程序员,但是当我看到程序员考试的历年试题的时候,我就吓到了,大一的我连C语言都还没学完,那些题目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五星级的难题啊。最终我还是放弃了,等待明年再做打算。
     大二第一个学期,经过一年的学习,我的基础还算可以,程序员考试的那些试题已经不再是那么的难啃了。于是我就打算报考中级的软件设计师考试。我了解了软件设计师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个一年的复习计划。也许很多人通过软考都没有这么长的复习时间,但对我来说,这是必须的,我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虽说也是计算机系,但有一半偏向了管理方向,和软考有关的课程都开的比较晚,我们大三才开数据库的课程,大四才开软件工程的课程,而软设却是对这方面的知识点考察较多,我需要时间去自学这方面的知识。软考考察的知识点非常广,如果我们每个知识点都花费大的精力去复习的话,那是很难想象的。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良好的指导,在这方面我觉得希赛的老师们做得挺不错的,他们很好的把握了考查知识点的比重和命题趋势,让我们能够区分那些是重要的知识点,然后重点复习。软设的复习,我没有买书籍,就在网上下载了希赛网的视频教程和复习资料,每天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看视频和做题。说实话,看视频学习真的很考验人的耐心,对我来说在电脑旁边学习已经是很枯燥了,偏偏张友生老师那语速慢吞吞的,好几次我都睡过去了:-D 。还好,最终我还是把这个视频看完了,收获还是挺大的,至少后来我上数据库的课程的时候感觉很轻松了。历年试题很重要!临考之前我就只做历年试题,把04到08年的历年试题都做了一遍,不懂的时候要查阅相关资料解决,因为这些知识点可能会考到的。当时我统计了一下,上午在45分左右,下午在50分左右,后来考完后的结果是:上午52、下午59。这里我说一句:软设考得很广,但是考得不深,把握重点知识,认真复习,人品不是很差的话,很容易过的。
     考过软设后,我也进入了大三,本想在第一个学期报考系统分析师,结果软考09年改革了  ,系分变成了一年一次,只能下学期报考了。我的系分复习时间没有软设那么长,也就两个月的样子。系分比软设考察的知识点更广,对考生要求更高,有项目经验的人比较容易通过系分,但也不是绝对的,即使没有项目经验,通过良好的复习一样能够通过系分!我的系分复习时间只有两个月,我不能再花很多的时间去复习基础知识,我重点复习的是下午一的案例分析和下午二的论文写作。我忍痛花了几十块钱买了一本书,希赛的,好像现在还没有看完 。案例分析我主要是通过做历年真题找到解决方法,每道试题我都认真对待,做完后我还会把它抄下来的加深印象。论文是我最害怕的,没有项目经验的人很难写出高深的论文,但是想要及格我还是可以做到的。考试的时候论文提供四个论文题目,任选一个作答,软件工程几乎每年都有相关题目。所以我选定软件工程方向,把历年论文收集起来,然后仔细的看一遍,把写得精彩的地方抄下来,最后背下来。今年我选择的论文题目是试题一:论软件维护及软件的可维护性。虽然我先前的所谓押题并没有压中,但是平时我背了不少这方面的精彩片段,然后加入自己的理解组织成了一篇完整的论文,最后成绩是53分。其实我们在校大学生也算是有项目经验的,计算机的课程结束时一般都有课程设计,认真完成每一次课程设计,你就对软件设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考完后,感觉不是很好,尤其是下午一的案例分析,我迟到了几分钟,感觉有点紧张。第一道题的那个PIECES框架和鱼骨图我以前就没见过,而且这个题是必做的(郁闷),只好根据题意和感觉硬着头皮做下去;还有后面的几道题也是凭感觉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考完下午一我差点就要离开考场放弃下午二了(还好没有冲动),最后还好得了50分,这说明情况不好的时候我们也不要轻易放弃啊!
        考完系分,我也进入了大四,马上就要毕业了,心情有点沉重。现在很多人说软考的证书贬值了,这点我不认同,证书并不代表你就一定有了实际的操作能力。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个非计算机的牛人对计算机一窍不通,但是英语很好,他决定报考微软的认证考试,他采取的方式是背题,不管懂不懂就一个字——背。最后不知道是他的记忆太好了还是运气好,居然让他通过了,拿到了微软认证的证书。你说他的证书含金量高吗?软件公司录用了他,他又能做什么呢?过程!重要的是过程,只有过程才见证了你的成功。现在很多人都是带着功利性目的参加软考,包括我自己也是希望对以后找工作有所帮助,我想这并不是软考的初衷吧?希望以后真的有人能够把软考当作一个学习的目标,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让过程见证成功,而不是看重结果。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拙见,看过后可以一笑而过,如果对您有所帮助,那是我最大的欣慰。

 

posted on 2010-10-25 10:41  流水殇  阅读(531)  评论(3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