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作业的要求来自于:https://edu.cnblogs.com/campus/gzcc/GZCC-16SE2/homework/2178


 

第一章:概论

  在第一章概论中,作者给我们讲述了软件工程是什么。在第一章中我们知道了“程序=数据结构+算法”,“软件=程序+软件工程”,当中得意义,了解到了软件工程中各个方面的大概内容,如“软件工程是什么”,“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软件工程的目标“等等。而我在阅读第一章的过程中,对其其中的一段非常的感兴趣。

  ”计算机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计算机程序能否再国际象棋这个游戏中打败人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许多人员从理论和”智能“的角度着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最终离胜利的是遥遥无期。1985年,还是一个研究生的许峰雄这样想:”我们从一个不同的方向去逼近这个问题。我们,至少是我自己,把这个问题看成是一个纯粹的工程问题。“  历史证明,这个工程的角度出发,用“蛮力”提高计算速度的工程方法远远甩开了同时代各种“智能”方案。1997年,许峰雄带队设计的“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大师 加里·卡斯帕洛夫。“

   然而,对与这段文字我有一些问题:“深蓝”是怎么样通过“蛮力”实现的?“深蓝”算是人工智能吗?

   在查阅了一些资料后得到了以下的内容。

   深蓝是并行计算的电脑系统,建基于RS/6000 SP,另加上480颗特别制造的VLSI象棋芯片。下棋程式以C语言写成,运行AIX 操作系统。1997年版本的深蓝运算速度为每秒2亿步棋,是其1996年版本的2倍。1997年 6月,深蓝在世界超级电脑中排名第259位,计算能力为11.38 gigaflops。1997年的深蓝可搜寻及估计随后的12步棋,而一名人类象棋好手大约可估计随后的10步棋。每增加1步棋的搜寻能力约等于增加下棋强度约80 ELO分。

   深蓝是穷举,因为国际象棋棋子的变化在于计算的空间内,所以深蓝相当于是一个超级计算机系统,直接算到了几乎所有的可能。

   那么“深蓝”算是人工智能吗?

   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 人工”和“ 智能”。“人工”比较好理解,争议性也不大。有时我们会要考虑什么是人力所能及制造的,或者人自身的智能程度有没有高到可以创造人工智能的地步,等等。但总的来说,“人工系统”就是通常意义下的人工系统。

   关于什么是“智能”,这涉及到其它诸如 意识(CONSCIOUSNESS)、 自我(SELF)、 思维(MIND)(包括无意识的思维(UNCONSCIOUS_MIND))等等问题。人唯一了解的智能是人本身的智能,这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是我们对我们自身智能的理解都非常有限,对构成人的智能的必要 元素也了解有限,所以就很难定义什么是“人工”制造的“智能”了。

   而对于许峰雄的个人见解,它认为对“弈棋电脑”的研究与传统的“人工智能”毫无关系。“我的一些同事认为AI是无稽之谈,”许峰雄表示,“深蓝”根本就不是基于AI技术构建的。我们的研究很单纯――只想解决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创造出一台速度快到足以击败人类世界冠军的计算机。”

   而我对这个问题依旧感到困惑,通过穷举实现的超级计算机系统“深蓝”,它算是人工智能吗?

 


 

第二章:个人技术与流程

  在第二章个人技术和流程中,教材中给我们普及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技术,如单元测试,回归测试,和能效分析工具。在我们工作中,绝大部分的软件都是由多人合作完成的,让自己负责的模块功能更可靠,更稳定,更完善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单元测试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解决方案。教材中通过给我们展示了单元测试的具体案例,让我们更清楚的理解了单元测试的必要性以及具体过程。而回归测试,效能分析教材中也通过具体的例子与流程清楚得讲述。在阅读得过程中,有一段话引起了我的疑惑。

  ”啊超:再写技术模块得规格说明书时,要越详细越好,最好各项要求都可以表示成一个单元测试用例。“

  这一段话让我产生了疑惑:1.做单元测试是否要面面俱到,不管该单元简单复杂,都写单元测试?换句话说,简单的单元我们是否可以不写单元测试?

              2.在实际工作中,单元测试是否被公司硬性要求的?即在公司工作是否必须写单元测试?

  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单元测试,是在计算机编程中,针对程序模块(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来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程序单元是应用的最小可测试部件。对于单元测试中单元的含义,一般来说,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判定其具体含义,如C语言中单元指一个函数,Java里单元指一个类,图形化的软件中可以指一个窗口或一个菜单等。总的来说,单元就是人为规定的最小的被测功能模块。

  对于为什么要进行烦人的单元测试,可以看一下这篇博客:https://blog.csdn.net/happylee6688/article/details/37962283?utm_source=copy

  博客中有提到,在日常的开发中,代码的完工其实并不等于开发的完工。如果没有单元测试,那么如何保证代码能够正常运行呢?测试人员做的只是业务上的集成测试,也就是黑盒测试,对单个的方法是没有办法测试的,而且,测试出的 bug 的范围也会很广,根本不能确定 bug 的范围,还得去花时间来确定 bug 出在什么地方。难道这就不浪费时间了吗?甚至,这样的方式,时间浪费的会更多。

  所以,进行单元测试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我仍然有疑惑:简单的单元我们是否可以不写单元测试?在公司工作是否必须写单元测试?

  


 

第三章:软件工程师的成长

  在第三章中,作者给我们讲解了关于软件工程师的成长,主要讲到了对于软件工程师能力的衡量,软件工程师思维的误区,软件工程师的职业发展等。并且详细讲解了对于软件开发工作量和质量的PSP。以及对于软件工程师的思维误区,1.分析麻痹 2.不分主次,想解决所以的依赖问题 3.过早优化 4.过早扩大化/泛化。接着是对于软件工程师的职业发展,首先分析了人们对于职业的态度,划分了几个等级。接着是对于职业的发展道路,进行了各种不同方向的分析。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段话引起了我的疑惑。

  ”没有人能在学校里掌握所有”将来会用到的知识“才离开学校,随后马上把技术运用在实践中,工程师应该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学习和不断成长,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在哪个方面追求”专和精“ “。

  对于该段文字我有一点疑惑:如果说在学校的学习还没有达到实践工作的水平,那么招聘时,企业对于应届生的能力要求是怎么样的?企业招聘应届生时,一般会希望到达什么水平?

  在知乎中看到了一些回答,主要归于一下几点:技术水平:合格:有一门熟悉的编程语言,备完整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如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等),能在指导下完成项目的功能的正确实现。优秀:能有几门熟悉擅长的编程语言(如C++, Python等),具备完整的计算机知识体系观,具有融汇贯通的能力,如能把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等课程知识串联起来。能在指导下完成项目的功能的正确实现,并且能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使其运行更加的高效。大牛: 能有几门熟悉擅长的编程语言,并能追寻背后的实现与原理,如C++的内存对象模型,STL的实现及其原因(如vector自动增长因子的设置理由),编译器如何去实现的等。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观,不仅能在理论上融汇贯通在一起,还能有实际动手能力。如修改开源指令集RISC-V,能知道修改LLVM编译器来支持实现修改后的RISC-V指令,并能延伸拓展使用QEMU编译运行新的修改后的RISC-V指令集的Linux操作系统。其也能在指导下完成项目的正确实现,并能进行优化,使其运行更高效。与此同时,包括但不限于会更加思考代码的维护性,扩展性,可衡量性(如单元测试)等问题,并能在项目本身提出后续的改进与演进的方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4111737/answer/435767010
                来源:知乎

企业视角:99%的应届生没办法在校期间有过真正的商业项目经验。也许读过不少open source,但…因此我们面试应届生的时候,主要是考察他的专业课水平和思维模式。所以如果专业课挂科,或即使不挂课,却一问三不知的人。即使号称C或C++精通,也通常会我放一边。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意识到,应届生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在于那一鳞半爪的项目经验,而是理论造诣。当一个应届生被放到商业项目组时,理论课水平高的人,可以很快就能掌握新的语言、平台、框架,并吃透项目的设计,很快就能接手维护代码甚至参与开发。相反,那些理论课挂课的人,虽然看过很多open source,最多也只能照猫画虎,甚至还画不出来,只能 ctrl c + ctrl v 然后改改变量名和函数名。另外,如果从导师的角度来看,一个理论知识扎实的跟班,会让人顿时心生喜爱,会有把他培养成项目骨干的冲动。而理论知识稀松,参加项 目例会跟不上节奏的人,通常会被摆在维护组一摆就是几年。 再说了,理论知识扎实的人,自我学习能力都不算差,看资料看得懂,看论文看得懂,把他丢进项目组之后,他会知道自己应该看什么书,应 该问什么问题,而不是像个傻瓜一样,事无巨细都去问自己的导师。这种差别往往决定了导师会不会把真正的核心知识教给你。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4111737/answer/494587065
                            来源:知乎
 
  所以我认为一个软件工程的学生编程能力强很重要,毕竟是吃饭的家伙。但我想补充一点,软件工程并不是只有编码,软件架构,项目管理,软件测试等等也是必须的能力,因为我们不光是程序员,也是软件工程师。因为现在公司工作环境,这些东西都是产品经理和测试人员在做,所以我们只负责编码,但这些也是能帮我我们更好的完成编码。这些我们在编码过程中也是需要考虑的。
  正如我们以前老师说的,我们培养的不光是程序员,还有软件工程师。

第四章:两人合作

  在第四章中,主要讲到关于代码规范,代码复审,结对编程,两人合作的技巧等。在代码规范中主要讲到关于代码风格的规范,如缩进,分行,注释,命名等。代码设计的规范,如函数,类等。而在代码复审中,主要讲到为什么要做代码复审,怎样做代码复审等。结对编程则讲到,为什么要结对编程,如何结对编程等。两人合作的技巧则讲到,影响他人的方法等。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段话引起了我的疑惑。

  ”结对编程是个渐进的过程,有效率的结对编程不是一天能做到的。结对编程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磨合的渐进过程。开发人员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新的开发模式。一开始,结对编程很可能不比单独开发效率更高,但时在度过学习阶段后,结对编程小组的开发质量,开发时间通常比两个人单独开发有显著的改善。“

  对于该段文字我有一点疑惑:一个好的结对编程应该是怎样子的?结对编程的两个人,是应该选择水平相近的,还是一个能力较好带一个能力较一般的?

  在一些博客中了解到,效率相近的两人结对通常会比差距较大的效果更好。原因可能是由于开发人员有更多共同点,这等于即时“无代价”的情感沟通,有助于他们增进交流。这点在矩阵中的位置是十分清晰的。本质上,强强联合能够产生更好的化学反应。他们了解并尊重彼此,能够经常交换意见,互相帮助学习。其结果往往是令人满意而且相互受益的互动。当然也会有很多乐趣。

  而两个低级程序员时,收获可能更多。可能因为低级开发者并不一味坚持主见,他没有强大的自尊心影响,与“正确性”相比,他们更加关心学习。

  当两个低级程序员结对,他们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学习。

  而当两个高级程序员结对时,往往有相同的原因导致他们很难良好配对。每个程序员都是不同的,都有不同的主见。经验更多,会有更强的个人主见。而且,当你知道得越多,越有可能自尊心膨胀。当一个人有很强的自尊心时,搭档可能会屈从于一个拙劣的决定,原因可能是没有安全感,或者是因为他“小心行事”,确保他们不会伤害到搭档的自尊心。更糟糕的是,结对双方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争论(不是辩论)许多问题,整个氛围由于敌意变得紧张。

  优秀的高级程序员结对会彼此尊重对方。他们会谈论许多。他们辩论、讨论、做计划。他们以专业的水准在工作,而不是仰仗个人。这才是美妙的事情。这时公司能够从高产出中获得极大的收益。

  当两个高级程序员结对,主要的目的就是生产。

            然而我的疑惑依然存在,一个好的结对编程应该是怎样子的?结对编程的两个人,是应该选择水平相近的,还是一           个能力较好带一个能力较一般的?
 
 
第五章:团队和流程
  在第五章中,书中给我们讲到了关于团队模式和开发流程。其中团队模式有:窝峰模式,主治医生模式,明星模式,社区模式,业余剧团模式,秘密团队,特工团队,交响乐团模式,爵士乐模式,功能团队模式,官僚模式。开发流程有:写了再改模式,瀑布模型,瀑布模型的变形,统一流程,老板驱动流程,渐进交付流程。以及讲到TSP的原则。
  我觉得对于我们学生现如今而言,比较好的还是交响乐团模式以及功能团队模式。交响乐团门类齐全,各司其职,演奏都靠谱,同时看指挥;而功能团队模式是指具备不同能力的同事们平等协作,共同完成一个功能,在这个功能完成以后,这些人又重新组织,和别的角色一起去完成下一个功能。
  软件的开发流程一般经过,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交付,验收,维护。不同的项目适应不同的开发流程。
  而在看完第五章后,我产生了一点疑问:当一个软件的开发流程确定下来后,在开发过程中时否还能变更开发流程?在现在的公司企业中,更倾向于那种团队模式和开发流程?

 
posted on 2018-10-08 01:31  王子豪  阅读(201)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