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
- 封装:
- 在类的内部(class内部)可以由属性和方法,外部代码可以通过直接调用实例变量的方法来操作数据,这样就隐藏了内部的逻辑,但是外部还是可以直接修改实例的属性,因此当需求中存在需要内部属性不被外部访问,就可以把属性的名称前加__。
- 在Python中,实例的变量如果是以__开头的,就变成一个私有化属性,只有内部可以访问,外部不能访问。
""" 什么是封装: 装;网容器即名称空间里面存入名字 封; 代表将存放与名称空间中的名字给藏起来,这种隐藏对外不对内 为什么要封装: 封数据属性:将数据属性隐藏起来,类外部无法直接操作属性,需要类内开辟一个接口来外部使用可以间接的操作属性,可以在接口内定义任意的控制逻辑,从而严格控制使用者对属性的操作 封函数属性:隔离复杂度(开机只有一个按键实际上却又很多操作) 如何封装: 在类定义的属性前加__开头,(没有__结尾) 底层原理: # __开头的属性实现隐藏,只是语法层面上的变形,并不会真的限制类外部的访问 # 该变形操作只在类定义阶段检测语法时发生一次,类定义阶段之后新增的__开头的属性并不会变形 # 如果父类不想让子类覆盖自己的属性,可以在属性前加__开头 """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gender):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gender = gender def study(self): print('学生%s,正在学习' % self.name) st1 = Student('qzk', 18, 'male') print(st1.__dict__) # {'name': 'qzk', 'age': 18, 'gender': 'male'}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gender): self.name = name # 姓名未隐藏封装 self.__age = age # 年龄设置为私有化属性 self.__gender = gender # 性别设置为私有化属性 def __study(self): # 类的函数属性也可以私有化 print('学生%s,正在学习' % self.name) @property # property 语法糖是将函数属性伪装成数据属性 def age(self): # 以函数伪装成数据的形式,通过 obj.age方式,去查看对象的私有化属性obj.__age return self.__age @age.setter # 在property 装饰的函数下,内置了一个函数名.setter装饰器,用来修改私有化属性,作为修改私有化属性的接口 def age(self, age): if not isinstance(age, int): raise TypeError('请输入正确的数据类型:int') else: self.__age = age st2 = Student('qzk', 18, 'male') print(st2.__dict__) # {'name': 'qzk', '_Student__age': 18, '_Student__gender': 'male'} # 我们发现,被封装的属性,在名称空间的字典中存储的形式是'_类名__属性名',这在底层就是一种封装,属性私有化一种实现 # 我们发现如果真的想访问该属性,可以使用如下方式: print(st2._Student__age) # 18 该方式是直接访问底层的字典里面信息,一般不建议这样操作 # print(st2.__age) # AttributeError: 'Student'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__age',这样访问会报错,无法访问 # 如果我们真的想访问该信息,一般我们会开一个借口并对其加以控制 print(st2.age) # 18 st2.age = 19 print(st2.age) # 19 st2.age = '十八' # raise TypeError('请输入正确的数据类型:int') # TypeError: 请输入正确的数据类型:int
# property 装饰器,是用来将类的函数属性伪装成数据属性,被装饰过后的函数属性,是不可以进行增删改查操作的,
# 但是如果实际真的需要增删改查,则需要在所开接口上方进行装饰器(函数名.setter)操作
二、继承:
- 分类: 继承分为单继承和多继承
- 定义: 在OOP程序设计中,当我们定义一个class的时候,可以从某个现有的class继承,新的class称为子类(Subclass),而被继承的class称为基类、父类或超类(Base class、Super class)。
"""
继承的特点:
1.在python中,一个子类可以同时继承多个父类
2.在继承背景下去说,python中的类分为两种:新式类 和 经典类
1.新式类: 但凡继承object的类,以及该类的子类,都称为新式类(python3中,所有继承关系,父类都默认继承object,因此都是新式类)
2.经典类:经典类的概念只有在python2中存在,python2中类的继承,父类不默认继承object,如果是新式类,需要手动继承object。
3.在新式类中属性的查找顺序(按照广度优先原则,最后查找object),在经典类中按照深度优先的原则。
4.新式类与经典类的区别:继承中属性查找的实现原理不同
3.继承: 利用继承来解决类与类之间的方法冗余问题
4.派生:在子类派生的新方法中重用父类的功能和方法
"""
# 抽离:先有多个有共同点的类,抽离出共性形成的类 => 父类 # 派生:通过已有的父类,再去定义该类的子类,这种方式就叫做派生 # 继承:继承是一种关系,子类可以通过父类获取属性和方法,能获取的根据就是继承 # 继承的语法: # class 父类名:pass # class 子类名(父类名): pass class Sup: pass class Sub(Sup): pass # 继承的规则 # 1.父类的所有未封装的属性和方法,子类都能访问 # 2.父类的所有封装的属性和方法,子类都不能访问 # -- 在外界通过子类或子类对象,不能访问 # -- 在子类内部通过子类或子类对象也不能访问 class Sup: __num = 10 # 封装被更名为_Sup__num class Sub(Sup): def test(self): print(self.__num) # 本质去访问_Sub__num,所以不能访问 # 继承父类的方法:子类没有明文书写父类的方法,通过继承关系拿到 class Sup: def test(self): print(self) # 父类对象调用就是父类对象,子类对象调用就是当前调用的子类对象 class Sub(Sup): pass Sub().test() # 重写父类的方法:子类明文书写父类同名的方法,并且实现体自定义 class Sup: def test(self): print(self) # 父类对象调用就是父类对象,子类对象调用就是当前调用的子类对象 class Sub(Sup): def test(self): print('自己的方法', self) Sub().test() # 重用父类的方法:子类明文书写父类同名的方法,有自己的实现体,但也用父类原有的功能 class Sup: def test(self): print(self) # 父类对象调用就是父类对象,子类对象调用就是当前调用的子类对象 class Sub(Sup): def test(self): super().test() # 本质 super(Sub, self).test() py2必须这么写 print('自己的方法', self) Sub().test()
super()方法
class Sup: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test(self): print(self) class Sub(Sup): # 默认父级的__init__可以被继承过来, # 但是会出现子类对象的属性比父类多 def __init__(self, name, salary): super().__init__(name) # 父级有的共性功能通过super()交给父级做 self.salary = salary # 子类特有的自己来完成 # 有继承关系下,只要名字相同,即使参数不同,还是属于同一个方法 def test(self, num): super().test() # 使用父级的方法 print(num) # 外界通过Sub对象来调用test方法,一定找自己的test方法(属性的查找顺序) # 重点:super() 可以得到调用父级功能的对象,调用者还是子类对象 # -- super()只能在子类的方法中使用 # -- super()本质 super(子类类名, 当前对象) # -- super().父类普通方法 | super().__init__() | super()能调用父类所有可继承方法
''' 继承 1.父类:在类后()中写父类们 class A:pass class B:pass class C(A, B):pass 2.属性查找顺序:自己 -> ()左侧的父类 -> 依次往右类推 3.抽离:先定义子类,由子类的共性抽离出父类 - 派生:父类已经创建,通过父类再去派生子类 4.继承关系 -- 1)父类的所有非封装的属性和方法均能被继承 -- 2)父类的所有封装的属性和方法均能被继承 -- 3)在子类中要去使用父类的方法 -- 子类继承父类方法:子类不需要去实现父类的方法,子类对象可以直接调用父类方法 -- 重写父类的方法:方法名与父类相同,实现体与父类不同,子类对象调用的是自身方法 -- 重用父类的方法:方法名与父类相同,实现体中有自己的逻辑也调用了父类的方法(super()) -- super():在子类中获取可以调用父类方法的对象,且在父类中体现的调用者子类或子类对象 5.复杂继承:一个类可以继承多个类,查找顺序是根据继承父类从左往右的顺序,并且在查找第一个父类时,将父类的父类也进行查找(一个父类分支全部查找完毕才去查找下一个父类分支) 6.棱形继承 -- 经典类:py2中类不默认继承object,所以没有明确继承的类就没有继承任何类,这样的类称之为经典类 -- 新式类:所有直接或间接继承object的类,py2中主动继承object的类及py3中所有的类 -- 前提:父类中有共有属性或方法,子类没有自己去定义这些属性和方法,必须从父类中获取,到底从哪个父类中获取 -- 经典类:深度查找 a -> b -> d -> c -- 新式类:广度优先 a -> b -> c -> d d b c a '''
super().属性 方法与 类名.属性 方法 调用父类属性在继承上的区别
""" 在子类派生出啦的新方法中重用父类功能2:super()必须在类中用 super(自己的类名,自己的对象) 必须在类中用 在python3中, super() 调用该函数会得到一个返回值,是一个特殊的对象,该对象专门用来访问父类的属性!!!完全按照mro列表 总结:严格依赖继承的mro表 访问是绑定方式,有自动传值的效果 """
- 多态:
# 多态:对象的多种状态 - 父类对象的多种(子类对象)状态 import abc class People(metaclass=abc.ABCMeta):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abc.abstractmethod def speak(self): pass class Chinese(People): def speak(self): print('说中国话') class England(People): def speak(self): print('说英国话') if __name__ == '__main__': # 多态的体现:功能或是需求,需要父类的对象,可以传入父类对象或任意子类对象 # 注:一般都是规定需要父类对象,传入子类对象 def ask_someone(obj): print('让%s上台演讲' % obj.name) # 父类提供,自己直接继承 obj.speak() # 父类提供,只不过子类重写了 ch = Chinese('王大锤') en = England('Tom') # 传入Chinese | England均可以,因为都是People的一种状态(体现方式) ask_someone(ch) ask_someone(en) # 传入str不可以,因为str的对象没有name和speak # s = str('白骨精') # ask_someone(s) # p = People('kkk')
鸭子类型:
-
# 需求:需要一个对象,该对象有name属性及speak方法,就可以作为一种状态的体现被传入 def ask_someone(obj): print('让%s上台演讲' % obj.name) obj.speak() # 鸭子类型: # 1.先规定:有什么属性及什么方法的类的类型叫鸭子类型 # 2.这些类实例化出的对象,都称之为鸭子,都可以作为需求对象的一种具体体现 class A: # 能有自己特有的属性和方法,可以和B完全不一样,但是必须有鸭子类型规定的属性和方法,不然就不是鸭子类型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speak(self): print('说AAAA') class B: # 能有自己特有的属性和方法,可以和A完全不一样,但是必须有鸭子类型规定的属性和方法,不然就不是鸭子类型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speak(self): print('说BBBB') ask_someone(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