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否
彭超云的梦想
为了梦想,我要奔腾!
    《第一次亲密接触》是一部爆炸性的小说,它给中国网络带来的影响就如同《哈利波特系列》给世界儿童带来的影响一样广泛和深刻。它不仅见证第一位网络作家的诞生与窜红,还带动了亚洲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
    不论是分析小说还是分析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我认为最终分析的焦点必须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那就是既为书作者又是电影主人公的痞子蔡——蔡智恒。其实蔡智恒所描写的小说中的男主角就是现实中的他自己,他所描写的小说世界也就是他所生活的现实世界。
   
网络语言的独创性和随意性在《第一次亲密接触》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丑女是恐龙,丑男是青蛙,这些词语都是因网络而诞生的。网络语言往往是风趣的,幽默的,平白通俗,如同打油诗一样。例如痞子蔡的经典语录:“如果我有一千万,我就能买一栋房子。我有一千万吗?没有。所以我仍然没有房子。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飞。我有翅膀吗?没有。所以我也没办法飞。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整个太平洋的水全部倒得出吗?不行。所以我并不爱你。”这样充满着幽默诙谐感觉,无厘头逻辑的个性签名在距《第》中的痞子蔡生活的网络时代10年后的今天已经比比皆是了。很好理解为何网络语言通常都是怪异夸张诙谐的,因为这样的语言是为了引起其他人关注的目光,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为了那一份存在于虚拟世界里的虚荣心。
   
还有,网络语言因为脱离了直接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方式,因而自己的手势与表情都无法被对方直接看到,所以网络语言便多了各种各样的符号来弥补不足。如《第》中男女主人公“对话”时就用了许多特殊符号:“:p”(吐舌头),“:)”(微笑)。当然痞子蔡那个年代用的符号早已过时了,现在我们用的都是更加美观的qq表情。然而,这些在网络出现以前都是不可能有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网络语言是应时而生,是被需要,才会被开发,并且网络语言还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色,比日常生活用语的时代性更为显著。
   
其实网络语言与生活用语并没有巨大差别,都是用来交流传播的,只是网络语言受到网络的限制(或者说是受到了网络的拓展)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交流者因为被藏于幕后,说话就更大胆与张扬,这与写匿名信告发是一样的道理,并且这些肆无忌惮的语言很可能都是些心底的真话,所以我又认为网络语言往往更为真实的体现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人性深处的某些东西。
   
谈及网络文学,最佳的代表作无非就是《第》这部作品本身,作者痞子蔡当年是台湾成功大学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生,身为理工科的他平时酷爱上网,无意中有写小说的念头,便写了一些文字挂在网上,后来他发现自己欲罢不能,写文字成了每天完成的任务,因为他有了许多读者,他们发Email给他催他快点把后面的故事情节告诉大家。有点像金庸当初连载《书剑恩仇录》的情景吧。当蔡写完了那些断断续续的文字后,恐怕连他自己都不成想过,第一部网络小说就此而生。此后,他受到读者的广泛追捧,成了炙手可热的网络作家,再此后,大批步他后尘的人也成了网络作家,网络文学开始繁荣,如安妮宝贝,李寻欢,宁财神之流都是不错的网络文学的推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无名小辈出身,没有如余秋雨那样深厚的文学功底,写的文章文字通俗,题材有限,大多以小人物的悲悲戚戚的情感故事为主。我认为从这方面看,网络文学就是放低了标准的传统文学,只要你在网上敲的文字,写的故事有网民们欣赏,受人追捧,被传阅,你的文章就是网络文学的一份子。传统文学作品总是要经过层层关卡才会被出版社影印成册,在文学圈内流传。相比之下,网络文学作品要想流传开来就简单得多,所以在网上较容易诞生通俗文学的作家。但是,也许因为上个世纪末的网络的覆盖面还没有那么广,网络作家的成名之路一般是先在网上写文章,积攒人气,后再由出版社将其作品排版成本,进入书店,也就是进入传统文学的基地。因此,我认为网络文学是大众文学,亲民文学,通俗文学,也是网民文学。它与传统文学也有许多交集,水乳交融,它依托传统文学的媒介得以更好的发展,深入更广大的受众中。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又有了许多新形式和新内容,如网络博客中的日记文学。
  
 从《第一次亲密接触》中看网络人际关系似乎十分容易,可以用八个字概括:若即若离,易分易合。当你藏身于网络时,交友是那么的容易,只要你在键盘上敲几下键就可以和陌生人说hello,而在现实中与陌生人交友是需要无比之大的勇气的,困难许多。当轻舞飞扬看到痞子蔡的个性签名后只是mail给他一句话:“你是个很有趣的人。”他们就成了网络朋友(网友),他们可以天天在网络上聊天,互相了解,但是下了线后,他们彼此又成了相互没有交集的陌生人,这种朋友关系很微妙,所以我用若即若离来形容,网络的人际关系是缥缈虚幻的,好像生命中有这么一个朋友,但是他只是存在于网上,见不到摸不着,必须通过显示屏和键盘来交流。至于易分易合也很好理解,当你两三个月没有上网了,你的网友也可能把你从他的qq名单中踢出去,从此不再是朋友,也可能他没有把你删除,你于是又和他海聊起来。就像生活中轻舞飞扬坐飞机去了台北后,痞子蔡再也找不到网络上的轻舞飞扬了,轻舞飞扬也再也找不到网络上的痞子蔡了。他们在网络上失去了任何联系,痞子蔡失去了他的网友,搞笑的是他们只不过同时更换了自己的网名而已。这足以证明网络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大家都是暂时的朋友,可以称朋友,但又不似朋友。如果轻舞飞扬和痞子蔡没有在现实中交往过,那么他们的网络爱情绝不会让人感动,可见网上的人际关系总是缺少点什么,我觉得缺的是“活生生”这三个字。
  
 至于现在发展得如火如荼的网络模仿和网络恶搞,我将其归为网络文化多元化发展和网民娱乐精神的结果。这些不是低俗文化,而是通俗文化,是有网络特色的网络文化。痞子蔡出名后他的个性签名被读者疯狂模仿过,这是读者主动性的体现,在网络世界大家都是平等的,都可以为所欲为,每个人都是创作者,这是文化繁荣的象征吧。
posted on 2007-12-17 22:28  merch  阅读(96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