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
记忆的备份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地藏王菩萨

                                                《佛说四十二章经》

                                           后汉迦叶摩腾、竺法蘭同译

                                                    开 经 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这部经是佛的弟子在结集经藏时,把佛所说的法一章一章结集在一起,作为一部经,这也可以说是佛的一个语录。四十二章就是四十二段佛的语录——佛所说的话。(就仿佛《论语》是孔夫子的语录集一样。——抄者按)这是在汉朝时最初传到中国的第一部经。因为迦叶摩腾和竺法蘭两位尊者,用白马驮经驮到中国,所以汉明帝就为他们在洛阳造了一座“白马寺”。这就是中国佛教的开始。

经序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维: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於野鹿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勅,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勅。

解释: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时,他作这么一种想:没有欲念、没有污染,清净而無所作为,如如不动,这是最殊胜、最不可思议的;在大禅定里头住着,这是最为殊胜的。能住大禅定也就能够降伏一切魔王外道了。佛作如是思维观察,知道憍陈如这五个人应该先得度,先受度,所以他就到野鹿苑中转“苦、集、灭、道”这四谛法轮。(苦是世间之果,集是世间之因,灭是出世之果,道是出世之因。这苦、集、灭、道称为四谛法。释迦牟尼成佛之后,先说《华严经》度法身大士。他观察一些凡夫,还都不能接受这个大法,所以他才到了野鹿苑。这时马腾、小贤、摩诃男、憍陈如、十力迦叶他们这五个人都在野鹿苑修行。他们五个人以前都是和佛在一起修行的,也是佛的亲戚,都是被派去侍侯佛的人。可是憍陈如和十力迦叶受不了苦,就先走了。以后,马腾、小贤、摩诃男三人,又看佛吃牧羊女送的粥,以为佛不能修苦行,也全都跑到野鹿苑去。)佛说这四谛法时,憍陈如等五人即刻就相继开悟证道了。以后又有其他的比丘向佛请法,问他们所疑难不明白的道理,请佛决定他们是可以向前修行,还是停止。佛向他们开示教化后,每一个比丘都开悟了。所以他们合起掌恭恭敬敬地,而随顺世尊所教导的道理去修行了。

第一章 出家证果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解释:佛说:得到父母的许可后出家,认识自己的心,知道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明白心性本来没有实体,没有形象;明白真如的法,悟得你的本体。这样才可以成为沙门。(沙门是梵语,译为勤息。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沙门常常依照戒律去修行,不犯戒,不论作什么都身心清净,不要有污染法。勤修四真道行(四真道行即:苦、集、灭、道四谛法),这样能成就阿罗汉果(四果)。四果阿罗汉可以飞行变化,愿意活多久都可以,他住的地方无论天神地祗,都受他感动,都受他教化。如果没证得四果,只证到三果,就是阿那含。阿那含死后灵魂升到十九天以上,证得阿罗汉果(四果)。再次,没有证得三果,只证到二果,就是斯陀含。斯陀含死后一来天上,一还人间,就可以证得阿罗汉果(四果)。最后是须陀洹,须陀洹就是初果圣人。他要经过七番生死,才能证四果阿罗汉,到达了生死的地步。对于爱欲要像断手脚似的,断了就不再用。要有这样的决断心,断欲去爱,而不是当断不断。

第二章 断欲绝求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解释:佛说:出家的沙门要怎么样呢?要断爱欲要远离爱欲,认识自心的本体,明白最深的佛理,最深的佛理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无为法。向内是无智亦无得,向外也无所求。(所谓:知事少时烦恼少,到无求处便无忧)心不一定说是要修道,但总是在修道上,可也不造一切恶业。这时候没有一切妄念,一点虚妄的行为也没有,这时候所作已办,已经修到了极点,所以无可修了;已经得到了道的本体,证果了,不用再证了。不需要经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位置,豁然间就超越了这些位置,而自己的果位是最崇高的。一个得道的沙门就是这样的。

第三章 割爱去贪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解释:佛说:把胡须、头发都剃了,去作出家人、去修道法的人,应该不要世间的钱财(持银钱戒),每天托钵乞食,足够吃饱就算了,也不贪,也不多吃。一天只吃一餐(中午),在树下住,同一树下只住一宿,最多不超过三宿。你要谨慎,不要再多求其他的东西了。使人愚痴、不明白的是什么呢?是爱和欲。

第四章 善恶并明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为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解释:佛说:有十种是众生可以做善事的,可是,虽然可以做善事,如果做得不对,就变成恶事;做得对就是善事。这十种是什么呢?身有三种、口有四种、意有三种。身的三种是什么呢?是杀、盗、淫。口的四种是:两舌(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对张三说李四、对李四说张三)、恶口(骂人、说人坏话)、妄言(说不实在的话)、绮语(一些没有意义的话、轻薄、不正当、邪知邪见的话);意的三种是:嫉(嫉妒)、恚(嗔恚、骄慢、怀恨、残忍、暴力)、痴(愚痴,对事理分别不清楚)。像前面这十事,若不遵循圣道,不照着善道去做,就叫做十种恶行。这十种恶行若停止了,就是十善行了。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两舌、不妄言、不绮语、不嫉妒、不嗔恚、不愚痴。(大家都做到了吗?做居士应该做到的。自我反省一下,没做到的,改正就是好同志嘛。先自我反省一番:不杀生基本做到了,不偷盗也基本做到了,不淫邪,基本控制住,但隔一段时间就想漏,能自己感觉到心又开始不清净了,但就是控制不好。不两舌,一般不说,但有时尤其是在家人面前常说单位人的是非,前两天因为要表现自己还说了一位同事的坏话,悔啊。不恶口,基本做到了。不绮语,这点最不好,经常同同事闲聊,说的话没几句有意义的,以后当多听少说。不妄言,总在控制自己,可有时候不说一些妄言,还真的无法度过难关,还是自己戒心不强,为了戒,生命都可以舍掉,何况戒说谎呢。再说了古人都可以做到“事无不可对人言”自己清清白白的做事,又何须说谎呢。不嫉妒,这点基本做到;不嗔恚,基本做到,但对父母有时还是发小脾气,一定要克制住。不愚痴,这点最难了,明知道修行好,可就是怕修,明知道打游戏不好,可就是想打;明知道吃零食不好,可就是想吃。唉,距道尚远,努力、努力。——抄者按)

第五章 转重令轻

佛言:人有重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前面第四章所讲的是善恶无定性,做善、做额就像手掌反掌那么容易,随你自己去做。这第五章是劝勉人有过要能改过自新,你有过若不能改,那过是永远存在的;你若能改过自新,那罪就消灭了。

解释:佛说:如果人有一切的罪过,而不悔改,还覆藏过失,把自己的过错遮盖起来,不叫人看见,不叫人知道,这叫不知忏悔。不知忏悔,没有改过的心,这就把改过的心顿然停止了。这样等罪来到你身上的时候,就好像小水流入大海一样,渐渐地小过也变成大过了,小罪也变成大罪了,轻的业障也变成重的业障了,所以说“渐成深广”。假使人有过,你要自己忏悔,自己解开这个罪业的结,知道自己的错误,由此改掉种种的恶业,去行种种的善业,这样你的罪孽就消灭了,就好像有病出了一身汗,病就好了,渐渐的这个病就痊愈了。(这里叫我们要防微杜渐,一有恶行赶快忏悔,从此改过,这样慢慢的我们的恶行就会少了,善行就会多了。

第六章 忍恶无嗔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解释:佛说:有恶人听见有善人在做善事,就故意来找麻烦,扰乱。这时候你自己要很镇静,不要慌,也不要生嗔恨心,也不要责骂他,不要说他不对。这样那个来扰乱你的、破坏你、给你麻烦的恶人,就是给自己麻烦,破坏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这就像在明镜里出现一个很丑陋的相貌,这个相貌是他自己在镜子里头现出来的,不是镜子本身丑陋。这就是说,恶人他怎么样坏,也是他自己坏,你不理他,也就没事了;如果你理他,你就和他是一伙的,变成一个恶人了。

第七章 恶还本身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第七章是证明前一章恶者自恶,所以佛又举出一个譬喻来说。

解释:佛说:有人听见佛是一个守护修道的人,又修持大仁慈这个行,就故意来到佛前骂佛。佛听见他骂,默然不出声,等他骂的停止了,佛就问他:“你以礼送给人,那个人不接受你的礼,这个礼是不是还归到你自己身上呢?”那个骂佛的人说:“不错,还是回到我这里。”佛又说:“你现在骂我,我不接受(你骂我,我也如如不动,你不骂我,我也没一回事,我不被你骂的境界转),你骂我是不对的,这是你把祸归到自己身上去,就好像打一个响,就有一个声音随之;又好像影子随身似的,这个祸一定是跟着你跑的,你 终究是没有法子免离你骂我的祸。所以我希望所有的人不要做恶事。”(因果报应,自作自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抄者按)

第八章 尘唾自污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解释:佛说:有恶人要害贤人,就像对天吐口水一样,这口水不会到天上,还是会慢慢落回到自己的脸上(恶人虽然用种种方法害贤人,到时候还是害自己,因为这个世间上,始终是有公理的);又像迎着风扬尘土,尘土不会到前边去,还是会回到自己身上来的。贤人是不可以毁谤的,你害贤人,将来还是害自己(你给人祸患,也就是给自己祸患,将来是会受果报的)。

(这几章都是讲如何应对恶人,以及恶人终究会食恶果。对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是很有指导意义的。我们不理恶人,我们也不做恶人。--抄者按)

第九章 返本会道

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这章是佛教化修行人要闻而思,思而修,修而证,不应该单单口里会说,耳里听佛法,身不去行,一定要实实在在去做才行。

解释:佛说:广博的听闻爱慕道,(修道人以为这道真好,他不明白道本来就是自心,若向心外去找另外一个道,虽有爱慕道的心,但向外驰求,是不对的)这样向外去驰求,一定不明白道,也遇不着道,只会越跑越远。念念不离心,念念能体会自己的心源、心的本体,不会向外驰求寻找,若这样修行的话,道自然会有很大的成就。

第十章 喜施获福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这章是说明随喜的功德。

解释:佛说:当你看见人布施时,要跟着欢喜、随喜赞叹,这福报是很大的。有位沙门问:旁人随喜的福报很大,那么布施者的福还会不会有呢?是不是会被旁人把这福给抢去了呢?佛说:就好像有一把火炬,有千百个人都来分取这火种,用这火种来烧饭、来赶走黑暗,但原先这把火炬还是原来的样子,不会没有了。福报也是这样子的。

第十一章 施饭转胜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解释:佛说:你布施饭给一百个恶人,不如布施饭给一个善人的福田多;你布施一千个善人,不如布施一个持五戒的人功德大;你布施一万个持五戒的人,不如布施一个初果须陀洹的圣人功德大;你布施百万初果须陀洹的圣人,不如布施一个二果斯陀含的圣人功德大;你布施千万个二果斯陀含,不如布施一个三果阿那含的功德大;你布施一亿个三果阿那含,不如布施一个阿罗汉的功德大;你布施十亿个阿罗汉,不如布施一个辟支佛的功德大;你布施百亿个辟支佛,不如布施一个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诸佛的功德大;你布施千亿个三世诸佛,不如布施一个无念、无住、无修、无证的的人。也就是法身大士。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解释:佛说:人有二十种难,第一是贫穷布施难,有钱布施容易,你若没有,而能布施,这才是真正的布施。第二是有钱有势力的人叫他用功修行、出家修道是很不容易的事。第三是虽然不要命了,但不一定就可以死,好像有人想自杀,但不一定就能死掉。第四是能够看到听闻佛经是无量劫以前就种大善根才能遇到的。第五是出生在佛出世的时代也是不容易的。第六是要忍得住色、忍得住欲,对境界无心是不容易的。第七是人都是见着好的就要贪了,所以见好不去贪求,这也是不容易的。第八是好像无缘无故被人打一顿,或者骂一顿,没有什么理由就被侮辱一顿,这时候你不嗔恨,心里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这也是很不容易的。第九是有权力而不欺压人,反而尊重人,这是不容易的。第十是遇到一切事能以无心处之,事来则应,事去则静,没有执着心、妄想心,这是不容易的。第十一是广泛的学习、多多的研究是不容易的。第十二是能把我慢除灭了,这是不容易的。第十三是对于没有学佛法的人,或初学者不能轻慢他,这是不容易的。第十四是心要行慈悲平等这也是不容易的。第十五是要能不说是非是很难的一件事。第十六是遇到善知识是不容易的。第十七是学道要见性,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第十八是随缘、随份来教化众生,这也是不容易的。第十九是遇到任何境界能不被境界所转动,而能转境界,这也是不容易的。第二十是能明白什么是方便法,用它来教化众生,这也是不容易的。

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解释:有一个沙门请问佛:用什么因缘,怎么修行、修行什么法门才能得到宿命通和明白真正的道理?佛告诉他:你要清净其心,坚守你的志愿,自然会明白真正的道。好像磨镜子一样,尘垢没有了,光明就现出来了。你把欲念断了,就無所求了,到無所求处,则就会得到宿命通。(修行是修什么呢?修行就是要把妄想修没有了,把欲念修没有了,能这样就是有功夫)

第十四章 请问善大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解释:有一位沙门请问佛:什么是最好的事情,什么是最伟大、最要紧最应该做的事情?佛答复他说:你能修行真正的佛法,这就是最好的;你的志愿和你所修的道合而为一,你能证果这就是最大的。

第十五章 请问力明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这一章告诉人,忍辱的力量是最大的,能灭一切的垢,明白因缘。

解释:又有一位沙门请问于佛:什么是最多、力量最大的呢?什么是最光明,最有智慧的呢?佛答复这个问题说:若能忍辱,那力量就最大。为什么忍辱的力量最大呢?就是一种善的力量,没有恶的力量在里头,完全是善的,因为是善的,这种力量也就没有穷尽。因无恶故,又兼令人更加平安、健康。能忍辱的人,一定不会做恶的,不做恶,一定受人尊敬。你心里那些个自私自利、贪、嗔、痴等污染的念头把它灭尽了,清净的连一点瑕疵和污染心都没有,这才是最光明、最智慧的。如此就会从没有天地之前一直到今天、十方所有,没有看不见的,也没有不知道的,也没有一件事没有听过。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得到一切智,这才算是真正明白,真正有智慧。(联系第十三章:“垢去明存”,我们为什么总在流转,因为我们看不到自己的心,被太多的欲望遮盖住了,所以我们就像失去光明的镜子,不但看不到自己,也看不到这个世界的真相。由此想到神秀大师的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虽未见道,但却是修行人从所由来。忍辱的例子历史上太多了,能忍辱者,小则一家平安,邻里和睦,大则如韩信之钻胯下,司马迁之受腐刑,最终都成功了,为什么?这里佛给了答案:忍辱者大力。呵呵,嫌自己身体单薄的同修,不如修修忍辱。“佛在遗教经上说忍辱者大力。注意啊,这个大力不光是指心灵,也包括身体。这句话其实就是在说:忍辱是精进的基础,你没有大力,你怎么精进?古人可以长年不睡,古人可以修90天的般舟三昧,这都是大力啊,古人说和气生财,和气不怒则力大,力大财自然就多啦。大力则大精进,大精进则肉身和心灵上都极为通畅没有障碍,打坐入定几个月几年也不难。”上面这段是引用yc师兄在戒邪淫帖子里的话。——抄者按)

第十六章 舍爱得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解释:佛说:人心里都是爱欲,所以不能见道,就好像用手把澄清的水搅浑了(这水因为有一些泥沙、微尘在里头,所以浑浊了,要是没有微尘、泥沙在里头,你搅它也不会浑浊的。这微尘、泥沙是什么呢?就是爱欲。),所有的人都来到水边,但谁也看不见水里有自己的影子。(为什么呢?就因为水被你搅混了。为什么你不见道呢?也就因为你给爱欲浑浊了。)人呢?一天到晚想爱、想欲,这令你的心浊了,你的智慧水浊了,所以就不明白道,修来修去也不见道。你们这些沙门,都应该把爱欲舍弃了,爱欲这种污浊的垢秽,要是没有了,你就可以见道证果了。(如此简单,所谓道生一,本来就很简单的,只是我们都无法放下爱欲,所以用了种种方法,种种形式,搞得晕头转向,还是没见道。——抄者按)

第十七章 明来暗谢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这章显出无明是没有体性的,所以一灭就灭,你若见道,无明就会灭了。

解释:佛说:见道的人,好像有一个人拿了把火炬,到黑暗的房子里面,房子里的黑暗立刻就没有了,只剩下一屋子的光明。你学道能见到真谛之理,那你的无明立刻就没有了,而无明一灭,智慧就会常常存在了。

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这章说明念和修行的关系。

解释:佛说:我这个佛法,在念上就是要没有一个念,连没有念的这个念都没有;依我这个法修行,是无功用道,修行不要有执着,要和没有修行是一样的,甚至连这个没有修行的“行”字都不要存在;连说话的语言也不要执着,乃至于把没有执着语言的念,也没有了;修的时候也是无功用道,没有一个我在修道的思想存在,修而无修、证而无证,把一切执着都空了,连“空”都要空了它。(这不正是金刚经的意旨嘛——抄者按)你若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与道相近了;你若是不明白,迷昧于道理,就离道很远了。这个道,说也说不出来,不被物所拘束了(因为物也属于真如的本体),修行要是差一丝一毫,就会在很快很短的时间丢失了道,找不着了。(这章深了,与六祖惠能的偈子倒是相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这章是佛教人观一切唯心造的道理,要把虚妄的去了,保存实在的。

解释:佛说:天有寒来暑往,春夏秋冬;地有山河大地,都在变迁不停,不是固定的,这都是生灭法,所以说念非常,这不是常的。世以迁流为意,界以方位为意,时间方位都是不定的,都是生灭法。你观你自己的明灵觉性,即是菩提。你能这样去研究认识,就会很快得道。

第二十章 推我本空

佛言:常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这章佛指示人用四大来观身,知道这身体如幻如化,是虚妄不实的。

解释:佛说:每个人应该想一想,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和合而成的,身体中坚硬的属于地大,湿润的属于水大,温暖的属于火大,出入呼吸和动的属于风大,这四大各自有名。没有一个地方叫做我。(头有头的名字,脚有脚的名字,从头到脚都各有其名,没有一个地方叫做我)我既然没有了,所以这个身体是如幻如化,没有一个真实的。

第二十一章 名声丧本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者,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这章教人明白,爱好名声的人不但没有益处,而且有害处。

解释:佛说:人顺着他自己的情和欲去追求声名,当声名成功的时候,这个身也就快死了(老了)。贪求世界上这普通寻常的名誉,而不去修习道果,这是枉用了功夫,劳苦了身形。就好像有人点了一柱香,虽然这人可以闻着一股香气,但当这香烧完的时候,那火或者就会着大,把自身也烧死了。所以很危险的事情就跟在这后边发生了。(对于“譬如烧香”这几句,我的理解是:好名声就像烧香一般,当你得到世人的称道,就好像人们赞叹这香的香味时,你就如同快烧烬的香一般,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老了。接下来你要面对的是无尽的轮回,或者入三恶道,就像大火般,跟在你的身后。不知对否,还请大家指点。---抄者按)

第二十二章 财色招苦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这章指示我们要明白财、色这两个字,它的滋味少可是伤害确很多。

解释:佛说:这世间的一个财、一个色,之于人,人人都舍不了。就好像刀刃上有一点点的蜜糖,份量不够吃一餐饱的美味,小孩子用舌头去舔,就有把舌头割断的危险。(所以,我们人对于财色,一定要把它看破、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第二十三章 妻子甚狱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这章是说人的妻、子、房子把人都埋葬在里边了,这种埋葬比牢狱还厉害。

解释:佛说:人被妻子、儿子和房子绑住了,这是人生的一个牢狱。坐牢还有坐完了的时候,有妻、子就不想远离。对于这情爱和女色,总不怕被他们所驱驰支配。虽然这就像在虎口一样,但心里宁可被老虎吃了,也心甘情愿。这就等于投到泥里边,自己把自己淹没了,所以这才叫做凡夫。你若能过得去这个门(情欲、情爱、色)就是一个出尘的罗汉了。

第二十五章 欲火烧身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解释:佛说:纵欲、贪爱的人,就好像拿着一把火炬,迎着风走路。一定会把自己的手烧坏了。

第二十六章 天魔娆佛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解释:天魔献了三个玉女给佛,想叫佛生淫欲的念头,破坏佛修道的意志和愿力。佛说:再漂亮的人身体也是一个皮革之囊,里面装的无非一些污秽的东西(屎、尿、血、痰等),你送给我这个有什麽用呢?你们赶快离开,我不要。天神看到佛的道心如此坚固,所以他愈发的恭敬了,就问佛如何修道,佛给他说法,天魔立刻就证得须陀洹果了。

posted on 2008-05-08 11:58  康德  阅读(126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