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步错误。不停重试一直不成功

Full resync from master: e51165e2868c541e28134a287f9bfe36372bae34:80575961684
MASTER <-> SLAVE sync: receiving 3320957238 bytes from master
I/O error trying to sync with MASTER: connection lost

 原因: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这个参数对slave 同步时候所用的buffer做限制了

默认值是这个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slave 256mb 64mb 60(这是说负责发数据给slave的client,如果buffer超过256m或者连续60秒超过64m,就会被立刻强行关闭!!! Traffic大的话一定要设大一点。否则就会出现一个很悲剧循环,Master传输一个大的RDB给Slave,Slave努力的装载,但还没装载 完,Master对client的缓存满了,再来一次

output buffer是Redis为client分配的缓冲区(这里的"client"可能是真正的client,也可能是slave或monitor),若为某个客户端分配的output buffer超过了预留大小,Redis可能会根据配置策略关闭与该端的连接。

例如,若Redis被用作message queue,订购消息的consumer处理速度跟不上发布消息的producer时,就会发生对应的output buffer超限的情况。

该配置项格式如下: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class> <hard limit> <soft limit> <soft seconds>

<class>:目前支持3种客户端:1) normal => normal clients; 2) slave clients and MONITOR clients; 3) pubsub => clients subcribed to at least one pubsub channel or pattern

<hard limit>:若output buffer大小超过该值,Redis会立即关闭与对应client的连接

<soft limit> <soft seconds>:若output buffer大小超过soft limit且这种情况的持续时间超过soft seconds,则Redis会关闭与对应client的连接。

默认的配置如下: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normal 0 0 0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slave 256mb 64mb 60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pubsub 32mb 8mb 60

 解决:

config set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slave 536870912 134217728 120'

  参考:http://devopsh.com/289.html

备注:感觉这个参数只针对运行中的redis,如果是重启slave,这时候会拷贝文件同步成功。由于redis属于弱一致性,而且完全同步的时候从库不能访问,所以,不建议主从服务器跨机房,这样同步时间会很长。导致从库不能访问的时间很长

 

另外一个可能配置是:Redis复制超时的默认值是60秒(见redis.conf文件的repl-timeout指令,或使用redis-cli运行“config get repl-timeout”)。

  • 低速存储器:如果主服务器或从服务器是基于低速存储器的,如果是主服务器将导致后台进程花费很多时间;如果是服务器磁盘读写数据时间将延长。
  • 大数据集:更大的数据集将需要更长的存储时间和传输时间。
  • 网络性能:当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的网络链路有限制带宽和高延迟时,这会直接影响数据传输传输速率。

 

我们可以通过将复制超时设置为更合适的值来修正这个问题。首先是一个可接受复制数据库的的估计时间。第一步,检查Redis通过BGSAVE指令和检查相关行(如“Background saving started by pid nnn ”表示进程开始,“ Background saving terminated with success”表示进程结束)的日志文档执行后台进程所花的时间。然后,测量CN将主服务器上的结果RDB文件拷贝到从服务器硬盘所需的时间。最后,测量从硬盘加载数据实际消耗的时间(如重启Redis,在日志文件中寻找“DB loaded from disk”行)。这些方法可以大致估计复制超时值,保险起见,我们可能需要在上面加上10~20%。

config set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slave 536870912 134217728 300'

config set repl-timeout '300'

  

 

 

 

 2、由于Redis的单线程模型,理论上每个redis实例只会用到一个CPU, 也就是说可以在一台多核的服务器上部署多个实例(实际就是这么做的)。但是Redis的AOF重写是通过fork出一个Redis进程来实现的,所以有经验的Redis开发和运维人员会告诉你,在一台服务器上要预留一半的内存(防止出现AOF重写集中发生,出现swap和OOM)。

     还有一个可能是组合字符串,使用hmset或者hmget命令,同时操作多个key,超过redis硬编码的1G限制

MSET key field value [field value ...]

同时将多个 field-value (域-值)对设置到哈希表 key 中。

  http://redisdoc.com/hash/hmset.html

Query buffer hard limit
Every client is also subject to a query buffer limit. This is a non-configurable hard limit that will close the connection when the client query buffer (that is the buffer we use to accumulate commands from the client) reaches 1 GB, and is actually only an extreme limit to avoid a server crash in case of client or server software bugs.

  http://redis.io/topics/clients

 

3、查看连接占用内存

redis-cli -a 密码 -h 127.0.0.1 -p 6379 client list
redis-cli -a 密码 -h 127.0.0.1 -p 6379 client list | grep -v "omem=0"
各项信息:
addr: 客户端的TCP地址,包括IP和端口
fd: 客户端连接 socket 对应的文件描述符句柄号
name: 连接的名字,默认为空,可以通过 CLIENT SETNAME 设置
age: 客户端存活的秒数
idle: 客户端空闲的秒数
flags: 客户端的类型 (N 表示普通客户端,更多类型见 http://redis.io/commands/client-list)
omem: 输出缓冲区的大小
cmd: 最后执行的命令名称

  

  

如果看到cmd=monitor

说明是监控进程缓存了很多内存。关闭监控。

http://www.open-open.com/lib/view/open1454502890526.html

 

4、maxclients

客户端的并发连接数,默认10000。当redis实例无法更改系统fd限制时,会以系统限制数n减去32作为Redis支持的最大连接数(减32是因为Redis保留32个fd供内部逻辑使用)。当达到Redis支持的最大连接数后,新连接会被close,对应的client会收到"max number of clients reached"的出错提示。

 

5、

redis的数据持久化有两种方案:

1 写aof文件
2 写快照rdb文件

如果两种同时打开,redis启动后会优先尝试从aof文件中恢复数据。另外如果做主从,redis以slave会向master拉aof文件来实现主从同步的目的。

在redis中执行的命令,会被写入aof文件,并且在master中执行的命令,会将aof文件同步到slave(准确的说是由slave向master发送sync命令拉aof文件)。
假如公共数据存储在0库,那cache就存储在1库。我向master执行
select 0
flushdb
select 1
flushdb

接下来问题就来了,由于master的cache分区1库中一条数据都没有。所以这条flushdb实际并不会写入本机aof文件,更不会被同步到各个slave。
解决方案嘛也很简单:
A 修改为统一向master写数据
B 晚上脚本在master上清理cache分区时,先随便set一个key,然后再执行flushdb

posted on 2016-04-19 11:44  凌度  阅读(337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