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复习之余,在B站看到了一门讲代数的课程,点开听了几句觉得口音很怪异,在网上搜了下,发现是印度的老师。顺着视频的源链接看到了一个类似印度版的慕课,MIT OCW的课程不一样,印度版慕课每年都在更新课程、不仅有课程,还附有讲义的PDF等学习资料。课程就是传统的讲授,没有用过多的PPT,也是传统的录课方式,一节课和正常线下的课程时间差不多,对比国内的慕课,还是有所感触。
国内慕课,现在已经鲜有实景录像,大多以PPT为主,有些老师明显备课不足,对着PPT或者书上原句念,讲课的时长比线下短太多了,很难想象线下一门需要六十多小时的课程,在慕课上不到十小时就讲了。国内以前也有很棒的公开课,像爱课程、超星慕课,这种以真实课堂为背景的录像课程,至今享有较高的声誉,哪怕是十多年前的视频,也有大批学生观看。以陈纪修老师所录制的数学分析为例,哪怕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依旧有很多大一新生、大三大四准备考研的学生驻足观看。
好的课程,是时间难以抹去的,现在慕课上很多课程,往往时间很短、内容大大缩短,学生很难通过视频学到充足的知识。一门课程由很多名老师讲,一个老师可能只讲一两章,这样的课程很难做到优质,慕课视频不应该沦为粗制滥造的代名词。
钻研教学的老师不多,大多数院校的教师制度导致老师重论文不重教学,这也不能怪老师,相关部门应该对一些不当政策进行纠正。好的视频,应该开放,在授课人的允许下,应该录制更多实景的视频,开放给愿意学的学生,而不是束缚于必须是本校,大学有条件的,也应该开放,而不是校外人员一律不得入内,让愿意学的学生能够进入大学课堂,汲取知识。
写的有点杂,见谅。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