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访问者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访问者(Visitor)模式的定义:将作用于某种数据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分离出来封装成独立的类,使其在不改变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可以添加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的操作,为数据结构中的每个元素提供多种访问方式。它将对数据的操作与数据结构进行分离,是行为类模式中最复杂的一种模式。
二、访问者模式优缺点
访问者(Visitor)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其主要优点如下:
- 扩展性好。能够在不修改对象结构中的元素的情况下,为对象结构中的元素添加新的功能。
- 复用性好。可以通过访问者来定义整个对象结构通用的功能,从而提高系统的复用程度。
- 灵活性好。访问者模式将数据结构与作用于结构上的操作解耦,使得操作集合可相对自由地演化而不影响系统的数据结构。
- 符合单一职责原则。访问者模式把相关的行为封装在一起,构成一个访问者,使每一个访问者的功能都比较单一。
访问者(Visitor)模式的主要缺点如下:
- 增加新的元素类很困难。在访问者模式中,每增加一个新的元素类,都要在每一个具体访问者类中增加相应的具体操作,这违背了“开闭原则”。
- 破坏封装。访问者模式中具体元素对访问者公布细节,这破坏了对象的封装性。
- 违反了依赖倒置原则。访问者模式依赖了具体类,而没有依赖抽象类。
三、访问者模式的实现
访问者(Visitor)模式实现的关键是如何将作用于元素的操作分离出来封装成独立的类,访问者模式包含以下主要角色:
- 抽象访问者(Visitor)角色:定义一个访问具体元素的接口,为每个具体元素类对应一个访问操作 visit() ,该操作中的参数类型标识了被访问的具体元素。
- 具体访问者(ConcreteVisitor)角色:实现抽象访问者角色中声明的各个访问操作,确定访问者访问一个元素时该做什么。
- 抽象元素(Element)角色:声明一个包含接受操作 accept() 的接口,被接受的访问者对象作为 accept() 方法的参数。
- 具体元素(ConcreteElement)角色:实现抽象元素角色提供的 accept() 操作,其方法体通常都是 visitor.visit(this) ,另外具体元素中可能还包含本身业务逻辑的相关操作。
- 对象结构(Object Structure)角色:是一个包含元素角色的容器,提供让访问者对象遍历容器中的所有元素的方法,通常由 List、Set、Map 等聚合类实现。
其结构图如图所示:
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VisitorPatter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bjectStructure os=new ObjectStructure(); os.add(new ConcreteElementA()); os.add(new ConcreteElementB()); Visitor visitor=new ConcreteVisitorA(); os.accept(visitor); System.out.println("------------------------"); visitor=new ConcreteVisitorB(); os.accept(visitor); } } //抽象访问者 interface Visitor { void visit(ConcreteElementA element); void visit(ConcreteElementB element); } //具体访问者A类 class ConcreteVisitorA implements Visitor { public void visit(ConcreteElementA element) { System.out.println("具体访问者A访问-->"+element.operationA()); } public void visit(ConcreteElementB element) { System.out.println("具体访问者A访问-->"+element.operationB()); } } //具体访问者B类 class ConcreteVisitorB implements Visitor { public void visit(ConcreteElementA element) { System.out.println("具体访问者B访问-->"+element.operationA()); } public void visit(ConcreteElementB element) { System.out.println("具体访问者B访问-->"+element.operationB()); } } //抽象元素类 interface Element {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 //具体元素A类 class ConcreteElementA implements Element { 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 visitor.visit(this); } public String operationA() { return "具体元素A的操作。"; } } //具体元素B类 class ConcreteElementB implements Element { 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 visitor.visit(this); } public String operationB() { return "具体元素B的操作。"; } } //对象结构角色 class ObjectStructure { private List<Element> list=new ArrayList<Element>(); 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 Iterator<Element> i=list.iterator(); while(i.hasNext()) { ((Element) i.next()).accept(visitor); } } public void add(Element element) { list.add(element); } public void remove(Element element) { list.remove(element); } }
测试结果如下:
具体访问者A访问-->具体元素A的操作。 具体访问者A访问-->具体元素B的操作。 ------------------------ 具体访问者B访问-->具体元素A的操作。 具体访问者B访问-->具体元素B的操作。
可以看到整个流程:
- 首先组装对象结构以及对象结构所包含的元素;
- 接受访问者访问;
- 对象结构根据注册的元素进行遍历,然后根据取出的元素、访问者类型调用对应访问者对应的操作;
- 访问者调用对应元素对应方法;
- 循环所有元素后结束访问。
四、访问者模式的应用场景
通常在以下情况可以考虑使用访问者(Visitor)模式:
- 对象结构相对稳定,但其操作算法经常变化的程序。
- 对象结构中的对象需要提供多种不同且不相关的操作,而且要避免让这些操作的变化影响对象的结构。
- 对象结构包含很多类型的对象,希望对这些对象实施一些依赖于其具体类型的操作。
五、访问者模式的扩展
访问者(Visitor)模式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设计模式,它常常同以下两种设计模式联用。
- 与“迭代器模式”联用。因为访问者模式中的“对象结构”是一个包含元素角色的容器,当访问者遍历容器中的所有元素时,常常要用迭代器。如上面示例代码中的对象结构是用 List 实现的,它通过 List 对象的 Iterator() 方法获取迭代器。如果对象结构中的聚合类没有提供迭代器,也可以用迭代器模式自定义一个。
- 访问者(Visitor)模式同“组合模式”联用。因为访问者(Visitor)模式中的“元素对象”可能是叶子对象或者是容器对象,如果元素对象包含容器对象,就必须用到组合模式,其结构图如图所示: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
分类:
设计模式
【推荐】FFA 2024大会视频回放:Apache Flink 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推荐】中国电信天翼云云端翼购节,2核2G云服务器一口价38元/年
【推荐】抖音旗下AI助手豆包,你的智能百科全书,全免费不限次数
【推荐】轻量又高性能的 SSH 工具 IShell:AI 加持,快人一步
· [杂谈]如何选择:Session 还是 JWT?
· 硬盘空间消失之谜:Linux 服务器存储排查与优化全过程
· JavaScript是按顺序执行的吗?聊聊JavaScript中的变量提升
· [杂谈]后台日志该怎么打印
· Pascal 架构 GPU 在 vllm下的模型推理优化
· WinForm 通用权限框架,简单实用支持二次开发
· 如何为在线客服系统的 Web Api 后台主程序添加 Bootstrap 启动页面
· 硬盘空间消失之谜:Linux 服务器存储排查与优化全过程
· 面试官:DNS解析都整不明白,敢说你懂网络?我:嘤嘤嘤!
· Fleck:一个轻量级的C#开源WebSocket服务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