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true

一:测试环境与log4j(一)——为什么要使用log4j?一样,这里不再重述

 

二:先看栗子再来下结论

import org.apache.log4j.*;
import test.log4j.bean.Person;
//by godtrue
public class UseLog4j {
    //日志记录器
    private static Logger LOGGER = LogManager.getLogger(UseLog4j.class);
    //循环次数
    private static long CYCLE = 102;
    //程序入口——主函数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 使用自定义的log4j的环境配置
         */

        /**
         * 一:定义日志信息的格式化方式,Log4J采用类似C语言中的printf函数的打印格式格式化日志信息,打印参数如下:
         * 1)%t 用来输出生成该日志事件的线程的名称
         * 2)%p 用于输出日志事件的优先级,即DEBUG,INFO,WARN,ERROR,FATAL
         * 3)%r 用于输出从layout(布局)的构建到日志事件创建所经过的毫秒数
         * 4)%c 用于输出日志事件的category(类别),通常就是所在类的全名
         * 5)%F 用于输出被发出日志记录请求,其中的文件名
         * 6)%d 用于输出日志时间点的日期或时间,默认格式为ISO8601,也可以在其后指定格式,比如:%d{yyy MMM dd HH:mm:ss,SSS},输出类似:20017年02月18日 22:10:28,921
         * 7)%L 用于输出日志事件的发生位置,即在代码中的行数。举例:10
         * 8)%l 用于输出日志事件的发生位置,包括类目名、发生的线程,以及在代码中的行数。举例:Testlog4.main(TestLog4.java:10)
         * 9)%% 用于输出%标志
         * 10)%M 用于输出打印该条日志的方法名
         * 11)%m 用于输出代码中指定的消息
         * 12)%n 用于输出一个回车换行符,Windows平台为“rn”,Unix平台为“n”
         *
         *
         * 当我们运行程序后发现,因为输出的日志信息长短不一,所以对不齐,看起来不好看,那么有什么法子呢?log4j也发现这个问题,并且为我们提供了格式修饰符
         * 格式修饰符:可以控制输出字段的最小字段宽度、最大字段宽度、字段对齐格式,如下所示:
         * 序号 格式修饰符    对齐方式       最小宽度            最大宽度            备注(对%c来使用格式修饰符,所以改变的是类别名称)
         *
         * 1)  %-20c         左对齐            20                none            用空格右垫,如果类别名称少于20个字符长
         * 2)  %20c         右对齐            20                none            用空格左垫,如果类别名称少于20个字符长
         * 3)  %.30c         左对齐            none            30                从开始截断,如果类别名称超过30个字符长
         * 4)  %-20.30c     左对齐            20                30                用空格右侧垫,如果类别名称短于20个字符。但是,如果类别名称长度超过30个字符,那么从开始截断。
         * 5)  %20.30c         右对齐            20                30                用空格左侧垫,如果类别名称短于20个字符。但是,如果类别名称长度超过30个字符,那么从开始截断。
         *
         */
        //试验,并查看日志格式化后的效果
        //String pattern = "[1]%t - [2]%p - [3]%r - [4]%c - [5]%F - [6]%d  - [7]%L - [8]%l - [9]%% - [10]%M  - [11]%m[12]%n"; //运行程序看看,是不是我们期待的日志输出样子
        //试验,并查看日志格式化后的效果
        String pattern = "[1]%-10p - [2]%10p - [3]%.3p  - [4]%-10.3p - [5]%10.3p 。 %n"; //运行程序看看,是不是我们期待的日志输出样子

        /**
         * 二:定义日志输出的风格样式,日志输出的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种(通过官方文档我们会发现还有其他的):
         * 1)org.apache.log4j.HTMLLayout(以HTML表格形式布局),
         * 2)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可以灵活地指定布局模式,这个在我的实际工作中是最常用的),
         * 3)org.apache.log4j.SimpleLayout(包含日志信息的级别和信息字符串),
         * 4)org.apache.log4j.TTCCLayout(包含日志产生的时间、线程、类别等等信息)
         */
        Layout layout = new PatternLayout(pattern);

        /**
         * 三:定义日志输出的目的地,日志输出的目的地主要中以下几种(通过官方文档我们会发现还有好多种类的):
         * 1)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控制台),
         * 2)org.apache.log4j.FileAppender(文件),
         * 3)org.apache.log4j.DailyRollingFileAppender(每天产生一个日志文件),
         * 4)org.apache.log4j.RollingFileAppender(文件大小到达指定尺寸的时候产生一个新的文件,这个在我的实际工作中也是最常用的),
         * 5)org.apache.log4j.WriterAppender(将日志信息以流格式发送到任意指定的地方)
         */
        Appender appender= new ConsoleAppender(layout);

        //配置日志输出的定义,主要有三点:1:输出什么级别的日志信息,2:将日志信息输出到那里,3:输出的日志以什么格式展示
        BasicConfigurator.configure(appender);

        /**
         * 日志输出的级别,主要有以下几种:
         * 1)ALL    各级包括自定义级别。
         * 2)TRACE    最详细的信息。一般这些信息只记录到日志文件中。自版本1.2.12[3]。
         * 3)DEBUG    流经系统的详细信息。一般这些信息只记录到日志文件中。
         * 4)INFO    令人感兴趣的运行时事件(启动/关闭)。一般这些信息将立即呈现在状态控制台上,因而要保守使用,并保持到最低限度。
         * 5)WARN    使用已过时的API,API的滥用,潜在错误,其他不良的或意外的运行时的状况(但不一定是错误的)。一般这些信息将立即呈现在状态控制台上。
         * 6)ERROR    其他运行时错误或意外情况。一般这些信息将立即呈现在状态控制台上。
         * 7)FATAL    导致应用程序提前终止的严重错误。一般这些信息将立即呈现在状态控制台上。
         * 8)OFF    最高级别,用于关闭日志记录。
         *
         * 日志的级别之间的大小关系如右所示:ALL < TRACE < DEBUG < INFO < WARN < ERROR < FATAL < OFF
         */
        for(int i=0;i<CYCLE;i++){
            if(i<100){
                try{
                    LOGGER.info(new Person("godtrue",100/i,'M'));//打印对象的信息
                }catch(Exception e){
                    LOGGER.error(i+"岁的小孩还不存在嘛!");//打印对象的信息
                }finally{
                    LOGGER.warn("现在大部分人的年龄都在0到100岁之间的!");//打印对象的信息
                }
            }else{
                LOGGER.info("我是一棵树,我今年活了"+i+"岁!哈哈,我厉害吧!");//打印对象的信息
            }
        }
        LOGGER.debug("此程序的运行时间是:"+(System.currentTimeMillis()-startTime));//打印程序运行的时间
    }
}

三:结论

      1)如果将上述代码中的注释全部去掉,你会发现这段代码其实是相当的简单的,注释是试验的时候添加上的,也是我想记住的知识点,它们就是使用log4j框架控制日志输出的方式了

      2)上面的代码有以下几部分构成

           2-1)控制日志信息输出格式的——pattern

           2-2)控制日志信息输出样式的——layout

           2-3)控制日志信息输出目的地的——appender

           2-4)控制日志信息输出的——LOGGER,他可以调用不同级别的日志输出方法,然后根据配置的日志输出级别来控制什么方法会被调用,这个后面会再次讲到的

       3)无论是通过配置文件控制,还是通过程序本身控制,我们想控制的基本是  2) 所描述的这些部分,这些功能也是一个日志框架提供的最基本的功能

 

posted on 2017-02-25 17:56  godtrue  阅读(841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