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分类

基础动作:ACCEPT,DROP
扩展动作:需要借助扩展模块,动作可以直接使用,包括REJECT,LOG,DNAT,SNAT,MASQUERADE、REDIRECT

扩展动作

1.动作REJECT

REJECT动作的常用选项为--reject-with
使用--reject-with选项,可以设置提示信息,当对方被拒绝时,会提示对方为什么被拒绝。
可用值如下:

icmp-net-unreachable
icmp-host-unreachable
icmp-port-unreachable
icmp-proto-unreachable
icmp-net-prohibited
icmp-host-pro-hibited
icmp-admin-prohibited

当不设置任何值时,默认值为icmp-port-unreachable

# 将提示信息设置为icmp-host-unreachable
iptables -I INPUT 2 -j REJECT --reject-with icmp-host-unreachable
2.动作LOG

使用LOG动作,可以将符合条件的报文的相关信息记录到日志中,但当前报文具体是被”接受”,还是被”拒绝”,都由后面的规则控制。即LOG动作只负责记录匹配到的报文的相关信息,不负责对报文的其他处理,如果想要对报文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可以在之后设置具体规则,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 将发往22端口的报文相关信息记录在日志中
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22 -j LOG

上例中的规则表示所有发往22号端口的tcp报文都符合条件,所以都会被记录到日志中,查看/var/log/messages即可看到对应报文的相关信息。但上述规则使用的匹配条件过于宽泛,所以匹配到的报文数量将会非常多,记录到的信息也不利于分析,所以在使用LOG动作时,匹配条件应尽量写的精确一些,匹配到的报文数量也会大幅度的减少,这样冗余的日志信息就会变少,日后分析日志时,信息可用程度更高。
也可以将相关信息记录在指定的文件中,以防止iptables的相关信息与其他日志信息相混淆,修改/etc/rsyslog.conf文件(或者/etc/syslog.conf),在rsyslog配置文件中添加如下配置即可。
具体步骤如下:

vim /etc/rsyslog.conf
kern.warning /var/log/iptables.log
加入上述配置后,报文的相关信息将会被记录到/var/log/iptables.log文件中。

重启rsyslog服务(或者syslogd)
service rsyslog restart
服务重启后,配置即可生效,匹配到的报文的相关信息将被记录到指定的文件中。

LOG动作常用选项如下:
--log-level选项可以指定记录日志的日志级别,可用级别有emerg,alert,crit,error,warning,notice,info,debug。
--log-prefix选项可以给记录到的相关信息添加”标签”之类的信息,以便区分各种记录到的报文信息,方便在分析时进行过滤。
注:--log-prefix对应的值不能超过29个字符。

# 想将主动连接22端口的报文的相关信息都记录在日志中,并把这类记录命名为"want-in-from-port-22"
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22 -m state --state NEW -j LOG --log-prefix "want-in-from-port-22"
简述NAT

NAT是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的缩写,译为”网络地址转换”,修改报文的IP地址,NAT功能通常会被集成到路由器、防火墙、或独立的NAT设备中。

场景1
假设,网络内部有10台主机,它们有各自的IP地址,当网络内部的主机与其他网络中的主机通讯时,则会暴露自己的IP地址,如果我们想要隐藏这些主机的IP地址,该怎么办呢?
当网络内部的主机向网络外部主机发送报文时,报文会经过防火墙或路由器,经过时,将报文的源IP修改为防火墙或路由器的IP地址,当其他网络中的主机收到这些报文时,显示的源IP地址则是路由器或者防火墙的,而不是那10台主机的IP地址,这样,就起到隐藏网络内部主机IP的作用。当网络内部主机的报文经过路由器时,路由器会维护一张NAT表,表中记录了报文来自于哪个内部主机的哪个进程(内部主机IP+端口),当报文经过路由器时,路由器会将报文的内部主机源IP替换为路由器的IP地址,把源端口也映射为某个端口,NAT表会把这种对应关系记录下来。
示意图如下:

于是,外部主机收到报文时,源IP与源端口显示的都是路由的IP与端口,当外部网络中的主机进行回应时,外部主机将响应报文发送给路由器,路由器根据刚才NAT表中的映射记录,将响应报文中的目标IP与目标端口再改为内部主机的IP与端口号,然后再将响应报文发送给内部网络中的主机。整个过程中,外部主机都不知道内部主机的IP地址,内部主机还能与外部主机通讯,于是起到了隐藏网络内主机IP的作用。
上述整个过程中,就用到了NAT功能,准确的说是用到了NAPT功能,NAPT是NAT的一种,全称为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就是映射报文IP地址的同时还会映射其端口号,就像刚才描述的过程一样。
刚才描述的过程中,”IP地址的转换”一共发生了两次。
内部网络的报文发送出去时,报文的源IP会被修改,也就是源地址转换:Source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缩写为SNAT。
外部网络的报文响应时,响应报文的目标IP会再次被修改,也就是目标地址转换:Destination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缩写为DNAT。
但是,上述”整个过程”被称为SNAT,因为”整个过程”的前半段使用了SNAT,如果上述”整个过程”的前半段使用了DNAT,则整个过程被称为DNAT,即整个过程被称为SNAT还是DNAT,取决于整个过程的前半段使用了SNAT还是DNAT。

其实刚才描述的场景不仅仅能够隐藏网络内部主机的IP地址,还能够让局域网内的主机共享公网IP,让使用私网IP的主机能够访问互联网。
比如,整个公司只有一个公网IP,但是整个公司有10台电脑,我们怎样能让这10台电脑都访问互联网呢?我们可以为这10台电脑都配置上各自的私网IP,比如”192.168“这种私网IP,但是互联网是不会路由私网IP的,如果想要访问互联网,则必须使用公网IP。那么,就需要想办法,能让这10台主机共享公司仅有的一个公网IP。与刚才描述的场景其实完全一致,只要在路由器上配置公网IP,在私网主机访问公网服务时,报文经过路由器,路由器将报文中的私网IP与端口号进行修改和映射,将其映射为公网IP与端口号,这时,内网主机即可共享公网IP访问互联网上的服务了,NAT表示意图如下:

综上所述,SNAT不仅能够隐藏网内的主机IP,还能够共享公网IP,这在IPV4地址较为紧张的今天,是非常有用的。

场景2
场景1中,我们描述的过程为SNAT的过程,虽然其过程中也牵扯到DNAT,但是由于整个过程的前半段使用了SNAT,所以整个过程称之为SNAT,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整个过程能称之为DNAT呢?
没错,当整个过程的前半段使用了DNAT时,整个过程被称为DNAT,具体场景如下。
公司有自己的局域网,网络中有两台主机作为服务器,主机1提供web服务,主机2提供数据库服务,但是这两台服务器在局域网中使用私有IP地址,只能被局域网内的主机访问,互联网无法访问到这两台服务器,整个公司只有一个可用的公网IP,怎样通过这个公网IP访问到内网中的这些服务呢?我们可以将这个公网IP配置到公司的某台主机或路由器上,然后对外宣称,这个IP地址对外提供web服务与数据库服务,于是互联网主机将请求报文发送给这公网 IP地址,也就是说,此时报文中的目标IP为公网IP,当路由器收到报文后,将报文的目标地址改为对应的私网地址,比如,如果报文的目标IP与端口号为:公网IP+3306,就将报文的目标地址与端口改为:主机2的私网IP+3306;同理,公网IP+80端口映射为主机1的私网IP+80端口,当私网中的主机回应对应请求报文时,再将回应报文的源地址从私网IP+端口号映射为公网IP+端口号,再由路由器或公网主机发送给互联网中的主机。
上述过程也牵扯到DNAT与SNAT,但是由于整个过程的前半段使用了DNAT,所以上述过程被称为DNAT。

其实,不管是SNAT还是DNAT,都起到了隐藏内部主机IP的作用。

如果想要NAT功能能够正常使用,需要开启Linux主机的核心转发功能。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3.动作SNAT

网络内部的主机可以借助SNAT隐藏自己的IP地址,同时还能够共享合法的公网IP,让局域网内的多台主机共享公网IP访问互联网。
在centos7中,SNAT规则只能存在于POSTROUTING链与INPUT链中,在centos6中,SNAT规则只能存在于POSTROUTING链中。可以这样认为,POSTROUTING链是iptables中报文发出的最后一个”关卡”,应该在报文马上发出之前,修改报文的源地址,否则就再也没有机会修改报文的源地址了,在centos7中,SNAT规则也可以定义在INPUT链中,可以这样理解,发往本机的报文经过INPUT链以后报文就到达了本机,如果再不修改报文的源地址,就没有机会修改了。
如果只是共享IP的话,只配置如下SNAT规则即可。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 10.1.0.0/16 -j SNAT --to-source 公网IP 
4.动作DNAT

配置DNAT,可以通过公网IP访问局域网内的服务。
DNAT规则只配置在PREROUTING链与OUTPUT链中。
注:理论上来说,只要配置DNAT规则,不需要对应的SNAT规则即可达到DNAT效果。但是在测试DNAT时,对应SNAT规则也需要配置,才能正常DNAT,可以先尝试只配置DNAT规则,如果无法正常DNAT,再尝试添加对应的SNAT规则,SNAT规则配置一条即可,DNAT规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不同的DNAT规则。

iptables -t nat -I PREROUTING -d 公网IP -p tcp --dport 公网端口 -j DNAT --to-destination 私网IP:端口号
iptables -t nat -I PREROUTING -d 公网IP -p tcp --dport 8080 -j DNAT --to-destination 10.1.0.1:80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 10.1.0.0/16 -j SNAT --to-source 公网IP 
5.动作MASQUERADE

如果公网IP是动态获取的,不是固定的,则可以使用MASQUERADE进行动态的SNAT操作,MASQUERADE会动态的将源地址转换为可用的IP地址,与SNAT实现的功能完全一致,都是修改源地址,只不过SNAT需要指明将报文的源地址改为哪个IP,而MASQUERADE则不用指定明确的IP,会动态的将报文的源地址修改为指定网卡上可用的IP地址。
如下命令表示将10.1网段的报文的源IP修改为eth0网卡中可用的地址。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 10.1.0.0/16 -o eth0 -j MASQUERADE 

通过外网网卡出去的报文在经过POSTROUTING链时,会自动将报文的源地址修改为外网网卡上可用的IP地址,这时,即使外网网卡中的公网IP地址发生了改变,也能够正常的、动态的将内部主机的报文的源IP映射为对应的公网IP。
可以把MASQUERADE理解为动态的、自动化的SNAT,如果没有动态SNAT的需求,没有必要使用MASQUERADE,因为SNAT更加高效。

6.动作REDIRECT
REDIRECT规则只能定义在PREROUTING链或者OUTPUT链中。
在本机进行目标端口映射时可以使用REDIRECT动作。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p tcp --dport 80 -j REDIRECT --to-ports 8080配置完成上述规则后,其他机器访问本机的80端口时,会被映射到8080端口。

使用总结

1.规则的顺序非常重要。
如果报文已经被前面的规则匹配到,iptables则会对报文执行对应的动作,通常是ACCEPT或者REJECT,报文被放行或拒绝以后,即使后面的规则也能匹配到刚才放行或拒绝的报文,也没有机会再对报文执行相应的动作了(前面规则的动作为LOG时除外)。所以,针对相同服务的规则,更严格的规则应该放在前面。

2.当规则中有多个匹配条件时,条件之间默认存在“与”的关系。
如果一条规则中包含了多个匹配条件,那么报文必须同时满足这个规则中的所有匹配条件,报文才能被这条规则匹配到。

3.在不考虑1的情况下,应该将更容易被匹配到的规则放置在前面。
比如,你写了两条规则,一条针对sshd服务,一条针对web服务。
假设,一天之内,有20000个请求访问web服务,有200个请求访问sshd服务,
那么,应该将针对web服务的规则放在前面,针对sshd的规则放在后面,因为访问web服务的请求频率更高。
如果将sshd的规则放在前面,当报文是访问web服务时,sshd的规则也要白白的验证一遍,由于访问web服务的频率更高,白白耗费的资源就更多。
如果web服务的规则放在前面,由于访问web服务的频率更高,所以无用功会比较少。
换句话说就是,在没有顺序要求的情况下,不同类别的规则,被匹配次数多的、匹配频率高的规则应该放在前面。

4.当iptables所在主机作为网络防火墙时,在配置规则时,应着重考虑方向性,双向都要考虑,从外到内,从内到外。

5.在配置iptables白名单时,往往会将链的默认策略设置为ACCEPT,通过在链的最后设置REJECT规则实现白名单机制,而不是将链的默认策略设置为DROP,如果将链的默认策略设置为DROP,当链中的规则被清空时,管理员的请求也将会被DROP掉。

posted on 2023-07-25 21:17  jiayou111  阅读(42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