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影响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简称JIF)是指某一期刊在特定年份内被引用的次数(包括引用期刊内的文章和其他期刊对该期刊的引用),除以该期刊在同一年发表的总论文数目。该值反映了该期刊上一年发表的论文平均被引用的频率。
全球公认的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
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
也许您已经在查找文献、写作投稿的时候见过它,甚至是用过它。那你知道,“影响因子”究竟是什么?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一. 影响因子的概念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指期刊在过去两年所发表文献在统计当年的篇均被引次数。即:期刊前两年所发表文献在统计当年的总被引次数与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文献总数的比值。
注:分母中所统计的“文献总数”仅涉及论文(Article)和综述(Review)类文献。
举个🌰:
某期刊在2020年的影响因子为54.494,说明该期刊在2018和2019年所发表文献在2020年的篇均被引次数是54.494次。
二. 如何查询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创始人Eugene Garfield博士创立,最初出现于ISI出版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中。目前我国科研评价中所说的影响因子一般指的就是JCR影响因子。
JCR影响因子是依托SCIE和SSCI数据库为统计源计算得出的结果,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且只有被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达3年的期刊才会有JCR影响因子。
JCR自1975年以来每年定期发布,目前可查询的最新数据为2020年影响因子(2020 Impact Factor)。查询方法如下:
1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 ➡️ 期刊官网
https://ulrichsweb.serialssolutions.com/
由于图书馆暂未购买JCR,读者可在校园网范围内通过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查询期刊官网,前往期刊官网查询其2020年影响因子。
注:图书馆主页一站式检索框 ➡️ 电子期刊/图书导航 ➡️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校外用户须通过学校数字校园的SSLVPN方式访问)。
图 ·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查询期刊官网
图 · 期刊官网查询影响因子示意图
2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
http://www.fenqubiao.com/
我校用户也可在校园网范围内访问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网页版,进入“检索”页面通过刊名或ISSN号查询期刊,在查询到的期刊详情页可查看期刊2020年影响因子。
注:我校用户可通过CARSI方式登陆该网站。
图 · 中科院期刊分区表查询影响因子示意图
三. 谨慎使用影响因子
期刊影响因子直观易懂且广为人知,最常也最容易被孤立片面地误用。实际上,影响因子诞生之初主要是为了遴选期刊;随着其应用的扩展,才逐渐被用于科研评估之中。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影响因子的局限性,谨慎对待。
不同学术领域的引用行为各不相同,有些领域需要更长时间来达到引用活动的峰值。可以适度使用基于期刊影响因子的相对指标,如五年期刊影响因子(5 Year Journal 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的百分位(Journal Impact Factor Percentile)、影响因子分区等;
影响因子是期刊层面的评价指标,不适用于作为决定性指标对单篇文献和单个科研人员的成果质量和创新性进行评价;
即使是评估期刊,还需考虑影响引用率的诸多现象(如:每篇文章引用的参考文献的平均数量),建议将期刊影响因子与同行评议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