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永远也不要停下学习的脚步(大道至简至易)

无论是垂直搜索,还是通用搜索引擎,对外提供搜索服务其压力都比较大,经常有垂直电商在做活动的时候服务器宕机。对面访问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一般的应对方法就是【集群】+【负载均衡】。Solr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案来对应访问压力。其一是Replication,其一是SolrCloud

 

Replication采用了master/slave  模式,用读写分离的思想来提高对外服务能力。但本质上还是单兵作战。Master/slave模式在数据库领域应用广泛,像MySQLRedis等主流的数据库都实现这一功能。Replication的另一个功能就是数据备份。


SolrCloud采用Zookeeper作为配置中心,对索引数据进行分片(shard),实现了真正的分布式搜索。像Hadoop,HBase,Storm等分布式系统都是建立在Zookeeper基础之上的。


 

 

个人认为二者没有谁优谁劣,应用场景不同而已。


 

 

本文主要探究Replication的实现原理。


1. Replication的配置


Replicationsolrconfig.xml中默认是关闭的,要打开很简单。对于Replication,首先需要确定Solr服务的角色。Solr服务的角色有三种[master],[slave],[repeater]。这三种角色的配置如下:


Master配置:


 

wKioL1ORrUSjuF5WAAHACrfhpPg906.jpg

Slave配置:


 

wKiom1ORrYjBm0H2AAHm6b1jVEM579.jpg 

Repeater配置:


 

wKioL1ORrWvCaLsxAAHS6MjYxf0489.jpg 

 

 

Repeater就是一个solr服务器既是master,又是slave。为什么需要Repeater角色呢?我们试想,如果一个master服务器同时带上10slave甚至100slave,会出现什么情况?Master很容易就被累死了。就算不累死,网络带宽也会很容易被占用干净。假如我们需要4台的集群,但是每个master又只能带2slave,通过repeater就很容易实现。


 

 

wKioL1ORrXuz9HybAADx_Qm5pYw487.jpg

2. replication的工作原理


通过配置我们知道replication的功能是通过ReplicationHandler来实现的。通过以ReplicationHandler为切入口,应该能很容易地追溯到replication的运行过程。


2.1 slave端的运行过程


Solr在启动的过程中会通过ReplicationHandler.inform()方法,按照slave的配置启动一个定时任务,定时向master端发起同步请求。任务的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private void startExecutorService() {
    Runnable task =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f (pollDisabled.get()) {
          LOG.info("Poll disabled");
          return;
        }
        try {
          executor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replicationHandler.doFetch(nullfalse);
        catch (Exception e) {
          LOG.error("Exception in fetching index", e);
        }
      }
    };
    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ScheduledExecutor(
        new DefaultSolrThreadFactory("snapPuller"));
    long initialDelay = pollInterval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pollInterval);
    executorService.scheduleAtFixedRate(task, initialDelay, pollInterval, TimeUnit.MILLISECONDS);
    LOG.info("Poll Scheduled at an interval of " + pollInterval + "ms");
  }

 



   定时任务的时间间隔是


wKiom1ORrePTa48kAABxYCuklTw119.jpg

 

slave端对master而言是透明的。换句话说,masterslave之间的通信是无状态的http连接。Slave端通过发送不同的commandServer端取得数据,即在数据同步的过程中,slave端是占主导作用的。这也是为什么最好先从slave端入手。


一次replicate操作关键步骤如下:


wKioL1ORrcvBE2_gAAHtodF_OIs371.jpg

 

 

当然还会有细节的处理,比如系统缓存同步、数据校验,日志记录等等……处理全过程都是以SnapPuller.fetchLatestIndex()方法为主线进行的,如果跟踪源码,则重点关注该方法。

 

 

 

 

2.2 master端的运行过程


由于master端是被动的(master接收slave端传递过来的命令,然后依照命令执行),所以master端的工作过程相对比较简单。值得注意的是,通过master端可以更好的理解solr索引更新的过程。


1.CMD_INDEX_VERSION 命令


通过该命令可以得到索引的latestVersionlatestGeneration。其中lastestVersion其实就是索引的更新时间点,而latestGeneration就是存储在SegmentInfos中的generation信息。通过这两个信息的对比,就可以判断出slave端的索引是否需要更新。


2. CMD_GET_FILE_LIST命令


通过该命令可以得到需要同步的索引文件信息。


3. CMD_GET_FILE 命令


通过该命令可以下载文件。该命令执行次数由文件大小和CMD_GET_FILE_LIST得到的文件数量决定。下载文件每次最多下载1M,如果文件大于1M,则分多次下载。数据正确性的校验由Adler32 算法来完成。关于Adler32算法,这里不细说。关于详细代码,可以参看DirectoryFileStream.write()方法。


综上,一次replication操作在master端的运行过程就是执行这三种命令的过程。

posted on 2020-03-26 11:52  宏宇  阅读(40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