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街,长夜
一个人走上冷冷的街,一个人走向长长的夜。
夜风渐冷。
街灯拉长我的影子。衣衫单薄,抵不住这泠风横吹,我缩紧衣领,向西走去。
这是通住老一中的路口,23年前,我从这里走向一中。巷道北望,街灯昏黄。多么青涩甜美的回忆啊!那一路洒落的欢笑,20多年的风尘,似隐隐再次呼唤。
东小口,大口,静默在黑暗中,岁月再不现其昔日辉煌,如同我们那永远回不来的青春年华。
我的同学们呢?
他们在六里外的地方,他们在畅饮,他们在狂欢,他们在倾诉离别情,他们以烈酒抵抗这夜的西风。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杯觥交错中,多少回忆渐醒。
20载,少年生华发,此时再见,非草木谁会无情……酒啊它烫胸口,口口都是离愁。
遥望路边有卖西瓜者,路灯下守着他的生计,我突然有提只西瓜找他们的冲动,此时他们该是酒意正酣吧?
孩子们在家等我,有时候睹物思人却总也怕会物是人非。夫人出差了,我不回去他们不睡。
父亲的酗酒母亲的哭泣深刻地印记在我的童年,时常令我在午夜惊醒,如同噩梦,我不能再如此面对孩子们。
终于心在背叛,脚步一步一步前行,离他们,越来越远。
孩子,分离太久,一分一秒都弥足珍贵。明天,期盼已久的明天,所隔的,只是今夜。
又是在半夜醒来,睁眼看着夜的黑暗。
孩子们正在酣睡,这个小城静悄悄。偶尔远处传来车驰过的声音,也是轻如旧梦,转瞬即逝。
再次回忆20年前,3年高中的点点滴滴。这些年大脑日渐迟钝,忘记了许多事情,却执意记着段承载着快乐与成长的青涩日子
是因为期盼而夜长吗?就这样待着天亮。
你有过静待天亮吗?当一线光明冲破黑暗,当窗外吹来清凉的风,期待的一天,终于来了。
孩子们保持优美的睡姿,随意而慵懒。
轻轻起来,感受晚秋的阳光温暖,洗去风尘,是不愿让你看到岁月风雨的摧残,或许只是想,依然年青!
出门之际心里竟有些踌躇,像极那天初次的约会。
二、云逸酒店
近而情怯。转过路口,遥见云逸酒店,心更忐忑。
直上三楼,走廊碰见付建,中年发福,洗去当年青涩。同学啊!最隔多年,我仍然记起,你的模样与名字。
一个一个影像与回忆重叠,多么生动鲜活,多么热切亲和的人啊!轻轻握手拥抱,我的同学,一别多年年你还好吗?
311房间,同学们或立或坐,或静或忙。
孙老师背窗而坐,轻声细淡,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他身上,一片温暖。
很难想象,文科出身的孙老师,把数学教得有声有色。
玉在匣中叹,金钗土里埋。
初见孙老师,彼时正年青,带点愤世嫉俗的样子,眉眼低垂,慢声讲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不经意间,洒落一地做人道理。
三年即过,一别多年,老师不再年青,多了淡定与从容。与世无争,天下莫于其争。
惊世才华闪耀半生,三十年桃李遍天下,天涯开芳华,仍然坚守一线岗位,三尺讲台,粉笔写尽风霜。
在他身边,感觉详和与安静,这是智者的空间,让我们愿意时间停留。
这20年,你都去哪儿了?没能回来的,你们都好吧?
广宇脑门闪着智慧的光芒。
三黑之晓蕊令人惊奇的变白,面容神奇不老。
丰周更显成熟,发型凌乱。
老程王锋卫献付建详云宏宇建国鸿建陈兵杨冰开始横向发展。
班长老苑张仕保持军人本色。
陈栋明浩比广宇更为智慧。
乃岭继承云凯远东王宾关凯张鹏成功继祖韩利常涛薛巍只是多了岁月痕迹。
宏楷桂宾像是受诸神祝福,不见容颜老。
女神风采依然。岁月褪却当时青涩,更染成熟从容。
丰周眉眼神似演员刘威。
张仕像年轻版的陶泽如。
常涛与梁天又接近了些。
韩利面容与张译有相似。
我偏离郑中基越来越远。
你脚步匆匆,风尘仆仆,截着荣誉归来,我守在咱们待过的地方,等着你。
再回首半世转身,带着各自不同的故事,回到出发的地方。 你一身荣耀,我一身风尘,这里本是我们的家,如今却归来似客!
让时光此时透明,我们彼此分享离别这些年的经历。
你波澜壮阔,我微波不兴,你惊涛骇浪,我波澜不惊,各自生活,各自苦乐。
岁月如飞刀它刀刀催人老。再见你岁月的风尘,我竟沾满伤痕……
唏嘘吗,中年的沉稳与沧桑?感动吧,一样的亲切与骄傲!
相比20年前的学生时光,坚强的性格,健康的心态,乐观的人性,健全的人格更为重要。
谁的人生都不易。惟有不断前行,不弃不离,方是走的长久……
三、当时年少春衫薄
教学楼安静矗立。较之当时,做了加固工作,几十年间,无数学子进来又从这里走出,老师们在这里格化了他们的样子。
院里加了围栏,立了旗旗杆,一楼当初三五、六班处,改成了食堂。新一高十数年前东迁,这里人数已少。
高中三年,我们从最上层,逐年下移,高三在最底下,三四班位于靠近第二个楼梯。一级一层,一层六班,复读生在西北部食堂后面一排瓦房里。
在这里,春花秋月,风雨寒暑,我们一起度过。青青校园,青青校园,是如今多么渴望的安静与纯粹!
回到当初教室,仿佛时光到流那段岁月。
晨读午休晚自习,一节一节一堂一堂,于老师语言,孙老师数娄,王老师几何,宋老师英语,周老现物理,韩老师化学。你来我往,灌输知识。
10月5日,适逢开学季,教室课桌叠书山,此时回顾,讲台不宽教室亦小,是我们长大了,圆的身子坐在当年位置上,已是拥挤。
门窗依旧,风扇如昔,立了空调,加装了投影,却想必难得一用。
我们在记忆中寻找坐过的地方,追忆那段清苦而单纯快乐的日子。
20年,姑娘成阿姨,小伙变大叔,不变的,是那多么美的回忆。当时年少,意气正茂,未来就在远方。
乃岭王宾今日亦为师,讲台上颇有师风。老程肚吃喝遍天下,肚圆了。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无意间看到一笺,书此两行,怦然心动,想起当时的我们。怦然心动,多么美妙的青春,书山题海中,心中隐藏一片青涩的情愫,如此单纯。
三黑者,芯秋霞;三高者,白秋娜。当时我偏就一眼看上。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岁月无声,时空交错,仿佛当时的我们。心中的远方,青春的赞歌,不死的爱恋。
20年,一代一代的人进来走了,当时,他们还是游离态吧,如建国夫妇,已为高中生家长。如今在我们曾坐的位置上,继续延伸心中无限的梦。
相信心里都一样,在原来的地方,追寻再也回不去的青春痕迹。一去多年,变了许多的样子,仍然熟悉当时离开的情景。
年轮啊长了20圈,一圈一圈催人老,松树更苍劲,法梧挺拔一围不抱。当时寝室掩于梧桐林中,静立如斯,遥对炼真宫,一对老伙计。
阳光投下斑驳影子都有我们留下的回忆。晚秋操场广阔,梧桐叶落满地,当时我们在这里奔跑、做操,夏日夜里打地铺,晚归FQ入。
当时县城最高学府,家长及学子心中圣地。如今回看校门,虽字迹斑驳,依然亲切。
每当放学时分,老师及走读生,来来去去,摩托自行车穿梭不休,人流从从。
彼时晚自习后,门外有卖面卖汤者,暄嚣宛如夜市。道边店铺鳞次栉比,如今随新一高东迁,此景早已不再。
它却永远在你我心中。
回忆那么美,美的令人害怕忘记。人若没有一些温暖的回忆,如何面对,那些孤独而寒冷的日子?
不能忘记,如同中午的那碗烩面,这是家的味道,外面不会有的感觉。
四、小顶山
昔在桑梓下,遥望黄石峰。平陆起丘壑,隆然望苍穹。
阶梯入云崖,飞檐凌绝顶。子房庙犹在,不见黄石公。
小顶山,又名黄石山,八百里伏牛山余脉,矗立故乡这片土地已千万年。当我初对这世界有感知时,大人便说,西边那个最高的,是小顶山。
相传黄石公于此传兵书于张良而名。不知古人如何把下邳桥上黄石公传书故事搬到这里来,山下有子房庙,东南40里更有子房山,流传不少传说。
群山簇一峰,至顶愈狭,想必名来于此,更区别于大顶武当。在那巅峰险要处,立有庙宇数间,供奉真武君(祖师爷)数位神仙。
儿时村里信佛婆婆,待到农历三月三,祖师爷诞辰日,便五更起来,带上香火西去,过保安,走马库庄,三十里到山下,从北坡沿阶梯上山。待烧香叩拜后下山原路回来,打个黄昏。
信仰的力量啊!小脚婆婆,走路且颤颤巍巍,来去五六十里,乐此不彼的一年又一年,期盼神仙保佑,亲人安康,风调雨顺,家乡太平。
所谓看山走死马,初中时候学校组织勤功俭学,去小顶山挖破鞋底,我们一群从最东边山头起,翻过八个山头到主峰,累的很。
高中一暑假,与老程、献龙再去,骑自行车到山下朱会奇家,从北坡上,北坡陡峭,风光绝佳。
大学一假期,与家人再登小顶山, 打车到山下,一众人再登山。彼时虽是年青,印象中还是劳累。待登峰远望,一览众山小,山河锦绣,即觉胸坦荡。
于是有时梦里,再登小顶山,绝岭之上,摇摇欲坠,总也在梦里惊醒。可知其山之险峻,记忆犹新。
筹备会安排的这个活动,就是再登小顶山。以往几次登顶,皆从后坡,那里离家最近,这回,从前门登山。
还是亲爱的同学一起。彼时少年,再回首已是半生。天空依然湛蓝,相比10月1日那天,空气少了些许通透。
山门北西望,顶峰遥在前方。这里看去,不像背坡那么陡峭。回想前几次登山,揣测这回,要用多久时间上去。而此时,下午近3点。
正值秋高气爽之际,天气宜人,登山难得佳时节。
秋日私语,草正结籽时,木一年轮,草之一生,我之一岁。
先头同学此时近顶,我们稍后些,风景宜人,走走看看,老程王峰可以考虑减点肥了。
道上偶遇一挑担老人,须发皆白仙风道骨,给他拍照有些拘谨。说老胡子老脸,怕不上相,老人家多虑了。
老人家腿脚轻健,步伐更胜过我们。一天挑山数次,来去如风。一瓶饮料5块钱,较山下贵一倍,所赚者辛苦钱。
山路七弯八拐,曲径通幽处,人影一闪即没。超喜欢这份宁静,久在都市,更为难得。
不经意的路边,青松苍柏下,橡林掩映中,庙宇楼舍,随意坐落。精准扶贫有功,土地爷也住上铁皮房了。
“坏爸爸,又让我登山”
令人暖暖感动。
你所触手可得的,是我无比的期盼。幸福,却是如此简单!
世之真情莫若父母孩子,路上看到不少父亲带孩子登山者,不禁痴看,我缺失太多。
黄石之巅,飞瓦挑檐,庙屹绝壁,丘岭连绵。
此时,下午四点,上山用时一小时多一点。南门,得益于路畅,果然是快。
黄石东望,烟雾茫茫,不见村庄,我心彷徨。但凡登高,皆会望向故乡,想是生物本性。
东望山丘绵延,想起初次登山,就是从这一个个山头,翻越过来,较平路更为坎坷,最终登顶而甚为疲惫。此时想来那经历,深刻而难忘,风景与体验亦为卓绝。
小顶山之特色,石层叠丘,不似南方山川灵透,却自显博大厚重。石层由西北向东南铺开,曲线清晰而柔和,令人极是喜欢。
山惟厚重,山默无言。惟愿我心如山岳,风雨不撼。
居峭石之上兮,临彼深渊;渊深不可测兮,令我胆寒。
唯美剪影,天上的香市。
山何高矣,更有我为峰;阅尽群山,仍独乐此。
恋恋不舍也好,不愿离开也罢,终是日影西斜,一个一个的日子,不会因此情此际,而有一分一秒延长。
绿荫不减来时路,更得秋虫三五声。此处,又见挑山老人家。右边遮天树荫,可是传说中的白果树?
详云磨针。
相传,昔真武君修行于此,久而烦闷,便起身向山下走去。
刚到山腰,见一位白发婆婆正坐在一坑清水旁抱着一根碗口粗的铁棍在石头上磨。
祖师问她磨作何用。老人答磨作绣花针,祖师替她着急:"这么粗,何时才磨成?"
老婆婆说:"铁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祖师顿受感悟,即回山修炼,一直炼到脚指缝里长出茅草,头上垒起鸟窝。
水随山走,此汪水坑,近山顶处。
红尘啊滚滚痴痴呀情深。善男信女情之所托,期望能带来好运。
鸡啊,鸡!
素闻黄石山桃花庵,一段风流史流传,可是此处?
开心也好,不舍也罢,终于要告别。登山活动,圆满结束。
衷心感谢筹备组同学精心策划,此次登山,相信会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五、晚宴,晚安
醒时对人笑,梦中全忘掉,叹天黑的太早。
20年似乎在他们身上停滞,风霜全部格化在他们这些学生身上。一日为师,终身是友。
对比旧照令人唏嘘,时光仿佛可逆。
王老师依然不变的娃娃脸,孙老师更淡定从容,于老师风采依旧,韩老师还像那个刚毕业的大男孩,周老师多了中年厚重。
当初小姑娘此时都成了母亲,此时与老师当时,岁数差不多少。一声老师,多少回忆!
如昔岁月,如沐春风。推杯换盏中,多少往事再醒。
老程又开始乱摸
愿你们,容颜不老,永远年青。
诉不尽的情谊道不尽的离别,一杯水酒喜相逢,明朝一别, 又是各奔东西。
今朝离别后,望君多珍重。
从此荣耀一身也好,落魄风尘也罢,这曾经共度的往事,是我们生命中永远的珍藏。
六、诗篇
孙老师寄语:
时光流逝,岁月不言;
天地永恒,人生苦短。
联袂起舞,喜同窗之团聚;
欢歌畅引,愿情谊之永恒。
长江后浪推前浪,雏凤清于老凤声!
《致同窗二十年重聚》
老班长杨延光
丹桂飘香之季,
菊花绽放之时,
归功于筹备组的精心策划和悉心准备,
感念于同学和恩师们的积极参与,
二十年再聚首桑梓之地,
同窗情感于天而动于地,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成就此次圆满聚会!
恩师拨冗莅临,
同学千里迢迢,
克服重重困难,
拖家带口有之,
别妻离子多之,
只因这份真情!
只为相聚重逢!
踏上回乡重聚的路,
心中是那样的激动,
近乡情更怯,唯恐不识人。
同窗是成长的陪伴者,
同学是芳华的记录者,
恩师是人生的引路者,
母校是青葱岁月的承载地,
故地重游,故人相见,
将我们的思绪带回那个纯真年代,
遥想当年的人和事,
祭奠已逝的芳华,
寻找过去的回忆,
虽华发早生,却春心依旧!
短暂相聚,再续同窗情!
繁华落尽,梦醒更孤寂!
相见时难别亦难,
最恨是别离,
点点离愁化作行人泪!
同学是不解的缘,
同学是无欲的爱!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今天的相聚,
即是不惑之年的共勉,
也是下次重逢的伊始!
岁月极美,春有百花秋有月。
时光静好,你若安在便是晴天!
《过往如诗 未来已来——写给20年聚会》
小不点儿王晓蕊
天高云淡
秋意渐浓
金黄的秋图
火红的岁月
从未察觉这20载匆匆
人生的征程竟如此唏嘘
同窗情深
再见如故
谈往昔青葱年少
叙今朝世事纷繁
一杯可解千愁
清风明月不减
与君言欢
酣畅淋漓
过往如诗
未来已来
登山方知高远
临风不忘初心
摘一抹君之傲世英姿
和一声青春同步之歌
目光如炬
不畏不诲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今朝重聚又离别
热盼来日再重逢
忍只道
诸君
珍重
《中年感悟》
常涛
疲于奔命的中年,同学聚会成为生活的唯一亮色。
人到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
孔二说:四十不惑。滚!四十更惑!
在一个不谈理想的年龄,在一个艳阳黄花的秋日,在桑梓之地,人生的出发点,我们迎来了20年聚会。
如今人生过半,惯见生死,亲情友情同学情,这些历久不变的,还是要珍惜的。
余生之年,且行且珍惜。
在你的眼睛里我找到了童年的梦,
如在秋天的园子里找到了凋零的花……
完结!再次感谢筹备组同学,你们辛苦了!
祝福各位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他日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