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典瀑布模型,软件的生命周期为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与说明->软件设计->编码与单元测试->集成与系统测试->软件维护。

那这次就来说说测试吧!

先是对单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然后是部分系统测试(包括集成测试和有效性测试),最后是系统测试。

why分成3步测试?模块不可能在很短时期内都准备好;便于及时发现错误,纠错有针对性。

(1)单元测试的2中方法

1)白盒测试:根据设计或代码的知识

  语句覆盖:程序的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判定覆盖(分支~):每个判断(分支)都轮流使用T/F。

  条件覆盖: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都轮流使用T/F。

  判定-条件覆盖:

  条件组合:所有可能条件的取值。

  路径测试: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最强覆盖)。

*可参考:http://blog.csdn.net/hellofeiya/article/details/21829059

2)黑盒测试:根据输入/输出值得检验

  等价类划分:有效等价类(valid),无效等价类(invalid)。

  边界值分析:输入/输出的边界值。

  错误推测法:列出可能犯错的情况,赋数据。*可参考:http://blog.csdn.net/hellofeiya/article/details/21826097

  因果法:输入条件的组合(针对程序接口,而不是内部),会生成判定表。*可参考:http://luyongxin88.blog.163.com/blog/static/925580720108252526831/

  之前在编程实习中有写不少小的功能模块,为了查看功能是否实现,也做了许多尝试,但大多都是随意给的测试数据。与上面的两种测试相比,我发现之前用的都是黑盒测试,这种测试并没有体现出我作为编码者对程序很熟悉的优势,并且考虑测试数据也不全面,大多都是有效数据,人为忽略了其他数据。看了白盒测试,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有时感觉一些好的想法被提出后都觉得是理所当然,但是我们就是提不出来。

(2)部分系统测试包括集成测试和确认测试(有效性测试)。

(3)系统测试的3种类型:

1)Alpha-testing:在开发环境下的单个用户会公司用户在模拟条件下的测试。

2)Beta-testing:当1)达到一定程度时,软件的多个用户在实际使用中进行的测试,开发者不在现场因而无法控制。

3)接收测试:由用户执行的系统测试,决定是否接收系统。

eg:单元测试

语句覆盖:{(50,50),(20,10),(10,20)};

分支覆盖:{(10,10),(10,20),(30,40),(40,30)};

条件覆盖:{(10,10),(10,20),(50,30),(80,20),(80,90),(40,70)}.

等价类划分:{x,y|x,y属于{20,70,-50,200,12.5};

边界值分析:{x,y|x,y属于{0,-1,100,101}};

错误推测法:{x,y|x,y属于{空格,负数}};

因果法:

要求:输入的2个变量必须是属于[0,100]的整数,结果输出为Right;如果只有1个变量是属于[0,100]的整数,就输出one Wrong;否则输出all Wrong。

1)根据题意,原因和结果如下:

原因:

1—x是属于[0,100]的整数;

2—y是属于[0,100]的整数。

结果:

21—one Wrong;

22—all Wrong;

23—Right。

2)其对应的因果图如下:

 

11为中间节点;在因果图(a)中,考虑到原因1和原因2不同时为1,因此在因果图上施加E约束(即原因1和原因2最多有一个为1)。

3)根据因果图建立判定表:

表的最下面一栏给出了4种情况的测试用例,这是我们所需要的数据。

 

注:因果图是否正确性值得进一步考证,我只是用它把我的想法表达出来。欢迎大家提意见!!

 

posted on 2016-05-02 17:36  QFighting  阅读(166)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