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邂逅,几分天成,程序与诗居然会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最初是看湖南电视台“谁是英雄”节目时,台上的江南才女七步成诗,以指作画,诗画相映成趣,功夫确实了得。当主持人问及职业时,答曰“搞软件的”。后来翻看《程序员》杂志,一个圈内小有知名度的人士,也常题后附诗。自己没多大才分,吃着软件这口饭,偏偏倒也喜欢诗。难道这些只是很偶然的巧合吗?闲暇之余,细细想来,程序与诗倒还真有那么点瓜葛。


  一个好的作品,往往中规中矩,有“技”可循,有“法”可依。程序讲究语法,诗则追求韵律。所以两个都不是一般人随口就能说,随手就能做的事,都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做程序先学习语法,然后再根据需求搭建作品,而写诗首先要联系对韵和律,学会描述一个事物,就如同程序的需求分析。两种作品的产生都需要一个构思的过程,而每个过程思考的依据全不一样。


  做程序的主要目的是让别人从繁重的信息劳动中解脱出来,得到体力上的休息,而写诗则是为了借助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以明事,会意,言心,抒情。一首好诗和一杯好茶一样,需要慢慢品尝。一个好的程序同样需要花上时间去体验,我从来就没有未操作过软件就妄加评论的习惯。语法和韵律虽然增加了写作者的难度,却给其他人带来了美的精神享受。也许,这就是诗和程序之所以存在而不衰竭的原因吧。


  简洁实用的程序能达到最终解放劳动力的效果,简洁的诗一样可以流传千古,让更多人得到精神升华。李白的《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被后人广为拜读,不仅仅因为文字简单,直白爽口,更重要的是诗里包含着一种很朴素的思乡情感。而正是这点睛的神来之笔才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诗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单纯的文字美是苍白无力的,不实用的作品也是大家所鄙夷的。我不喜欢冗长、生字叠宕的诗就如我不喜欢复杂逻辑,界面眼花缭乱的程序作品一样。微软的XP操作系统在发布的时候,清新的桌面让人眼睛一亮,VMWARE只有三个简单的向导,却完成了那么多让我们许多人连想都想不到的神奇工作。如果可能,我宁愿一个程序只有一个按钮,而这些按钮只完成一件事情,这将会是多么伟大的解放呀!


  程序和诗都在不断地发展着,它们正追寻着这个社会飞速前进的足迹。恐怕古代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都无法写出“同城面对常相语,异地擦肩不识君”这样的诗句。当然,程序也无法写出象“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样的精彩。也许,未来可以?难说。不是听说有人已经用程序写出了现代诗,而且还唬住了很多人的眼睛吗?
  创作者是辛苦的。程序与诗的创作必须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会因此而失去很多,却不为人所知,有诗曰:


编码灯火下,调试荧屏里
孜孜又辍辍,夜夜不停息
难关偶止步,寂寞常深思
碌碌无终日,辛酸当自知


  真不知道这对创作者而言是摧残呢还是磨练。我有一个同学,大学毕业后被分到了一所研究院,在那里挑着大梁,没日没夜的工作最终把他的身体打垮了,好在那个研究院没有一脚把他踢开,现在正从事着看门的差事。在这行工作久了,有时候我还真向往古人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无拘无束的心境和生活。


  诗,意境宽阔而深远,作者可以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方法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程序设计也一样,围绕一个目标,我们可以构造许多不同的算法。也许,正是这种独特的创造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和程序员前赴后继地从事着创作。在物质世界的另一面,许多优秀的作品也由此而诞生。而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为这些优秀作品的创作者们呐喊加油!!

  这首诗,是我为日夜劳作的程序员的呐喊。


寂寂月色摇柳黯,长长身影灯曳红
伏于网海拾寂寞,不知窗外已秋声
双目血色撑精神,两手夜语伴虫鸣
四书五更时时看,半窗千码夜夜生
闭户耕耘无假日,开窗常因有蚊蝇
肚里疑惑哪有寻,网上西天常取经
更悲后人说,
百无一用是书生!

posted on 2006-11-17 10:50  nacarat  阅读(21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