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读后感

我对许多事情充满着兴趣和渴望,比如熟练的英语读写能力,吉他指弹喜爱的曲子,烹饪大厨级别的美食......。这些事情任何一件想要达到目的都不太简单。这么多年,我在这三件事情上都做过不同的尝试和坚持。英语至今词汇量未过 2000;吉他连一首《小星星》都还不能完整演奏;烹饪的拿手菜也只有一道土豆片,这些实在是谈不上有所进步和收获。

这些结果让我觉得是因为自己没有花太多时间在这些事情上面,所以当我听到“一万小时理论”时,深以为然。我相信如果自己能在这些事情上坚持一万小时,一定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在一万小时的理论基础上,再结合我业余的时间进行理论推算后,结论告诉我还是理性的放弃这些目标吧,安心做一个程序员会更实在。

“一万小时理论”看起来给了人生无限可能的希望,你只要有一万小时,意味着你可以去实现任何你想要实现的梦想。但实际上也让人绝望: 一万小时的恒心和毅力让许多事情由此变的不再可能。所幸这个世界并非如此绝对,《刻意练习》带着对“一万小时”的质疑,对如何学习一门新技能,并从新手晋级为大师指出了新的方向。

我们先试着思考如下的场景:

  • 驾考中同一组学习的人,有的一次就可以通过,有的补习多次依然拿不到驾照,为什么?
  • 有的行业入行 10 年的人其能力可能还不如一个入行 3~5 年的人,为什么?

这些都是一万小时理论上的缺陷。而《刻意练习》告诉你,不是所有的行业到达顶尖水平都需要一万小时,也不要相信有了一万小时后,自己某个技能的“任督二脉”忽然就通了。方法不得当,花再多时间也是百搭。这让我想起之前学英语时用的听原音“摩耳朵”的方法,天天上下班开着 VOA 听了一个月,除了养成了上地铁就睡觉的习惯,完全没有任何收获。

刻意练习更加注重方式和方法,主张要有目标和计划的进行练习。既不要停留在自己的“技能舒适区”做无用功,也不要难度太高让自己丧失了自信和热情。永远要以难度级别 N+1 的方式逐步推进。难度不会太高,才有可能充分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能力,要不断评估结果自己是否真的掌握,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让自己不断迈入更高的级别,在这样一个正向的循环中,直至目标达成。

上面这段话至少值 18 元,也是刻意练习的中心思想。如果你对本书大量相关的理论依据有兴趣,不妨阅读下本书。个人觉得《刻意练习》是一篇文章就可以解释清楚的概念,却被作者硬生生被写成了一本书。大量的试验过程和结果,以及旁文逸事充斥其中,让本书内容及其啰嗦,也间接消弱了“刻意练习”的主题。但从思想上看,依然是瑕不揜瑜。最后希望自己能在刻意练习的指导思想下实现目标。

posted @ 2020-09-21 16:29  zzxworld  阅读(41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