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阅读笔记03
第六章阅读笔记及其个人感受
我们想要让编写代码所花的时间越少,想要尽可能在开发周期的早期抓住并修正代码错误,想要在一开始就少制造错误。如果我们能够深思熟虑的编程,那这些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 总是意识到你在做什么。
- 不要盲目的编程。(试图构建你完全不熟悉的应用或者使用你不熟悉的技术)
- 按照计划行事,不管计划是在你的大脑中还是在别的什么地方。
- 依靠可靠的事物,不要依靠巧合或假定。
- 为你的假定建立文档,“按合约设计”。
- 不要只是测试你的代码,还要测试你的假定。不要猜测,要实际尝试它。编写断言测试你的假定。
- 为你的工作划分优先级,把时间花在重要的方面。
- 不要做历史的奴隶。不要让已有的代码支配将来的代码。准备好进行重构。
笔记1)为你的工作划分优先级,把时间花在重要的方面。
个人感受1)我以前j总是把时间花在小细节上,结果最后弄得特别拖延,耽误了整个项目的运行,这样做是不对的,要学会分清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划分好优先级,先把控大方向,将时间花在重要的方面。
笔记2)不要做历史的奴隶。不要让已有的代码支配将来的代码。准备好进行重构。
个人感受2)重构,可以通过调整程序代码改善软件的质量、性能,使其程序的设计模式和架构更趋合理,提高软件的扩展性和维护性。要知道一个完美得可以预见未来任何变化的设计,或一个灵活得可以容纳任何扩展的设计是不存在的。系统设计人员对即将着手的项目往往只能从大方向予以把控,而无法知道每个细枝末节,其次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提出需求的用户往往要在软件成型后,才开始"品头论足",系统设计人员毕竟不是先知先觉的神仙,功能的变化导致设计的调整再所难免。所以"测试为先,持续重构"作为良好开发习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采纳,测试和重构像黄河的护堤,成为保证软件质量的法宝。
第七章阅读笔记及其个人感受
笔记3)与用户一同工作,以像用户一样思考
个人感受3)有一种能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却未得到足够利用的技术:成为用户。其实我们总是觉得挖掘需求很难,或者抱怨用户提的要求很过分时,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甚至我们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过用户。可实际上,我们自己就是这个项目的第一个用户,我们要想一下,自己作为用户会有哪些想法或者叫需求。要学会建立需求文档挖掘而不是搜索需求,学会使用用例图(可以用UML活动图捕捉工作流,而且有时要为手边的事务建模,概念层类图很有用。用例可以含有指向其他用例的超链接,它们也可以相互嵌套。)
笔记4)不要在盒子外思考,要找到盒子
个人感受4)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这个时候列出所有的在你面前的可能途径,不要排除任何东西,不管它听起来是否愚蠢,然后分类,从最为严格的逐个击破。
第八章阅读笔记及其个人感受
一、注重实效的团队
不要破窗户
质量是一个团队问题。
煮青蛙
作为整体的团队甚至更容易被煮熟。
交流
团队作为实体需要同外界进行明晰的交流。
不要重复你自己
交流、不同的人指派不同的工作、即时聊天软件
正交性
围绕功能,而不是工作职务进行组织。
自动化
确保一致和准确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是使团队所做的每件事情自动化。
知道何时停止绘画
团队是由个体组成的,让每个成员都能以他们自己的方式闪光。给他们足够的空间,以支持他们,并确保项目的交付能够符合需求。
笔记5)不要重复你自己
交流、不同的人指派不同的工作、即时聊天软件
个人感受5)我们的团队就是一开始特别乱,一锅粥,大家做同样的事情,结果效率低下,就连这件事情也没做好,所以啊得学会团队分工,不同的人指派不同的工作。
笔记6)早测试,常测试,自动测试。
个人感受6)一旦有了代码,就要开始进行测试,越早发现bug,进行修补的成本就越低。“编一点,测一点”,要通过全部测试,编码才算完成。
测试什么
- 单元测试
- 集成测试
- 验证和校验
- 资源耗尽、错误及恢复
- 性能测试(压力测试、负载测试)
- 可用性测试(真实用户在真实环境下进行的)
怎样测试
- 回归测试——把当前测试的输出与先前的作对比
- 测试数据——一种是真实数据,一种是合成数据
- 演练GUI系统——往往需要专门的测试工具
- 对测试进行测试——故意引入bug,以证实测试能够抓取
- 彻底测试
何时测试
许多项目往往会把测试留到最后一分钟——最后期限马上就要来临时。我们需要比这更早就要开始测试吧,任何产品代码一旦存在,就需要进行测试。
有些测试可能需要频繁进行测试,通常是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每一次在代码签入源码仓库之前都要测试一下。
有些测试可能不容易频繁进行测试,比如压力测试,这些测试就不那么频繁,比如每周或每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