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斥原理与二项式反演
前(fei)言(hua)
高二学长说CTS2019D1T1可以用二项式反演推容斥系数,但我当时是找规律找出来的。。。
后来遇到一道类似的题才推了出来,然后知道了这就是二项式反演。。。
然后发现网上的博客都只写了证明啊。。。
下面就讲一下二项式反演是怎么来的
二项式定理(讲得这么高大上其实就是一句废话)
遇到\(\sum_{i=0}^k(-1)^iC_k^i\)的时候可以补上一个\(1^{k-i}\)然后倒着用二项式定理,最后可以化简为\(0^k\)。
容斥原理(小学数学复习)
小学经常见到的那张图
回顾一下小学学过的容斥原理:
其中\(S\)为三种属性,一个物品可以表示成一个属性的集合,\(ABCDEFG\)为一些属性集合相同的物品组成的集合。
比如:一个学生参加了活动\(S1\)和\(S2\),他的属性集合可以被表示为\(\{S1,S2\}\),所以他属于集合\(D\)。
一个经典小学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是:知道所有至少具有属性S1的物品数和(\(S2,S3\)类似)、至少具有\(S1\)和\(S2\)属性的物品数(\(S1\)和\(S3\),\(S2\)和\(S3\)类似)和同时具有\(S1,S2,S3\)属性的物品数,求所有物品的数量。
我们定义\(X1,X2,X3\)分别为至少具有\(S1,S2,S3\)属性的物品的集合,那么\(X1=A+D+E+G,X1\cap X2=D+G\),以此类推。
问题可以表示为:知道\(|X1|,|X2|,|X3|,|X1\cap X2|,|X1\cap X3|,|X2\cap X3|,|X1\cap X2\cap X3|\),求\(|X1\cup X2\cup X3|\)。
我们小学的时候就知道答案是至少一个属性的物品数量-至少两个属性的+至少三个的,即\(|X1|+|X2|+|X3|-|X1\cap X2|-|X1\cap X3|-|X2\cap X3|+|X1\cap X2\cap X3|\)。因为\(|X1|+|X2|+|X3|\)把两个属性的物品多加了一次,所以要减去。然后我们发现三个属性的物品加了三次又被减了一次,所以我们要把它加回去。
如果考虑的属性更多会怎样
考虑属性更多的情况,我们可以做出假设:
证明:
考虑一个在\(k\)个集合中的元素\((k>0)\)放在上面的例子中就是有\(k\)种属性的物品)被计算了多少次,假如我们把\(i\)个集合求交,这样的交显然是\(C_k^i\)个,所以我们可以枚举\(i\)。
这就是容斥原理。
子集反演(听说是叫这个但是我喜欢叫它容斥)
另一个经典小学数学问题
条件还是一样:对于每个属性集合,我们知道至少包含它的物品个数。我们现在要求只有某种属性的物品个数。
以\(S1\)为例,答案就是\((A+D+E+G)-(D+G)-(E+G)+(G)\),可以感性理解为至少包含一个的-至少包含两个的+至少包含三个的。
把\(S1\)改成\(\{S1,S2\}\)上述方法也适用。
我们用\(f(X)\)表示\(X\)的超集的权值和(本例中权值就是属性集合为这个集合的物品数),\(g(X)\)表示集合\(X\)的权值。
即$$f(S)=\sum_{T\supseteq S} g(T)$$
在本例中,\(g(A)=f(A)-f(D)-f(E)+f(G)\)。
我们可以发现:$$g(S)=\sum_{T\supseteq S} (-1)^{|T|-|S|}f(T)$$
其意义很好理解,证明就代进去稍微化简一下就行了。
还有一个经典小学数学问题
\(f(X)\)表示\(X\)的子集的权值和,\(g(X)\)表示集合\(X\)的权值。
\(g(G)=f(G)-f(D)-f(E)-f(F)+f(A)+f(B)+f(C)\)
然后发现:
比上一个还简单,留给读者自己思考。
二项式反演
一种形式
我们知道$$f(S)=\sum_{T\subseteq S} g(T)\Leftrightarrow g(S)=\sum_{T\subseteq S} (-1)^{|S|-|T|}f(T)$$
如果集合的权值只和大小有关,用\(f(|S|)\)代替\(f(S)\),\(g(|S|)\)代替\(g(S)\):$$f(n)=\sum_{i=0}^n C_n^ig(i)\Leftrightarrow g(n)=\sum_{i=0}^n (-1){n-i}C_nif(i)$$
(\(n\)个元素的集合的大小为\(i\)的子集个数显然是\(C_n^i\))
不信的话可以代进去验证一下。
另一种形式
令\(f(n)=\sum_{|S|=n} f(S),g(n)=\sum_{|S|=n} g(S)\),则
同理$$g(n)=\sum_{i=n}^m (-1){i-n}C_inf(i)$$
所以$$f(n)=\sum_{i=n}mC_ing(i)\Leftrightarrow g(n)=\sum_{i=n}^m (-1){i-n}C_inf(i)$$
按理来说应该还有两种形式,不知道有没有用。
别人博客里写的基本形式
把\(-1\)乘到\(g\)里面就是第一种形式了(不知道这是拿来干嘛的)。
bzoj3622
题目大意
给两个长度为\(n\)的序列\(A,B\),把其中的数两两配对,求\(A\)中的数大于\(B\)中的数恰好有\(k\)对的方案数对\(10^9+9\)取模的结果,\(n\leq 2000\)。
题解
首先可以\(dp\)出\(k\)对合法剩下乱放的方案数,然后套一下上面所说的第二种形式就行了。
(实在不懂的话就是把一个配对方案表示成一个合法配对的集合,一个集合的权值就是能够表示成它的方案数。\(k\)个合法配对剩下乱配对的方案数就是这\(k\)个元素组成的集合的超集的权值和,\(dp\)值的意义就是所有大小为\(k\)的集合的这个值之和;我们最后要求的答案就是所有大小恰好为\(k\)的集合的权值和)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xn=4096,md=1000000009;
int n,k,a[mxn],b[mxn],f[mxn],c[mxn][mxn];
int main()
{
scanf("%d%d",&n,&k);
if ((n+k)&1) return puts("0"),0;
k=(n+k)>>1;
for (int i=1;i<=n;++i) scanf("%d",&a[i]);
sort(a+1,a+n+1);
for (int i=1;i<=n;++i) scanf("%d",&b[i]);
sort(b+1,b+n+1);
f[0]=1;
for (int i=1,cur=0;i<=n;++i){
for (;cur<n&&b[cur+1]<a[i];++cur);
for (int j=i;j;--j)
f[j]=(f[j]+f[j-1]*(cur-j+1ll))%md;
}
for (int i=n-1,num=1;i>=0;--i)
num=1ll*num*(n-i)%md,f[i]=1ll*f[i]*num%md;
for (int i=0;i<=n;++i) c[i][0]=1;
for (int i=1;i<=n;++i)
for (int j=1;j<=i;++j)
c[i][j]=(c[i-1][j-1]+c[i-1][j])%md;
int ans=0;
for (int i=k,flg=1;i<=n;++i,flg=-flg)
ans=(ans+1ll*flg*c[i][k]*f[i])%md;
printf("%d\n",(ans+md)%md);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