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切面实现原理以及多个切面切同一个地方时的优先级讲解

    此博文的编写,源于前段时间的惨痛面试经历。刚好近几天尘埃落定、手头事少,遂总结一二,与各位道友分享,欢迎吐槽指正。今年年初的这段面试经历,已于之前的博文中

整理发出(https://www.cnblogs.com/zzq6032010/p/10492109.html)。不会不丢人,但如果不会还不去整理总结、不去学习,这才是最丢人的!闲话少叙,下面开始正文。

    注:本文是基于《Spring源码深度解析》(郝佳编著)一书梳理归纳而来,如果大家能结合Spring源码看,相信会了解更深刻。

      零、概述                                                                                                                                              

   Spring的AOP实现原理是什么? 当有多个切面的切点切到同一个方法时,AOP是如何处理多个切点的调用顺序的?对于AOP的实现原理,想必大家都有过了解。 通过JDK或者

CGLIB动态代理创建指定方法的代理,执行方法时则根据切点匹配到对应的增强,执行之。但如果对源码有过了解,就会发现实际实现的过程复杂的多,远没有描述中的那么简单。

    照例先粗略的罗列一下总流程:当多个切点切到同一个方法时,源码实现流程为:Spring容器启动时先注册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tor类的BeanDefinition(继承

自后处理器BeanPostProcessor),当程序开始调用实际的切面方法要生成bean实例时,会调用其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方法(对于BeanPostProcessor等后处理器的作用原

理详见另一篇博文 https://www.cnblogs.com/zzq6032010/p/10466378.html ),此方法创建代理替换了Bean实例 。在代理中包含了此方法的所有拦截器,当调用方法时,在代理的

invoke方法中,将拦截器封装进ReflectiveMethodInvocation(如果是CGLIB代理则是封装进CglibMethodInvocation),逐个调用其proceed方法实现增强方法的调用。

    下面会按照以上流程的顺序,从注册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tor、创建AOP代理、调用目标方法这三个阶段详细讲述多个切点切同一个方法时AOP整个的流程。

 

      一、注册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tor                                                                                                              

    在Spring源码中全局搜索启动AOP的自定义标签aspectj-autoproxy(<aop:aspectj-autoproxy>),可以定位到注册该自定义标签解析类的类AopNamespaceHandler。对自定义标

签有过了解的道友应该知道,该解析类的parse方法是解析的核心,代码如下所示:

1 public BeanDefinition parse(Element element, ParserContext parserContext) {
2         BeanDefinitionRegistry registry = parserContext.getRegistry();
3         AopNamespaceUtils.registerAtAspectJAutoProxyCreatorIfNecessary(parserContext, element);
4         extendBeanDefinition(registry, element);
5         return null;
6     }

    可知,在注册的解析类AspectJAutoProxyBeanDefinitionParser的parse方法中,关键处是调用了AopNamespaceUtils的静态方法registerAspectJAnnotationAutoProxyCreatorIfNecessary

此方法中完成了三个功能:

1、注册beanName为org.Springframework.aop.config.internalAutoProxyCreator、class为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tor的BeanDefinition

2、处理proxy-target-class(如果为true则使用cglib代理)跟expose-proxy(暴露当前的aop代理类,可用AopContext.currentProxy()获取)属性(此处对这两个属性的处理,是指以

key-value的形式放入BeanDefinition的propertyValues属性中)

3、注册组件并通知

    此时,如果有多个切面类,Spring容器启动时会按照你配置的方式(在XML中以Bean标签的形式配置或者在切面类上加注解的方式)将这多个切面类作为BeanDefinition加载注册到容器中,

而是否有多个切面类对于此处解析并注册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tor这个BeanDefinition是没有影响的。

    二、创建AOP代理                                   

     第一步中注册的类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tor到底有何玄机,为何要注册它?且看看这个类的继承关系图:

    可知此类继承了BeanPostProcessor,那么顺藤摸瓜查看其实现的方法postProcessorAfterInitialization。由之前的博文https://www.cnblogs.com/zzq6032010/p/10466378.html 可知,

此方法的执行时机是从Spring容器中getBean时初始化完Bean对象之后。外化到程序中,即当你要在程序中通过@Autowired等注解给成员变量进行依赖注入时执行。如果此时要依赖注入

的类中有被切面切到的PointCut,那么执行完postProcessorAfterInitialization方法后依赖注入的对象就是新生成的代理对象了。

追溯postProcessorAfterInitialization方法,可知关键点有两处:

1、getAdvicesAndAdvisorsForBean方法获取到所有增强,以Object[]的形式存放;

2、createProxy方法针对增强创建代理,最终postProcessorAfterInitialization方法返回的对象就是这个创建的代理对象,而此代理对象最后就成了getBean方法获取到的对象。

    增强获取:

    在AbstractAdvisorAutoProxyCreator类的aspectJAdvisorsBuilder.buildAspectJAdvisors()方法中,先获取所有的beanName,然后遍历beanNames,校验每一个beanName对应的type,

如果有AspectJ的注解,则通过advisorFactory.getAdvisor(factory)方法获取此切面类下的所有增强方法(先找到有Advice类注解(如@Before、@Around等)的方法,然后给每一个切点生成

对应PointCut对象,用InstantiationModelAwarePointcutAdvisorImpl统一封装,并对不同的PoinCut使用对应的增强器初始化(如@Before对应AspectJMethodBeforeAdvice)增强器),以

List<Advisor>形式存放。其中,切面中每个增强+对应的PointCut对应一个Advisor。

    然后筛选获取到的所有增强器,只取到与当前bean相关的Advisor。相关方法为findAdvisorThatCanApply,其中过滤增强分了两种,一种是引介增强IntroductionAdvisor(类级别的拦截),

一种是普通的增强。

    创建代理:

    createProxy方法中,首先是创建了一个ProxyFactory,并对其进行了初始化,然后才是调用此代理工厂的getProxy方法获得代理对象。如果此处有多个Advisor,则将其添加到ProxyFactory

的List<Advisor>成员变量中。下面追溯代理对象的创建过程。

    先创建了AopProxyFactory,又创建了AopProxy,最后通过getProxy方法获得代理对象。此处创建AopProxy时,会根据配置项或者代理类的特性选择是JdkDynamicAopProxy还是CglibProxy。

至于增强,则封装进了此代理对象的属性AdvisedSupport advised中。

    

    三、调用目标方法                                             

    当调用第二步中获取到代理对象后,根据代理模式,我们知道程序会走invoke方法,就是在此方法中完成了对增强的调用。下面以JdkDynamicAopProxy为例,查看其invoke方法。

有两个重要的点:

1、对于exposeProxy的处理

    当代理走到invoke方法时,如果之前解析到的exposeProxy为true,则通过AopContext.setCurrentProxy(proxy)将当前代理放入这个属性中,这样,我们在代码中使用AopContext.getCurrentProxy

才能获取到当前的代理对象。

2、拦截器链(即增强)的调用

    在invoke方法中,将当前方法的所有拦截器都封装进ReflectiveMethodInvocation中,调用其proceed()方法,使所有拦截器生效。不同的增强器,如@Before、@After,他们的执行顺序由他们自身

功能来控制。

    总结: 

AOP的实现原理如上所述。对于一个切面中多个不同Advice的执行顺序,是由对应增强器的invoke方法本身实现的,具体顺序如下所示:

     目标方法正常执行:@Around前 ->@Before ->执行方法 ->  @Around后 -> @After -> @AfterReturning

     目标方法抛异常:    @Around前 ->@Before ->方法报错 -> @After -> @AfterThrowing

对于多个切面类切同一个方法,哪个切面类中的增强器先执行?从上述AOP实现原理中可知AOP中没有规定不同切面的执行顺序,都是把切面打乱放进了List<Advisor>中,但从放入List中的顺序追溯,

可知对应的是Spring加载类后注册BeanDefinition的顺序,即Spring注册BeanDefinition的顺序。而此顺序有两个方法控制,一个是在类上加@Order(123)注解,后面的数字越小越早加载;另一个是实现

Ordered接口,重写getOrder方法,返回的值越小越早加载。好吧,追溯了一顿还是回到Spring中,哎,洗洗睡了。

 

posted on 2019-04-13 16:05  淡墨痕  阅读(8378)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