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三

《失控》第十七章,开放的宇宙。通过计算机程序的进化,最终得到了问题答案,计算机给出的是一些复杂繁冗的方程,虽然很难看懂,但是它就是解决了问题。很好奇这些编写能够自我进化的程序的人到底写的是什么东西。人类在并行思考时就会成为傻子,而人工进化确需要并行计算,这也说明了人很难三心二意。 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朗顿在推尸体时渐渐意识到超生命,也就是比我们现有定义的生命更广泛的东东,这个实验室以前造出了能毁灭生命的原子弹,也许以后要拥有创造生命的力量。现在研究的人工生命也许就是人类在培育自己的接班人,也许最后机器进化超过人类,然后将人类灭掉也只是超生命在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已,或者最终人类会与远超过自己的其他超生命共存,作为一个低等生物他们不必理会。 目前的计算机程序可能有一千多行,能运行几分钟,人工生命的目的是找到一种代码,只有几行长,却能运行一千年。这句话很有意思,这样的代码是上帝写的,应该就是基因遗传信息里面的代码,上帝原来也是程序员!

《失控》第十八章,有组织的变化之架构。进化对未来一无所知,也许上帝也不知道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作者也许也是借此表达失控的主题,这本书虽然看上去点很多,一些看起杂乱的章节,但似乎处处透露这out of control这一主题。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是生命的最高哲学。这也让我想到了读书的四重境界:不知道不知道,知道不知道,知道知道,不知道知道。最后一重也是如此,天赋在身,进化而来,羡慕没用的。 生物学的金科玉律:信息只能由基因给肉体,但是不能从肉体回基因里,如果能绕开这个中心法则,就是拉马克进化,被认为比达尔文进化更优。作者认为文化修改了我们的基因,因为人类创造了文化,所以后代可以通过文化来继承以前的很多东西,而不必将其写在基因中,慢慢进化给后代,所以现在的人与几万年前的人变化不大。不知道我这个理解是否正确!

《失控》第十九章,后达尔文主义。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观点是生物的进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比如说在昆虫进化出完整的翅膀之前,有一个阶段是昆虫身上会背负着不完整的中翅,但是当时对于塔来说,完全没什么卵用,同样这一点在人眼上面也适合,晶状体,虹膜,视网膜,这些要配合起来,我们才能看到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如果是渐进进化,先有其一,后面慢慢发展出其他,那一段睁眼瞎的时代对于生物来说意义何在,这也是达尔文自己害怕面对的一个问题。 这一章节中说明了生物进化光有自然选择还不够,生物体内有自己的一个跳变变异机制,目前所有的化石记录也支持这一点,即物种的出现找不到中间形态,而是一下子就出现了,这种观点被称为后达尔文主义,前面论述的都是自然进化,它必须有躯体,遗传信息中的稍微一个变异,可能会在后来的躯体中放大,并且变得复杂。而人工进化却是没有躯体的,因此很难比拟自然进化,但是可以寻找其他的东西,比如数学原理来接近它,关于自然进化理论的不断演变,我想能够让人工进化受益!

《失控》第二十章,沉睡的蝴蝶。无序中蕴含着有序,这个思想好像和道家的老子不谋而合。生命中的基因中有调控基因,即某一部分基因的效果又调控基因管理,而调控基因又由谁控制呢?有另外的基因。于是就出现了所有的原因都是结果的说法,世间万物都通过一个闭环来相互影响关联,就如我们现在的网络,其拓扑结构复杂,但是连接在其中的点都是互相影响的,实际证明每个点连接的节点数不是越多越好,有一个最佳值,也许很小。 以前流行的“跌坐”游戏感觉是个很好的考验团队合作的方法,用作拓展训练。这章作者应该还是想要表达,生物的演化就是处在摇摇欲坠的动态平衡中,所有人在在找寻处于失控和危险的边缘!
《失控》第二十一章,水往高处流。开篇作者提及了热力学理论,然后涉及了生物是否也有一个熵。宇宙大爆炸理论还是一个比较首大众接受的想法,这里也提及了,并且说明宇宙存在两种趋势,一种下行,即最终宇宙归于死寂,一种平行,在热量消散前会进行转移,构建有序。这段不是很明白,根据能量守恒,宇宙爆炸初期的能量和其后面扩张之后应该是一样,只是会越来越冷,所以第一种说法也许是此意,但是也只是当宇宙无限大时,会无限冷,但是还有一个绝对零度,也即宇宙最低温度,我想达到那个地步,也就是死寂了。第二种说的将热转移,我想就是作者提到的生物熵吧。文中说到的生命起源其实也类似于宇宙大爆炸,从一个点开始,时间即是半径,始祖的后裔就是这个越吹越大的气球表面的各个点,这个比喻很恰当,人类也只是这个球面上非常普通的点,和大肠杆菌没有区别。 作者总结了超进化的七个趋势,有一点为递增的相互依存的关系,确实如此,越晚出来的物种直接对自然的无机物的依赖越来越不明显,而是越来越依赖其他先出来的生物,甚至出现寄生这种情况。作者还是在讲述一些关于进化的东西,变自生变,进化最终会产生可能性!

《失控》第二十二章,预言机。当有人抛一个棒球给你的时候,即使你不知道牛顿第二定律,你也可以通过观察几次球的走向就接住球,说明你能够预测球的轨迹。而如果是抛一个空气球给你,就不一定了,但是通过训练,你也可以增加准确预测气球轨迹的概率。通过接球轨迹预测作者说明了大脑内部可以形成一个局部适用的预测机,而且还引出了混沌理论,远期无法预测,近期可以预测,并且法墨还曾经根据混沌理论赢了庄家的钱,并且后来他还想预测股票,打败华尔街,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我想即使真的出现这种预测,到时候会有更多的人进来从事这行,这样最后谁都能预测对,那也就没有赚钱的意义了,不过还是觉得这个有些玄!
所有的预测也是会基于一些基准,比如成长曲线,文中提到的S曲线,自然生长或者事物兴衰都符合,缓慢的诞生,迅速的成长,缓慢地衰败。我们的预测也都是基于过去的信息反馈而来,我们现在是在一种透明介质中畅游,网络将所有数据飞速传输,这种信息越多越透明,我们也就能更好地看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机体存在的目的就是揭示未来。
文中提到的那个增长极限模型用来预测未来地球的走势,但是有很多缺陷,我觉得这种模型应该是建立不出来的,上帝都不知道如何编写,可能我更倾向于未来不可预测,作者也提及要引入学习和进化到模型才可,未来确实是大家共同掌舵的!
《失控》第二十三章,整体,空洞,以及空间。控制论为何会消亡?作者说了几点,没怎么理解,不过本书名字为失控,所以我觉得作者还是要表明分布式,去中心,失控才是未来的趋势。随后谈及的科学缺口中的一个比喻很有意思:大片无知的荒漠中横亘着一个个自成体系的知识山峰。许多科学理论都是在不断被后来人给修正的,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再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对宇宙的认知都是在不断前进,这些取得飞跃前进的地方,就是先前人们认知的缺口,也许很多人注意到了,但是没有去研究,也就是对无知的不理睬,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无知自己的无知。
作者在列举一些琐碎小事的时候,提出了非常多的问题。忽然想起了昨天罗胖说的读书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带着问题去读,然后你就可以像查字典一样收获很多。作者在这里是写书的时候带了一堆问题在写,每次遇到,就先解决问题,然后继续往下写。作者的一些列问题最后又是落到了进化上,读到此处,我感觉到以前我们称之为神或者上帝的概念,现在被称作大自然或者基因,放入人工进化的程序中来说就是初始条件,对,上帝就是初始条件。


《失控》第二十四章,九律。终于读到这本大部头的最后一章了,作者总结了大自然用以无中生有的九条定律:
分布式,这是是作者开头从蜂群意识中就开始提到的,网络,机器人,整个生态都如此。
自下而上的控制,其实还是说的去中心化,底层的每个细小模块构建好了之后,自然会长出一个系统。
递增受益,这个有种良性循环的味道,也许也意味着好的变得更好,差的变得更差,最后被淘汰。
模块化生长,还是将的从简单入手,慢慢连接进化出复杂。
边界最大化,这点不是很理解,也许是说在某个边界下发生突变,最后产生新的东西。
鼓励犯错误,进化和发展出来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对的,有可能是试错的炮灰。
不求最优,但求多目标。进化出的功能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能够用就行,就有继续发展前进的可能。
谋求持久的不均衡态,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这种摇摇欲坠的状态,就像冲浪运动中的那个浪一样,创造就在这个临界点上安家落户。
变自生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在某种事务促使另外的东西在变化时,其自身也会被改变。
这一章节应该算是本书的一个小结,作者对宇宙自然的运行规律和人类未来的走势在熟中各个章节的多个点中都有提及,失控是最简洁的回答。另外看了下后记才知道这本书的翻译也是由多人分布式处于失控状态下翻译而来,真是因缘际会,无巧不成书,各种偶然层面印证作者观点。译文总体觉得还可以,有些地方使用的词语还是很有中文情境的,感谢东西文库以及KK让自己能花这么长时间来啃一本书,虽然很多地方还不明白,但是给了自己思想上的一些启发,在日后的生活中定能悟出新的感受!

posted @ 2023-11-22 23:08  一个不会起名字的人  阅读(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