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查漏补缺
1.自动转换按从低到高的顺序转换。不同类型数据间的优先关系如下:
低 ---------------------------------------------> 高
byte,short,char-> int -> long -> float -> double
强制转换的格式是在需要转型的数据前加上 “( )” ,然后在括号内加入需要转化的数据类型。有的数据经过转型运算后,精度会丢失,而有的会更加精确
由低到高不需要强转
1. 只看尖括号里边的!!明确点和范围两个概念
2.
如果尖括号里的是一个类,那么尖括号里的就是一个点,比如List<A>,List<B>,List<Object>
3. 如果尖括号里面带有问号,那么代表一个范围,<? extends A>
代表小于等于A的范围,<? super A>代表大于等于A的范围,<?>代表全部范围
4. 尖括号里的所有点之间互相赋值都是错,除非是俩相同的点
5. 尖括号小范围赋值给大范围,对,大范围赋值给小范围,错。如果某点包含在某个范围里,那么可以赋值,否则,不能赋值
6. List<?>和List 是相等的,都代表最大范围
例子:
List<A> a;
List<B> b;
a!=b;
LIst<? extends A> at;
List<? extends B> bt;
at==bt;
当使用 +、-、*、/、%、运算操作是,遵循如下规则:
只要两个操作数中有一个是double类型的,另一个将会被转换成double类型,并且结果也是double类型,如果两个操作数中有一个是float类型的,另一个将会被转换为float类型,并且结果也是float类型,如果两个操作数中有一个是long类型的,另一个将会被转换成long类型,并且结果也是long类型,否则(操作数为:byte、short、int 、char),两个数都会被转换成int类型,并且结果也是int类型。
但是,final类型的数据不会被转型
线程同步:喂,SHE
喂(Vector)
S(Stack)
H(hashtable)
E(enumeration)
初始化过程:
1. 初始化父类中的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代码块 ;
2. 初始化子类中的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代码块 ;
3.初始化父类的普通成员变量和代码块,再执行父类的构造方法;
4.初始化子类的普通成员变量和代码块,再执行子类的构造方法;
- 父类静态变量
- 父类静态代码块
- 子类静态变量
- 子类静态代码块
- 父类非静态变量
- 父类非静态代码块
- 父类构造器
- 子类非静态变量
- 子类非静态代码块
- 子类构造器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Test t1 = new Test(); { System.out.println("blockA");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blockB");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2 = new Test(); } }
静态块:用static申明,JVM加载类时执行,仅执行一次
构造块:类中直接用{}定义,每一次创建对象时执行
执行顺序优先级:静态块>main()>构造块>构造方法
构造块:类中直接用{}定义,每一次创建对象时执行
执行顺序优先级:静态块>main()>构造块>构造方法
静态块按照申明顺序执行,先执行Test t1 = new Test();
所有先输出blockA,然后执行静态块,输出blockB,最后执行main
方法中的Test t2 = new Test();输出blockA。
所有先输出blockA,然后执行静态块,输出blockB,最后执行main
方法中的Test t2 = new Test();输出blockA。
sleep和wait的区别有:
1,这两个方法来自不同的类分别是Thread和Object
2,最主要是sleep方法没有释放锁,而wait方法释放了锁,使得敏感词线程可以使用同步控制块或者方法。
3,wait,notify和notifyAll只能在同步控制方法或者同步控制块里面使用,而sleep可以在
任何地方使用
synchronized(x){
x.notify()
//或者wait()
}
4,sleep必须捕获异常,而wait,notify和notifyAll不需要捕获异常
使用Integer a = 1;或Integer a = Integer.valueOf(1); 在值介于-128至127直接时,作为基本类型。
使用Integer a = new Integer(1); 时,无论值是多少,都作为对象。
/* 1、基本型和基本型封装型进行“==”运算符的比较,基本型封装型将会自动拆箱变为基本型后再进行比较, 因此Integer(0)会自动拆箱为int类型再进行比较,如1,4行,显然返回true。 另外两个Integer对象进行“==”比较时,如果有一方的Integer对象是new获得的,返回false,因为比较的是两个对象的地址,如5,6。 3、两个基本型的封装型进行equals()比较,首先equals()会比较类型,如果类型相同,则继续比较值,如果值也相同,返回true,如8,10。 4、基本型封装类型调用equals(),但是参数是基本类型,这时候,先会进行自动装箱,基本型转换为其封装类型,若类型不同返回false, 若装箱后类型相同,则比较值,如果值相同,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如7,9。
** */
public class TestInteg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c = 12; Integer a = new Integer(12); Integer b = new Integer(12); System.out.println(a==b); System.out.println(a==c); System.out.println(a.equals(b)); } }
控制台输出:
false
true
true
对于String的比较,自己总结有如下规律: 1.一般来说,==比较的是引用,即地址,equal比较的是值 2.如果都是new,则比较的结果==一定是FALSE,equal则看值 3.如果先一个new,一个直接赋值一个字符串 如String a=new String(“AA”); String b=“AA”; 此时结果==和equal都是TRUE,因为第二个在创建时会去字符串常量池找,有直接拿来用,不会专门去new 一个。 4.先直接赋值一个再new一个,则==是FALSE
https://blog.csdn.net/huanongjingchao/article/details/38443987这里讲的特别好
另外,个String功能类似的还有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StringBuffer允许多线程操作,StringBuilder则没有,所以在效率方面String<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
方法的重写(override)两同两小一大原则:
方法名相同,参数类型相同
子类返回类型小于等于父类方法返回类型,
子类抛出异常小于等于父类方法抛出异常,
子类访问权限大于等于父类方法访问权限。
下面比较一下两者的语法区别:
1.抽象类可以有构造方法,接口中不能有构造方法。
2.抽象类中可以有普通成员变量,接口中没有普通成员变量
3.抽象类中可以包含非抽象的普通方法,接口中的所有方法必须都是抽象的,不能有非抽象的普通方法。
4. 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的访问类型可以是public,protected和(默认类型,虽然
eclipse下不报错,但应该也不行),但接口中的抽象方法只能是public类型的,并且默认即为public abstract类型。
5. 抽象类中可以包含静态方法,接口中不能包含静态方法
6. 抽象类和接口中都可以包含静态成员变量,抽象类中的静态成员变量的访问类型可以任意,但接口中定义的变量只能是public static final类型,并且默认即为public static final类型。
关于String的一道笔试题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1 = new String("hello"); String str2 = new String("hello"); String str3 = "hello"; String str4 = "hello"; String str5 = "he"+"llo"; String str6 = "he"; String str7 = "llo";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System.out.println(str1==str3); System.out.println(str3==str4); System.out.println(str3=="hello"); System.out.println(str4==(str6+str7)); } }
上面代码的输出结果是:
false
false
true
true
false
String str1 =
new
String(
"hello"
);
这种方式创建的字符串,和正常创建对象一样,保存在堆区。
String str3 =
"hello"
;
这种方式创建的字符串,保存在字符串常量区。
抽象类
特点:
1.抽象类中可以构造方法
2.抽象类中可以存在普通属性,方法,静态属性和方法。
3.抽象类中可以存在抽象方法。
4.如果一个类中有一个抽象方法,那么当前类一定是抽象类;抽象类中不一定有抽象方法。
5.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需要有子类实现,如果子类不实现,则子类也需要定义为抽象的。
接口
1.在接口中只有方法的声明,没有方法体。
2.在接口中只有常量,因为定义的变量,在编译的时候都会默认加上
public static final
3.在接口中的方法,永远都被public来修饰。
4.接口中没有构造方法,也不能实例化接口的对象。
5.接口可以实现多继承
6.接口中定义的方法都需要有实现类来实现,如果实现类不能实现接口中的所有方法
7.则实现类定义为抽象类。
二维数组的声明:
int [][] a = new int[2][2];
int [][] a = new int[2][];
int [] table [] = new int[2][2];
int [] table [] = new int[2][];
第一个就是为什么左边不用标大小,而右边需要标大小?
首先数组一个对象,它不属于任何类,由jvm在运行期间在堆中创建并继承object,同时添加length属性。由于数组对象所占的内存在堆上,所以在声明时应明确告诉jvm自己所占的大小,方便分配,又因为数组对象的引用在栈中,所以声明时左边就无需标大小,之所以写成2个括号,就是为了表明这个引用指向堆中的二维数组。
第二个就是为什么右边数组可以只声明几行,无需声明没行的大小?
大概jvm在运行期间会根据行数分配对应的可扩展空间,方便每一行进行扩充。其实又可以按c语言那样理解,行其实又是一种引用,行首地址又代表一个一维数组。
Java中的count=count++与C++中的count=count++是不一样的
C++中的count=count++直接等效于count++;而在Java中是这样处理的:首先将count的值(不是引用)存储在一个临时变量区,然后对count进行加
1
的操作,最后返回临时变量区的值。
举个栗子:
int count = 0;
count = count ++;
执行后 count为 0
c是面向过程,java和c++都是面向对象,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是:封装、继承、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