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f4j打印异常堆栈信息并推送到ELK
1.问题描述
在日常开发中,对于异常信息,通过会进行log打印,有时会接入到ELK,但需要注意细节问题。
用的最多的可能就是在类上加入@Slf4j注解,在可能异常的地方使用log.error("异常信息为:"+e)或log.error("异常信息为:{}", e.getMessage())打印错误信息,但在实际场景中想要去分析异常的原因,查看完整异常堆栈信息,定位其异常具体发生在哪一行代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2.场景还原
这里使用了最常用的日志占位符方式进行说明,对于字符拼接方式也是一样的道理。
测试代码:进行了两种日志的打印,分别是异常信息和异常类
@RequestMapping(value = "/test") public Integer test() { try { int i = 10 / 0; return i; } catch (Exception e) { String q = "测试接口"; log.error("{}发生异常1:{}", q, e.getMessage()); log.error("{}发生异常2:{}", q, e); } return null; }
控制台打印结果:
kibana查询结果:
从kibana的结果可以看出,第二种日志打印方式打印了异常类及异常原因,在kibana中明显优于第一种方式,可一幕了然看到异常信息。但展开查看两个日志的详细信息,两种日志打印都看不到具体的错误所在的行
3.解决方案
其实若只在控制台打印异常的完整信息,则采用第二种方式即可,去掉多余的占位符:
log.error("{}发生异常3:", q, e);
打印结果如下:
若需要推送到ELK,则在打印错误信息时,把堆栈信息也打印出来。这里在第二种方式的基础上打印,再最后再加上异常类指定堆栈即可,将日志打印修改如下:
log.error("{}发生异常3:{}", q, e, e);
打印结果如下,可以看出已达到想要的结果。在异常堆栈中,可以看到异常发生的类以及所在行(line)
上述无论是Slf4j还是log4j2都是一样的用法。
就是这么简单,你学废了吗?感觉有用的话,给笔者点个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