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软件工程作业04
一、结对成员
张泽先 20177668
郑亚攀 20177656
二、问题背景
老师的困扰: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老师,总会经历结识新生、相处多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又一批新生加入等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过程。这既是老师这个职业的悲哀,也许也是老师这个职业有活力的地方。作为老师,夜深人静时,偶尔会想,几年前毕业的某某学生,现在怎么样了啊;某某学生,在哪里工作啊,发展如何啊。但是又不好主动去问。不知道是不便打扰,还是老师太矜持,还是想想就够了而答案不重要。也许默默地关注着学生的动态就够了;不一定非得等到教师节,才收到学生在问候中也许包含的关于现状的描述。
萌新学生的困扰:作为萌新学生,我不知道要选择哪个老师作为我的毕设导师。除了了解导师的个人主页介绍、和老师邮件沟通以外,其实最有效、客观、避免踩坑的方法是和老师现在带的或之前带的已经毕业的学姐学长交流一下,听听他们对于老师的评价、看法和对我的建议。这也许对我选择老师会更有帮助呢。看看已毕业的学姐学长们的去向和现状,我也能知道我加入实验室后,我今后可能的发展前途和趋势是什么样的。
在读学生的困扰:学姐学长们都是谁啊,该怎么联系啊。我要找工作了,应该如何准备公司面试或进一步深造啊,有没有同门学姐学长可以给我内推的机会啊。我应该如何和他们联系呢。
已毕业学生的困扰:偶尔想念老师啦。主动敲老师的现状,会很尴尬吧;老师也没有特别有空吧。现在实验室的学弟妹们都有谁啊,他们都在研究什么课题,做什么项目啊。我能不能提供工作招聘的内推机会给他们啊,这样我也能顺便得到内推奖金😁,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可是学弟妹是谁呢,有谁需要呢,如何联系呢。
需要这样一个网站系统、或APP、或轻度社交软件、或依附于微信的轻度社交小程序,能把同门的家族关系建立起来。具有动态分享和社交的功能;具有一定隐私性,外人只能查看基本信息,无法窥探细节;但假如是家族树的人,可以知道同门家族的前驱后继,自己的前人和后来者,自己的导师,乃至导师的导师的导师的导师,上翻18代,也许是牛顿。微软在很多年前,就有 发布 ”学术家族树“ 的应用,但是没有社交的功能,也仅止于学术的信息。我希望的是,每个节点,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和用户;分享和互动,也是其中有的功能。不准确地说,也许是高校实验室版的“领英”。究竟应该做成什么样呢?
三、需求分析-NABCD模型
need(需求)
老师的需求:
*了解已毕业学生最近的动态及现在大致状况
*了解已毕业学生现在在哪工作
*了解已毕业学生的发展状况,如跳槽过哪些公司
学生的需求:
*与已经毕业的学姐学长交流
*查看毕业的学姐学长们的去向和现状
*了解老师最近的动态及现在大致状况
*了解学校实验室研究的课题、项目等
*能与学弟学妹们联系,提供内推机会
Approach(做法)
①产品形式:当下手机比起电脑更为广泛使用,继承微信qq的模块,app形式更容易上手,具备基本聊天和动态分享功能。
②实名注册:通过教务处的实名认证,将身份划分为萌新、在读学生、已毕业学生和老师四种身份。
③登录区别:关于萌新增加了一个输入专业跳出导师推荐的模块;在读学生、已毕业学生实名认证可以更方便的和同学老师关联起来。
④隐私区分:个人信息设置为对外公开部分和树内成员可见两部分,确保了信息的隐私性。
⑤消息通知:学生通过信息验证申请加入同门家族树,老师接受学生加入树的申请验证。
B(Benefit,好处)
学生:可以帮同学把自己专业的人联系起来,更加方便的交流与探讨一些问题。可以让老师更加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一些状况,同时有问题也可以方便的请教学长学姐
导师:方便管理学生,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动态。
实名可以确保资料的真实性
竞争(Competitors)
优势:
界面简洁,易操作
老师与同学能够很快了解对方动态并即时交流。
劣势:
功能过于单一
同功能软件繁多,推广难度大。
推广(Delivery)
线上贴吧(可以联系吧务帮忙宣传)、知乎、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
线下学校内宣传。
四、原型设计
五.结对过程
一、任务分配
张泽先:负责操作墨刀,设计软件的基本模型。
郑亚攀:提出改进建议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后编写博客。
二、遇到的困难
开始就不知道弄,一步一步解决
三、心得
张泽先:对于墨刀工具的使用还不是很透彻,一开始不懂真的挺难弄
郑亚攀:感觉不是很好,希望下次可以做的好点。
四、PDF
五、结对图片
六、自评
项目 | 满分 | 自评 |
---|---|---|
NABCD | 35 | 35 |
功能设计 | 30 | 27 |
界面设计 | 20 | 19 |
结对过程描述 | 9 | 5 |
成员信息 | 2 | 2 |
结对照片 | 2 | 2 |
PDF附件 | 2 | 0 |
总分 | 100 |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