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那些事儿》,《学习的艺术》读后泛谈
我极少审视自身对于学习的源动力,方法以及习惯的确立和形成过程,习惯随遇而安式的学习。用《编程那些事儿》的作者所说,某部分思维处于未开化的阶段,或者如另一位作者所说是对于环境或熟知的事物,思维进入到舒适区,且不自察觉。说到舒适区,可参阅此篇blog:《成年人的思想还能进步么》。
唯手熟:
学习的终极目的是实践,卖油老头的娴熟技艺来自于“此无它,唯手熟耳”的手段。
学习编程的目的是开发出程序、软件、系统,要写出好的程序,需要写大量的代码并反复调试。
学习瑜伽的目的是达到身体的平衡,柔韧,与自然的合一感,必须亲身去练习。
学习情绪管理的目的是认识情绪并管理情绪,也不是纸上谈兵就可水到渠成,需要在各种冲突中练习。
学习思考的目的是学会用思考这个工具分析主动或被动关注事物,不盲从,开明吸收,用大量的场景、素材练习。
如何练习?每种对象都不相同的方法,近阶段感到“分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归纳是和分类紧密相关,“推理”能力是高阶的能力。能把分类和归纳做好就已经不错了。练习如果说没有决窍,是指没有捷径,必须通过反复实践加深神经系统对事物的印象;练习如果说有决窍,那就是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归纳,分类整理和不断优化。而分类、归纳能力又是在练习场景中提升的,这是悖论?
对于社会方面的学习,我没有太多经验,而且疏于此类学习。袁岳的创业逻辑“你面对真的消费者、真的用户、真的伙伴、真的社会资源的拥有者、真的税收官、真的地痞流氓,这些都是真的社会知识的携带者”。可以看出,真的社会知识的携带者也是在社会大学中摸爬滚打,实践最为丰富,达到唯手熟的一类人。
思维维度: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细胞就能构成一个生命体,漫长的进化史发展到现在形成的各种生物由大量细胞组成,很明显,这些细胞从来不会有作为某种生物一分子的大局感观。这是无法逾越的维度,在我们习惯的维度,常常由于习惯或者由于“舒适”、“屁股决定脑袋”的利益或者是专业角度等因素会陷于片面的维度,尽可能的尝试多维度思考,不同维度参考的信息可提升归纳,创新等能力,当然不必像写小说的人穿越于虚拟和现实的维度,在虚拟维度内投入大量情感,遭受精神分裂的后果。
情商:
情商是智商的基础,情商需要经常自省,智商需要经常练习。自省和练习的反作用力会促进情商和智商向高阶发展。
米卢对中国足球球员说过“态度决定一切”,本是一语中的,可惜国足的球员由于多种不能说的秘密仍惯性发展。所以国足队员的兄弟们越来越有喜感。
“先天”因素,只能包括先天的智力低下或超常,先天的身体疾病等,其它都是后天因素,只不过某些后天因素是在幼年形成而且养成根深蒂固的习惯和思维。
虚荣心:无可厚非,李银河曾坦言,早期读博士留美等动力大部分来自于虚荣心,后期才逐渐有深层次对社会科学的研究的动力。其实要看虚荣心作用的事物。
开明:当推崇某种认为正确的理论或见解时,便恨不得周围所有人都认同,当不认同某种观点时,也要求周围人和自己观点保持一致,很显然不是一个开明的态度。也许虚怀若谷,求同存异对我们来说过于苛刻,但保持倾听,从多位置(即多维度)思考,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还有很多,不再罗列。
这两本书单从自省的角度来看会有一定收获。话说回来,如果从指导手册的角度去看,再坚持去学编程或外语,也未必能达到电线杆上“包治百病”的神奇效果。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