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业紧缺人才培养策略

  近年来,在IT行业高速发展的刺激下,众多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对部分高端人才的争夺甚至达到了白热化。然而,现阶段很多IT企业依然存在招人难、留人难、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究其根本,一方面虽然每年高校IT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有数十万,但真正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毕业生并不多,导致企业只能以高成本争夺现有从业人员,造成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在人才培养、人才保留等方面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同时也缺乏与高校或第三方机构的深度合作,难以形成可持续的人才供应。

  如何实现人才的持续供应?如何做好人才保留工作?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IT企业思考。在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国际峰会上,中软国际总裁助理、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COO蒋唯游发表了题为“IT服务外包紧缺人才培养研究”的主题演讲。蒋唯游以IT产业发展为基点,结合中软国际十几年的发展历程,系统阐述了作为IT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人才挑战。

  人才需求定位

  人才需求定位是IT企业做好人才培养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在此阶段,IT企业首先需要对自身的人才需求结构做出准确的定位。是需要高级人才还是需要初级人才?各个层次的人才比例是多少?数量分别是多少?相应的胜任素质包括哪些?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才需求结构是否会随着业务的发展有重大的改变?这些问题都需要准确掌握;其次,IT企业需要对自身以及所处市场环境的人力资源供给能力做全面的了解,以判断采用何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确保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就中软国际而言,近几年每年的人才需求量都在数千人。其中人才层次方面,所需要的大部分人才都是初级人才;人才类别方面,中软国际将其归纳为三大类、八种职位。其中三大类是指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IT运营工程师,八种职位包括:Java软件工程师、C/C++软件开发工程师、.NET软件开发工程师、移动互联网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手机测试工程师、系统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人才素质方面,中软国际针对初级软件人才开发了“3+1”岗位能力模型,即核心技术、综合素质、外语三种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不过,现阶段由于很多IT毕业生没有具备胜任初级IT人才相应的能力素质,如果单纯依托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人才需求将很难得到有效满足。

  人才培养模式

  做好了人才需求定位,企业就需要选择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主流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内部培养、校企联合培养、培训机构定制培养等。企业选择哪种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根据企业人才战略、对人才的定位、人力成本、培养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近几年,每年数千人的人才需求使中软国际面临巨大的人才挑战。为有效应对挑战,中软国际采用“内外兼修,规模化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内部,着力打造高端人才培养机制,使得人才在企业内部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满足企业核心业务人才需求;在外部,以“3+1”岗位能力模型为标准,依托旗下大型IT人才培训机构——中软卓越(www.zretc.com),运用校企合作、定制培养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大量能够快速胜任工作的初级人才。同时,“内外兼修,规模化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人才保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晋升机制,实现了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posted on 2013-06-05 08:58  zretc  阅读(56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