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检查

1、骨髓取材
(1)骨髓穿刺部位:一般取胸骨、棘突、髂骨前嵴或后嵴等部位。两岁以内小儿主张用胫骨穿刺。穿刺部位不同,取材可能有明显差异。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进行不同部位的骨穿可有不同的增生程度,以胸骨最好,棘突次之,髂骨最差。故必要时应多部位取材,以便全面了解骨髓情况。
(2)吸取骨髓液:一般不超过0.2ml,否则易稀释。
(3)骨髓取材满意的几项指标:抽吸骨髓时,患者有特殊酸痛感,骨髓液中应含有骨髓小粒。显微镜下观察涂片,可发现骨髓特有细胞,如巨核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幼稚红细胞、幼稚粒细胞。
2、涂片检查
涂片制备:要求涂片均匀,有头、体、尾三部分,血膜面积约1.5cm×3cm,厚度以透过血膜可看清字迹为限。选择骨髓小粒部分制作涂片,骨髓液量不宜过多。此外,因为骨髓液中纤维蛋白含量高,凝固较快,所以涂片过程要快。
3、骨髓增生程度判断
国内一般分为5级,判断标准如下:增生极度活跃: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约为l:1,见于白血病、红白血病。增生明显活跃: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约为 l0:1,见于白血病、增生性贫血。增生活跃: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约为20:l,见于正常骨髓和某些贫血。增生减低: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约为 50:1,见于造血功能低下时。增生严重减低: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约为300:1,见于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4、粒、红比值
将粒细胞系统从原始到成熟阶段的总和与红细胞系统从原始到晚幼红细胞总和相比,称为粒、红比值。参考值:成人为2~4:l。粒红比值增高见于化脓性感染、类白血病反应、粒细胞性白血病、红细胞生成受抑制等。降低见于粒细胞生成受抑制,如粒细胞缺乏症或红细胞系统增生,如急性溶血或失血、缺铁性贫血等。
5、巨核细胞计数
巨核细胞参考值:7-35个。分类:原巨核细胞0;幼巨核细胞0-5%;颗粒型巨核细胞10%-27%;产板型巨核细胞44%-60%;裸核型巨核细胞 8%-30%。幼稚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加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急性型。颗粒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加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慢性型。

(四)血细胞的分化
1、红细胞系统: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2、粒细胞系统: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粒细胞、分叶粒细胞。


粒细胞系统病变:

原始粒及早幼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始粒细胞>0.30,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原始及早幼粒细胞>0.20,这二种情况有时难于鉴别,但一般讲,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时,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增多。类白血病反应时,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增多,一般<0.20。

中性中幼粒细胞增多为主:常见于M2b即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且伴有明显核浆发育不平衡现象,中性中幼粒细胞一般>0.3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也较明显增高。

中性晚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常见于各种急性感染(包括细菌、螺旋体、病毒和原虫等),代谢障碍(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痛风等),某些药物和毒素的影响(如汞、毛地黄中毒、注射异种蛋白等),严重烧伤、急性失血、大手术后,迅速生长的消化道肿瘤,此时中性中幼粒细胞也呈不同程度升高。

?酸性粒细胞增多:

多见于过敏性疾患,寄生虫感染,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等。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及嗜碱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深部X线照射反应后,肥大细胞增多症等。

粒细胞减少:见于各种化学、物理因素及严重感染所致的粒细胞缺乏症、此时可见有粒细胞成熟停滞及粒细胞形成的异常,可见中毒性颗粒及空泡等。

红细胞系统的病变:

幼稚红细胞增多:各种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红细胞贫血等,以中幼红及晚红细胞增多为主。

原始红细胞及早幼红细胞增多,见于红血病及红白血病(M6),并伴有红细胞形态异常,如多核幼红细胞,巨幼红细胞样改变等。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见巨幼红细胞增多,并伴有粒细胞系统的巨幼变,可见巨中幼粒及巨晚幼粒细胞,巨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分节过多。

幼稚红细胞减少:

见于纯红细胞性贫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部分重症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粒、红细胞系统均增高。

见于红白血病(M6),原始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原始红细胞及早幼红细胞均增高,粒细胞系统可有核浆发育不平衡现象,胞浆内有时可见Auer小体;红细胞系统幼红细胞有巨幼样改变及多核或分叶核幼红细胞。

粒、红细胞系统均减少:

见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部分重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并伴有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淋巴细胞系统增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明显增多。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成熟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可见少数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轻度增高,可见到较多的异常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系统增多:见于急性及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原始及幼稚单核细胞增多,出现病理性单垓细胞,原始单核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

巨核细胞系统病变:

巨核细胞增多:见于巨核细胞白血病,原始巨核细胞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以幼稚及成熟巨核细胞增多为主。

巨核细胞减少:见于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急性白血病,部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等。

其他细胞的病变: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放射病,网状细胞,浆细胞及组织?碱细胞增多。多发性骨髓瘤,幼稚浆细胞增多。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网状细胞增多,其中可见较多异常网状细胞。有时感染也有网状细胞轻度增多。

骨髓可以查找的特殊异常细胞或寄生虫:骨髓涂片可查到的特殊异常细胞有何杰金氏病特有细胞,里德?司坦伯氏(Reed-Sternb-erg)细胞。高雪氏病特有细胞,高雪氏(Gaueher)细胞。尼曼?匹克氏病特有细胞,尼曼一匹克氏(Niemann-Pick氏)细胞。此外尚可查到转移癌细胞。常见寄生虫如疟原虫,黑热病原虫利杜小体等。

骨髓形态学诊断一定要结合临床查体,如肝、脾、淋巴结是否肿大,并要结合外周血象,具有肯定诊断价值的疾病如下: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各种类型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Niemann-Pick氏病、何杰金氏病、Gaucher氏病、疟疾、黑热病、癌转移等。

posted on 2008-06-18 22:48  52Qin  阅读(120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