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灵活地用“中庸”的思想,善思多变,是成功的保证

01、开篇序

     孔子说过:“执其两端,用其中。”在实际生活中要能变通地把矛盾转化,“比中而亓”,采用“中庸”的态度与人相处,因势利导,换一种方式去解决矛盾,绝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学会灵活地用“中庸”的思想,从而达到的境界。
    一切事物都是对立而互补的,阴阳相生相克,变化相辅相成,事件相激相随。固阴阳之道有三:
    一是阴。如黑暗、弯曲、阻碍、阴柔、巧妙等事物阴性的一面。
    二是阳。如光明、直接、通坦、阳刚、笨拙等事物阳性的一面。
    三是阴阳道。阴阳道是阴与阳的中间物、混合物、包含物、排斥物。阴阳道有亦阴亦阳、非阴非阳、半阴半阳、假阴假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等情况。
 
    世界上的事很少是非此即彼,通常以第三态运行,即非常态。阴阳实际上也是三种状态:阴态、阳态、中间态。由此,各种关系变化相随,一起带动事物发展。简明地讲,事物发展的根本在内部,即阴阳两极的运动,形成新事物的关键在外部,即中间态的运动。这内外运动相加,匀速而变力,于是构成了运动的世界和世界的运动。
 

02、乾隆随机应变,自纠过错

      在清朝的对外贸易中,乾隆皇帝接江西道御史李兆鹏奏折,建议严禁生丝出口外洋,以此来平抑生丝价格。乾隆皇帝将一这问题交给大学士会同部议,结果同意禁止生丝出口,于是乾隆皇帝允准。这时,两广总督李侍光上报,称本年外商已经采购的生丝,有的已搬运上海船,是否可以出口。乾隆帝闻奏,破例允准。
 
     然而,禁止生丝出口并没有使生丝的价格降下来,相反使清朝每年损失了100万两的白银收入。因为清朝每年对外出口生丝,收入都在百万两白银以上。于是,乾隆帝在五年之后,又重开禁令,允许生丝出口。乾隆帝在谕旨中称:“禁生丝出口行之日久,而内地丝价仍未见减,而且更贵者有之…徒立出洋之禁,则江浙所产粗丝转不得利,是无益于外洋,而更有损于民计,又何如照旧弛禁,以天下之物,供天下之用,尤为通商便民乎!”
     从这道自纠过错的谕旨中,我们不难看出乾隆皇帝随机应变的实用主义思想。这也正是他得以统治清朝六十余年而不乱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03、结语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无时无刻都在更新。人们没有理由安于现状、千篇一律,重要的是我们要正确面对变化、预见变化、接受变化、适应变化、享受变化!一匹草原牧马在沙漠中迷失方向,如果用常道找水找路必将很快死去,这时它必须动用非常道,依靠骆驼找水找路,或者自己果断退回去这样才有生路。
 
      人在常态中可以用常法去解决问题,在非常态中则应该动用非常方法。非常方法即非常道,它不是常规思维,而是突破平常思维的一种异化思维、复杂思维和奇特思维。就像水,水形的特点在于变化,流到哪儿就形成相应的变势,故能顺流而下,小河涓涓细流。人生亦然,常有变化之理。例如,遇到一堵墙你不能硬着头皮撞上去;碰到绝境,你不能不顾死活硬是要纵身跳下去你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避开这堵墙和绕开绝境。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善思多变,可搬梯子翻过去或钻个洞穿过去;可架座小桥走过去或找个助跳器跨过去。总而言之一句话:善思多变是成功的保证。
 
     古人云:“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又说:“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无中生有,出其不意,让人猝不及防,这是任何一个指挥者都追求的境界,然而行动源于策划,只有动足脑筋,用最智慧的策略,才能够变不能为可能,化逆境为坦途。
 
posted @ 2024-06-20 15:20  zping  阅读(4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