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跨域 & 跨域的3种解决方案

什么是跨域

所谓同源(即指在同一个域)就是两个页面具有相同的协议(protocol),主机(host)端口号(port)

同源策略是浏览器的一个安全功能,不同源的客户端脚本在没有明确授权的情况下,不能读写对方资源。 同源策略是浏览器安全的基石

同源策略会阻止一个域的 javascript 脚本和另外一个域的内容进行交互。例如办公内外网环境,当我们访问外网一个恶意网站的时候,恶意网站就会利用我们的主机向内网的 url 发送 ajax 请求,破坏或盗取数据

 当一个请求url的协议、域名、端口三者之间任意一个与当前页面url不同即为跨域

当前页面url 被请求页面url 是否跨域 原因
http://www.test.com/ http://www.test.com/index.html 同源(协议、域名、端口号相同)
http://www.test.com/ https://www.test.com/index.html 跨域 协议不同(http/https)
http://www.test.com/ http://www.baidu.com/ 跨域 主域名不同(test/baidu)
http://www.test.com/ http://blog.test.com/ 跨域 子域名不同(www/blog)
http://www.test.com:8080/ http://www.test.com:7001/ 跨域 端口号不同(8080/7001)

浏览器的非同源限制以及3种解决思路#

非同源限制

  1. 无法读取非同源网页的 Cookie、LocalStorage 和 IndexedDB
  2. 无法接触非同源网页的 DOM
  3. 无法向非同源地址发送 AJAX 请求,即 XHR 请求

跨域的解决思路 1 —— 避免非同源限制

  1. 让浏览器不做限制,指定参数,让浏览器不做校验,但该方法不太合理,因为它需要每个人都去做改动
  2. 不要发出 XHR 请求,这样就算是跨域,浏览器也不会有非同源限制,解决方案是 JSONP,通过动态创建一个 script,通过 script 发出请求

跨域的解决思路 2 —— 跨源资源共享方案

  1. 根据 W3C 的跨源资源共享方案,在被调用方修改代码,加上字段,告诉浏览器该网站支持跨域

跨域的解决思路 3 —— 隐藏跨域

  1. 使用 Nginx 反向代理,在 a 域名里面的的请求地址使用反向代理指向 b 域名,让浏览器以为一直在访问 a 网站,不触发跨域限制

JSONP#

  • 普通请求值 XHR,希望得到服务端返回的 content-type 一般是 json
  • JSONP 发出的是 script 请求,希望得到的返回是 js 脚本
    Content-Type 是指 http/https 发送信息至服务端时的内容编码类型,在 HTTP 协议消息头中,使用 Content-Type 来表示请求和响应中的媒体类型信息。它用来告诉服务端如何处理请求的数据,以及告诉客户端(一般是浏览器)如何解析响应的数据,比如显示图片,解析并展示 html 等等。
    
        并不是请求或响应独有的参数

    什么是跨域 & 跨域的3种解决方案

    所谓同源(即指在同一个域)就是两个页面具有相同的协议(protocol),主机(host)端口号(port)

    同源策略是浏览器的一个安全功能,不同源的客户端脚本在没有明确授权的情况下,不能读写对方资源。 同源策略是浏览器安全的基石

    同源策略会阻止一个域的 javascript 脚本和另外一个域的内容进行交互。例如办公内外网环境,当我们访问外网一个恶意网站的时候,恶意网站就会利用我们的主机向内网的 url 发送 ajax 请求,破坏或盗取数据

    浏览器的非同源限制以及3种解决思路#

    非同源限制

    1. 无法读取非同源网页的 Cookie、LocalStorage 和 IndexedDB
    2. 无法接触非同源网页的 DOM
    3. 无法向非同源地址发送 AJAX 请求,即 XHR 请求

    跨域的解决思路 1 —— 避免非同源限制

    1. 让浏览器不做限制,指定参数,让浏览器不做校验,但该方法不太合理,因为它需要每个人都去做改动
    2. 不要发出 XHR 请求,这样就算是跨域,浏览器也不会有非同源限制,解决方案是 JSONP,通过动态创建一个 script,通过 script 发出请求

    跨域的解决思路 2 —— 跨源资源共享方案

    1. 根据 W3C 的跨源资源共享方案,在被调用方修改代码,加上字段,告诉浏览器该网站支持跨域

    跨域的解决思路 3 —— 隐藏跨域

    1. 使用 Nginx 反向代理,在 a 域名里面的的请求地址使用反向代理指向 b 域名,让浏览器以为一直在访问 a 网站,不触发跨域限制

    JSONP#

    • 普通请求值 XHR,希望得到服务端返回的 content-type 一般是 json
    • JSONP 发出的是 script 请求,希望得到的返回是 js 脚本

    Content-Type 是指 http/https 发送信息至服务端时的内容编码类型,在 HTTP 协议消息头中,使用 Content-Type 来表示请求和响应中的媒体类型信息。它用来告诉服务端如何处理请求的数据,以及告诉客户端(一般是浏览器)如何解析响应的数据,比如显示图片,解析并展示 html 等等。

    并不是请求或响应独有的参数

    JSONP 原理#

    以 JQuery 为例,发送 ajax 请求的时候,设置dataType:"jsonp",将使用 JSONP 方式调用函数,函数的 url 变为myurl?callback=e5bbttt的形式,e5bbttt 就是一个临时方法名,后端会根据callback的值返回一个 js 脚本,如

    <script>
     e5bbttt({"a":"aaa","b":"bbb"});
    </script>

    Query 会提前根据 ajax 中 success 的内容生成一个临时函数,名字就是 xxx

    $.ajax({
    // 其他省略
      dataType:"jsonp",
      success:function(data){
      console.log(data.a);
      console.log(data.b);
    }, jsonp:
    "e5bbttt" }) //JQuery 生成的临时函数 function e5bbttt(data){ ajaxObject.success(data); }

    服务端返回给客户端的e5bbttt({"a":"aaa","b":"bbb"});,相当于立即调用了 JQuery 生成的e5bbttt函数,用完这个函数就销毁了

    JSONP 也算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协议”,callback 是约定俗成的作为定义临时函数名的参数。如果想自定义这个参数名,需要在 ajax 中用 jsonp 属性定义。

     JSONP 的弊端#

    1. 需要服务器改动代码
    2. 只支持 GET 请求
    3. 发送的不是 xhr 请求
    4. 不安全

    后端解决跨域

    在服务器端解决跨域有2种解决思路

    • 在被调用后端应用解决:在响应头增加指定字段,告诉浏览器允许调用。这种解决方案的请求是直接从浏览器发送给后端服务器,在浏览器上会看到 b.com 的 url
    • 在前端服务器解决:这是隐藏跨域的解决方案。这种跨域请求不是直接从浏览器发送的,而是从中间的 http 服务器(前端应用所在服务器)转发过去的,在浏览器中看到的还是 a.com 的 url,所以不会认为是跨域。但是该到 b.com 的请求还是会到 b.com

    跨域原理及后端解决思路#

    依据浏览器同源策略,非同源脚本不可操作其他源下面的对象。想要操作其他源下的对象就需要跨域。综上所述,在同源策略的限制下,非同源的网站之间不能发送 ajax 请求。如有需要,可通过降域或其他技术实现。

    为了解决浏览器跨域问题,W3C 提出了跨源资源共享方案,即 CORS(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

    CORS 可以在不破坏即有规则的情况下,通过后端服务器实现 CORS 接口,就可以实现跨域通信。

    CORS 将请求分为两类:简单请求和非简单请求,分别对跨域通信提供了支持。

    简单请求#

    1. 在 CORS 出现前,发送 HTTP 请求时在头信息中不能包含任何自定义字段,且 HTTP 头信息不超过以下几个字段:
      1. Accept
      2. Accept-Language
      3. Content-Language
      4. Last-Event-ID
      5. Content-Type 仅为这3种
        •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multipart/form-data
        • text/plain
    2. 一个简单请求:请求方法是 GET HEAD POST 且满足条件1
      GET /test HTTP/1.1
      Accept: */*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sdch, br
      Origin: http://www.test.com
      Host: www.test.com

      对于简单请求,CORS 的策略是请求时在请求头中增加一个 Origin 字段,表示请求发出的域。服务器收到请求后,根据该字段判断是否允许该请求访问。

      • 如果允许,则在 HTTP 头信息中添加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字段,并返回正确的结果
      • 如果不允许,则不添加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字段

      除了上面提到的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还有几个字段用于描述 CORS 返回结果

      •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可选,用户是否可以发送、处理cookie
      • 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可选,可以让用户拿到的字段。有几个字段无论是否允许跨域都可以拿到的:Cache-Control、Content-Language、Content-Type、Expires、Last-Modified、Pragma

    非简单请求#

  • 一般是发送 JSON 格式的 ajax 请求,或带有自定义头的请求

    对于非简单请求的跨源请求,浏览器会在真实请求发出前,增加一次 OPTION 请求,称为预检请求(preflightrequest)。预检请求将真实请求的信息,包括请求方法、自定义头字段、源信息添加到 HTTP 头信息字段中,询问服务器是否允许这样的操作

    例如一个 GET 请求的预检请求,包含一个自定义参数 X-Custom-Header

    OPTIONS /test HTTP/1.1
    Origin: http://www.test.com
    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 GET // 请求使用的 HTTP 方法
    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 X-Custom-Header // 请求中包含的自定义头字段
    Host: www.test.com

    服务器收到请求时,需要分别对 Origin、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 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会在返回 HTTP 头信息中添加:

    HTTP/1.1 200 OK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www.test.com // 允许的域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PUT, DELETE // 允许的方法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X-Custom-Header // 允许的自定义字段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 是否允许用户发送、处理 cookie
    Access-Control-Max-Age: 172800 // 预检请求的有效期,单位为秒。有效期内,不需要发送预检请求,ps 48小时

    当预检请求通过后,浏览器才会发送真实请求到服务器。这样就实现了跨域资源的请求访问。

    所以后端处理其实处理的就是这次预检请求

  • 注意:

    在 Chrome 和 Firefox 中,如果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中并未允许 GET/POST/HEAD 请求,但允许跨域了,浏览器还是会允许 GET/POST/HEAD 这些简单请求访问,这时就必须在后台用其他办法禁掉这些 Method

    后端应用处理 - Filter&HttpServletResponse 方法#

    这种方法不会用到 Spring,对 Servlet 也可以使用

    在 web.xml 中配置

    <!-- 跨域 -->
    <filter>
      <filter-name>webFliter</filter-name>
      <filter-class>com.n031.filter.WebFliter</filter-class>
    </filter>
    <filter-mapping>
      <filter-name>webFliter</filter-name>
      <url-pattern>/*</url-pattern>
    </filter-mapping>

    编写 java 类

    import javax.servle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public class WebFliter implements Filt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init(FilterConfig filterConfig)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Filter(ServletRequest request, 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FilterChain chain) throws IOException, ServletException {
          HttpServletRequest req = (HttpServletRequest)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 =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 允许跨域的域名,设置*表示允许所有域名
          String origin = req.getHeader("Origin");
           if ("abcdefg".contains(origin)) {  // 满足指定的条件
             res.add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origin);
           }
            res.add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www.test.com");
          // 允许跨域的方法,可设置*表示所有
            res.addHeader("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PUT, DELETE");
          // 允许的自定义字段
       String headers = req.getHeader("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 // 获取 request 发来的自定义字段
        res.addHeader("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headers);
         // 或者
         // res.addHeader("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X-Custom-Header");
        // 预检请求的有效期,单位为秒。有效期内,不需要发送预检请求,ps 48小时
         res.addHeader("Access-Control-Max-Age", "172800");
        // 还可以有其他配置...
           chain.doFilter(request, response);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stroy() {
    
        }
    
    
    }

    后端应用处理 - Spring 方法#

    Spring 解决跨域的方法很多,感觉就和茴字有五种写法一样。这里列举的并不全。

    先看下原理。说实话虽然搞不懂为什么这么做,但看了下这个类的源码确实是这么写的。

    本质都是构造CorsConfiguration然后委托给DefaultCorsProcessor实现

    public class CorsConfiguration {
        private List<String> allowedOrigins;
        private List<String> allowedMethods;
        private List<String> allowedHeaders;
        private List<String> exposedHeaders;
        private Boolean allowCredentials;
        private Long maxAge;
    
    }

    DefaultCorsProcessorprocessRequest处理步骤如下(spring-web 5.1.8-RELEASE

    1. 判断是否是包含 Origin 字段,不包含就放行,否则继续判断
    2. 判断 Response 的 Header 是否已经包含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如果包含,证明已经被处理过了,放行,否则继续判断
    3. 判断是否同源,如果是则放行,否则继续判断
    4. 到此步基本已经得出这是个跨域请求的结论。然后看配置了 CORS 规则
      • 没有配置,且是预检请求,则拒绝该请求(说明该应用禁止跨域)
      • 没有配置,且不是预检请求,跳过跨域处理(有可能导致返回数据被浏览器拦截)
      • 配置了,则根据配置的规则(CorsConfiguration)决定是否放行

    在 Controller 上添加 @CrossOrigin 注解#

    这种方式适合只有一两个 rest 接口需要跨域或者没有网关的情况下,这种处理方式就非常简单,适合在原来基代码基础上修改,影响比较小。

     

posted on 2021-02-03 14:17  小破孩楼主  阅读(627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