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程序员会被叫码农?程序员和农民又有什么关联?

原创: 思齐大神  来源:蚁开源社区

 

很多同学会问,IT行业在中国并不是特别差的行业,而程序员的工资也并不低,但为什么中国的程序员总被称作码农或者说是苦逼的程序员?中国的程序员生活和欧美的有什么不一样?

先说两个小段子

  

街边,一对情侣在吵架。女孩对男孩说,“我们分手吧!”男孩沉默半天,开口问道,“我能再说最后一句话吗?”“说吧,婆婆妈妈的。”“我会编程……”“会编程有个屁用啊,现在到处都是会编程的人!”男孩涨红了脸,接着说道,“我会编程……我会变成…童话里,你爱的那个天使……”

 

【程序员被提bug之后的反应】1.怎么可能;2.在我这是好的,不信你来看看;3.真是奇怪,刚刚还好好的;4.肯定是数据问题;5.你清下缓存试试;6.重启下电脑试试;7.你装的什么版本的类库(jdk)8.这谁写的代码;9.尼玛怎么还在用360安全浏览器 ;10.用户不会像你这么操作的。

  

两个故事很好的从内外两面说明了当前中国码农的生活状态。

  

中国的IT行业有个特点,平均收入高,但分布极不平衡。很多是做了十年以上的程序员,是否是真“码农”,取决于你是否“浮出水面”。

  

程序员的门槛其实很高,从入门到合格,至少要经过6年以上(包括大学)的学习和沉淀。

但在中国,因为生活的压力,急功近利的人太多。IT是新兴行业,又是热门行业,产生了大量的就业人群,还有很多只经过了简单培训,这就造成低端技术人才的竞争劣势,薪水低、工作杂。另一方面,高端技术人才却极端匮乏,几乎每个IT公司都“求贤若渴”,高薪不断。然而、但是、but、however,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类高端技术岗位,一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还要随时准备应付突发状况。

  

比如互联网行业,海量数据、分布架构、巨大流量、随时都可能产生未知的运行故障。

  

程序员是个工作量繁重的职业,只不过我们出卖的是脑力,农民出卖的是体力。这就造成一个尴尬的局面,即使取得了比较满意的薪水,你也面临着脑力透支、压力透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工作状态不能像坐办公室喝茶水一样持久,所以形成了程序员大多在吃“青春饭”的局面(这也和中国IT项目流程不完善有关)。

低端的技术收入低,象农民一样劳累;高端的技术压力大,象农民一样害怕天灾;做久了发现自己不能一直持续这种状态,象农民一样没有保障。

做编码的一个问题是,很多时候它缺乏创造性。很多时候,一个产品的创造性完全在于它的规则,具体去实践这个规则的代码本身只是机械的按照产品的设计规划去实行。

对于这一种,在编码中不需要思考和创意、只是实现他人设计好的规则的工作,就如同建造大桥时,设计师设计好了整个结构,每处用什么材料怎么用水泥填充都由他人设计好了的水泥匠和搬砖工。

它又如同是农民伯伯只是按节气耕地、插秧、施肥,自身不总结气候规律,只根据前人留下的规则来实行,这也是缺乏创造性、比较机械化的。码农这个词,在自嘲之余也有有这样的意思:在工作中只是单纯去实现他人的想法,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和创造力。

  

一般我们自嘲为“码农”,只限于同行之间。对外人来说,我们真正的名字是:XX工程师。

  

蚂蚁社区小编觉得码农是个好谦称,跟“朕”,“寡人”,“在下”,“不才” 异曲同工,说明自己是个像农民一样辛勤写代码的,不放低自己的姿态,踏踏实实做好手上的工作,容易浮躁地掉在钱和权的洞里,手上的活做好了,自然能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

 

 

为了不被人替代,身边很多人一直尝试全栈。很多人不明白,其实全栈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多学了几门技术,而在于说,你拥有了将一个想法完整的转化为一个产品的能力。这种能力让你从一个不能脱离生产线的螺丝钉、不能离开公司独立生存的雇员,变成了一个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事业拥有选择权的一个人。

如果你也希望成为全栈工程师,花较少的成本学习,这里有一个学习群推荐给你,群内知识涉及到了:编程入门、游戏编程、网络编程、Windows编程、Linux编程、Qt界面开发、黑客等等......

除了学习资料分享,在你学习的过程中有问题也有多年经验软件工程师在线解答。你的改变从这里开始,点我进入学习交流群

 

posted @ 2021-01-06 20:37  三啊三水  阅读(119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