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十年诞生了大批企业,本篇带你探究移动互联网的本质,帮助你抓住下一个机遇!
2008年到2018年正是移动互联网的十年。2008年苹果公司在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发售iphone3G从此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大门。
随后的10年时间里,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互联网企业。也逐渐形成了世界互联网公司的格局。这十年公司成长的速度及宽度,超越了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但是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抓住下一个机遇?
思考一:“更有效的输入,更准确的输出。”
信息系统的本质就是输入和输出,而移动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把这个系统的效率变得极致。
互联网来临之前,人类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单一的,复杂的,不准确的。比如大部分的信息来源于朋友间的口口相传,或书籍,报纸等。输入和输出都极为复杂。很多时候信息的传递是无效的,无结果的。
互联网来临了之后,信息获取变得简单。通过Yahoo,新浪,搜狐,网易这样的门户网站,足不出户,你就能获取到全世界的信息。Google和百度带来的搜索技术,让人们只要输入想要了解的内容,就能精准给到你想要得到的信息。让信息的高速扩散和传递成为可能。
移动互联网的来临,进一步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新闻学里的5W要素,在PC时代,只能回答一个W,就是What。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5个W你都可以回答。“随时随地” 让信息的输入输出变得极为高效准确。一些公司看到了这个系统的本质,在产品上加以改造创新,进一步推动了这个系统的效率。
举个例子:
以前你想看个得到某些信息,你可能会去百度上搜关键词,然后会给你一些信息选择。你的输入就是在百度里打的文字,输出就是长长的搜索结果列表。
但是在今日头条,你不需要打任何文字,你的输入已经无形的嵌入在产品的体验过程中。比如你每次对文章的点击,你的分享,点赞,你在哪使用这个app,等等。这些都是你对这个系统的输入。而又因为输入信号的及时性和多样性,让推荐的精确性成为了可能。输出的结果也更让人们满意。又如抖音,为何能在众多娱乐消费产品中脱颖而出?你每观看以一个视频,如果你觉得有趣,把这个视频看完了,这就给抖音提供了一个输入:你喜欢这个视频。抖音的系统,就会推荐更多类似的内容给你。字节跳动这个公司把输入输出这个信息模型的效率做到极,成就了今天爆发式的增长。
再好比如探探/Tinder这家公司。以往的男女匹配,本来就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很重的输入,很不准确的输出。但是探探/Tinder通过产品简单一划(极为轻的输入模式),达成了相对准确的匹配(互相对颜值匹配的输出)。
按照这个模型,以后的信息传递会更加极致化。如何有效调整自己的产品,让用户输入成本变得更低,输出变得更加准确。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方向之一。
思考二:“大众信息平台化,平台信息大众化。”
其实每个互联网企业,都希望在虚拟的世界里创造出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阶层,有各方的利益,有约定俗成的规则。这个世界不容易形成,但是一旦形成,就会有强大的壁垒。
我们以社区为例。社区中产生大量的信息流通。把这个模型简化,社区中分为两类人群: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一个健康良性发展的社区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比例大概是1:100。也就是说,如果大概是一个100万日活的社区,可能是需要1万的原创者持续产生较优质的内容。如果这个比例失衡,生态就会被破坏。
比如说生产者比例过多,就说明这个社区没有营造好,流量不足,生产者会因为没有足够的激励而流失。如果消费者比例过多,又会逐渐因为内容过于头部,内容逐渐同质单一化。也会逐渐失去这个生态的迭代更新,从而流失用户。
要获取更多的消费者,需要更多优质的信息内容。需要更多优质的信息内容,需要更多的生产者,需要更多的生产者,需要更他们更多的激励(名与利)。这个循环的瓶颈在于生产者。移动互联网之前,内容的生产者很少。因为内容生产的门槛很高,比如要求你是明星,你是在某项能力上特别突出的人。所以一些大公司有能力用大钱来抢夺这些媒体资源,的确也有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多,需要更多的大V来弥补生态上的失衡。但是优质的资源是有限的,水涨船高,渐渐很多公司开始担负不起。所以以这种思路活下来的公司,大部分都是巨头公司,有能力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造成垄断。一些初创型的公司,用另一种思路:降低生产成本,大众生产的模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如快手,抖音,微博:通过降低生产优质内容的成本,培养了一大批草根内容创作者。以生产大众化的方式成就了平台生态的平衡。但由于内容生产的普及化,免不了平台内容低俗化,生活化。为了不断扩大自己的用户群,保持这个生态的长久平衡,这也是必然的趋势和选择。
对于构建一个虚拟的世界及保持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在之后的文章中,再深入探讨。
思考三:“一切始于工具,终于社交。”
从历史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说,每一次工具的迭代创新,都是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催化剂。智能手机的创造,作为移动互联网元年开始的标志。本质就是人类延展自己能力边界的强有力工具。现在市面上所有流行的App,本质都始于工具。支付宝,你的移动钱包。滴滴,你的私人司机。微信,便捷的通讯录工具。微博,你的新闻发布器, .....
但是工具毕竟是工具,一旦有人发现它的价值,就会很快被模仿超越。在互联网时代,吸引来新的用户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留住这些用户。工具是冷冰冰的工具,工具的更新迭代很容易让用户转移注意力。不容易转移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联系。所以任何现象级的产品,都不仅仅是工具,而是用户间有情感关系链的产品。微信通过亲密朋友间的关系链,微博通过明星粉丝间的互动。当然纯工具类的产品通过大规模的商业垄断也能达成目的,但是却异常艰辛。如滴滴快的之争,ofo膜拜之战,... 这些产品没有形成稳定的内在关系链就注定面临激烈的竞争。
所以任何做移动互联网的企业,都应该去思考如何构建用户间潜在的关系链,只有这样,才能四两拨千斤,用互联网最强大的连接武器,拒敌于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