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操作命令介绍
- Linux常用操作命令介绍
- 重要概念
- CPU:就像人的大脑,主要负责相关事情的判断以及实际处理的机制。查询指令:cat /proc/cpuinfo
- 内存:大脑中的记忆区块,将皮肤、眼睛等所收集到的信息记录起来的地方,以供cpu进行判断。查询指令: cat /proc/meminfo
- swap: 相当于Windows下面的虚拟内存。和Windows不同的是Windows的虚拟内存可以与内存同时使用,而swap是物理内存使用完之后才使用swap的空间
- cache:高速缓存,是位于CPU与主内存之间的一种容量较小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由于cpu的速度远高于主内存,cpu直接从内存中存取数据要等待一定时间周期,cache中保存着cpu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一部分数据,当cpu再次使用该部分数据时可从cache中直接调用,这样就减少了cpu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 buffer:缓冲区,一个用于存储速度不同步的设备或优先级不同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区域
命令 |
解释说明 |
pwd |
查看“当前工作目录”的完整路径 |
cd /xx |
进入待定目录 |
cd \ |
退回到根目录 |
cd .. |
退回上级目录 |
ll |
列出来的结果详细,有时间、是否可读等信息 |
ls |
只列出文件名或目录名 |
ls -al |
列出目录的所有文件,包括以.开头的隐含文件 |
clear |
清屏 |
|
|
vi 文件名 按i键 vi下增改 vi下删除 vi下查找
按esc键,再按:(英文状态下的冒号,不然无法退出) |
该文件存在,则显示该文件信息;该文件不存在,则新建该文件 页面下方出现INSERT字 新建、修改文字。 x 删除一个字;dd 删除整行 按esc键,按/键,输入要查找字符,然后光标就定位到查找的字符,按n键,即查找下一个
按x 或者wq,保存退出 按q!,不保存退出 |
cat |
查阅文件内容 |
cp 文件名 新文件名 |
复制文件 |
mv |
移动文件 |
reboot |
重启 |
more |
相当于分页显示 |
rm -rf |
删除 |
mkdir |
创建目录 |
rmdir |
删除目录 |
tail –f xxx |
查看日志 |
ps grep |
看进程 过滤信息 连用:ps –ef | grep mysql 过滤出mysql进程信息 |
shutdown |
关机 |
date |
查看日期时间 |
head |
显示文件前十行 |
which |
|
history |
查看历史命令 |
who am i |
显示登录命令 |
ifconfig |
查询ip |
hostname |
看主机名称 |
chmod 777 -R |
修改权限 |
find /路径 文件名 |
查找文件 |
kill -9 PID号 |
杀死进程 |
uname -a |
|
yum install mysql mysql-server |
yum安装 |
tar zxvf xxx.tar.gz |
tar.gz解压 |
rpm –ivh xxx.rpm |
rpm包安装 (一个包依赖另一个包,还要安另一个包) |
Netstat –anp | grep mysqld |
查看mysql端口号 |
3、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