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液代谢与五脏调节

水液代谢与五脏调节
水液代谢, 是指水液的生成、 输布以及水液被人体利用后的剩余水分和代谢废物的排泄
的过程,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水液来源于饮食,是通过胃、脾以及大小肠等消化
吸收而生成。 水液的代谢过程, 则是以脾、 肺、肾三脏为中心完成的。 故曰:“脾土主运行,
肺金主气化,肾水主五液。凡五气所化之液,悉属于肾;五液所化之气,悉属于肺;转输之
脏,以制水生金者,悉属于脾”( 《医宗必读·水肿胀满论》 )。
水液生成以后,小肠与胃相通,分别清浊,清者为水谷精微,经吸收后通过脾脏,输送
到全身,代谢剩余的水份,下输膀胱。故有“小肠主液”之说。首先由脾通过升清作用,将
其向上转输到心肺, 同时一部分未被吸收的水液, 则与食物残渣一起下传于大肠, 从粪便中
排出体外。
肺接受了脾上输的大量水液, 通过宣发肃降作用。 将其散布至周身。 其中一部分水液经
肺的宣发作用,随卫气而运行于体表,外达四肢官窍,以濡养肌肉,润泽皮肤,代谢以后的
废料和剩余水分, 又通过阳气的蒸腾, 化生成汗液从汗孔排出。 另一部分水液经肺的肃降作
用,以心脏为动力, 随营气循经脉而运行于体内, 以濡养五脏六腑, 灌注于骨节和脑髓之中,
在被机体组织器官利用之后, 又集聚于肾。 另外,在肺的呼气运动中, 也排出了少量的水气。
肾为主水之脏, 集聚于肾的水液在肾的气化作用之下, 被泌别成清者和浊者两部分。 其
清者,通过肾中阳气的蒸腾气化作用,又复上归于肺,由心肺再布散周身,以维持体内的正
常水液量;其浊者,则通过肾中阳气的温化推动作用,不断地化生成尿液,并且向下输送至
膀胱。当膀胱内尿液积到一定量时,就产生尿意,从而及时自主地经尿道而排出体外。
水液的正常代谢, 与五脏系统功能正常, 阴阳平衡密切相关, 阴阳并需, 尤以阳气为要,
阳旺则气化,气化则水自化。
肾司开合,为主水之脏。脾主运化水液,为水液代谢之枢纽。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心主血脉,行血而利水运。饮水入胃,中焦之水经脾气
的运化,肝气的疏泄,散精于上焦;心肺同居上焦,上焦之水为清水,清中之清者经肺气宣
发,心脉通利而散布到肌腠、皮毛、四肢、百骸,其代谢废物即变为汗液等排出体外;清中
之浊者得肺气肃降而输达下焦; 归肾之水为浊, 浊中之清者复经肾气的蒸腾上升至心肺而重
新参加代谢,浊中之浊者经肾气开合送至膀胱,而排出体外。三焦为总司人体的气化,是水
谷精微生化和水液代谢的通路。水谷的受纳消化吸收,到精气的敷布,代谢产物的排泄,都
与三焦的功能有关,故《圣济总录》指出: “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焦调
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灌溉周身。 ”
总之,人体水液代谢的全过程,需要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协同配合,又是以肺、脾、肾
三脏的功能活动为主的,“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
故其制在脾”( 《景岳全书·肿胀》 )。其中肾的气化作用又贯穿于水液代谢的始终,并且对
脾、肺等脏腑在水液代谢方面的功能起着促进作用。如果脾、肺、肾三脏中任何一脏的功能
失常,皆可引起水液的输布排泄障碍,使水湿停留于体内,而产生痰饮、水肿等病理变化。

posted @ 2018-09-30 12:46  darkblue  阅读(146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