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实验报告
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
6.4.1.1、编写由三角形三边求面积的函数
6.4.1.2、编写求N阶乘的函数
6.4.1.3、求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6.4.1.4、打印输出指定图形
6.4.2、模块化程序设计
姓名:钟俊敏 实验地点:教学楼514教室 实验时间:4月30日
6.4.1.1、编写由三角形三边求面积的函数
● 调用area()函数求三角形的面积
●在求面积函数运用海伦公式
6.4.1.2、编写求N阶乘的函数
●定义符号常量
●使用长整型变量存放累乘积
●使用全局变量存放累乘积
6.4.1.3、求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调用bcd()函数求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掌握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6.4.1.4、打印输出指定图形
●调用trangle()函数输出三角形
●在trangle()函数中用for循环的嵌套输出指定的结果
6.4.2、模块化程序设计
●编制一个函数facsum(m),返回给定正整数m的所有因子(包括1但不包括自身)之和
●编制一个主函数,调用(1)中的函数facsum(),寻找并输出500以内的所有亲密数对
●输出要有文字说明。在输出每对亲密数时,要求从小到大排列并去掉重复的亲密数对
●所有函数中的循环均为for循环
二、实验内容
1、实验练习(6.4.1.1):
1.问题的简单描述:
问题的描述:编写程序,从键盘输入三角形的3条边,调用三角形面积函数求出其面积,并输出结果。
2.程序流程图:
3.实验代码:
#include<math.h> #include<stdio.h> float area(float a,float b,float c) { float s,p,area; s=(a+b+c)/2; p=s*(s-a)*(s-b)*(s-c); area=sqrt(p); return (area); } main() { float x,y,z,ts; scanf("%f%f%f",&x,&y,&z); ts=area(x,y,z);//函数的调用// if(x+y>z&&x-y<z&&y+z>x&&y-z<x&&x+z>y&&x-z<y) printf("area=%f\n",ts); else printf("data error!"); }
4.问题分析:
a、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弄清楚流程图,导致函数的定义中少了函数。
解决方法:将流程图全部看一遍,理解了各个函数和字母所代表的东西。其次就是if语句中的如何判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只差小于第三边的判断条件。
b、程序运行如下:
2、实验练习(6.4.1.2):
1.问题的简单描述:
编写函数,求出从主函数传来的数值i阶乘值,然后将其传回主调函数并输出。
2.程序流程图:
3.实验代码:
#include<stdio.h> #define n 5 long function(int i) { static int f=1; f=f*i; return f; } main() { long product; int i; for(i=1;i<=n;i++) { product=function(i); printf("%d的阶乘是:%d\n",i,product); } }
4.问题分析:
a、这个程序主要是用的for循环和函数的宏定义,其中引用了函数的概念来作用于阶乘。main()函数对它的一定范围的实现,加上用for()循环进行约束,其次该程序还引用了define这一个申明来限制n=5,其实5换成其他数也是可行的,这种直接将一个数赋值,在之前是对π的赋值,定义它为3.14的数值,这里我对它进行了应用。还有一个就是static局部静态变量继承性的特点。
b、程序运行如下:
3、实验练习(6.4.1.3):
1.问题的简单描述:
编写程序,从键盘输入两个整数,调用gcd()函数求他们的最大公约数,并输出结果。
2.程序流程图:
3.实验代码:
#include<stdio.h> int gcd(int a,int b) { int temp; int remainder; if(a<b) { temp=a;a=b;b=temp; } remainder=a%b; while(remainder!=0) { a=b;b=remainder; remainder=a%b; } return b; } main() { int x,y; int fac; printf("please input two integers:"); scanf("%d%d",&x,&y); fac=gcd(x,y); printf("the great common divisor is:%d",fac); }
4.问题分析:
a、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弄清楚流程图,导致函数的定义中少了函数。 这个程序是用if语句和while语句的嵌套进行的,而这个程序的最难点就是如何用代码的方式写出求两数最大公约数。这就得用到一定的算法,所以我将流程图全部看一遍,理解了各个函数和字母所代表的东西。如果有两个数a,b,如果a>b,a能被b整除,则最大公约数就是b,若a除b的余数为c,则继续用b除c,如此反复操作,直到最后余数为0,则最后一个非0的除数就是a,b的最大公约数,这里要用到辗转相除法(这是通过百度得知,而代码中的算法都是通过路程图来写)。在这个程序中遇到的问题就较大了一个是看懂该函数,一个是while中的函数如何来定才能实现这个辗转相除法。
b、程序运行如下:
4、实验练习(6.4.1.4):
1.问题的简单描述:
输入整数n,输出高度为n的等边三角形,当n的值为5,等边三角形为:
*
***
******
********
**********
2.程序流程图:
3.实验代码:
#include<stdio.h> int trangle(int n) { int i,j; for(i=0;i<n;i++) { for(j=0;j<n-i;j++) printf(" "); for(j=0;j<=2*i;j++) printf(" * "); putchar('\n'); } } main() { int n; printf("请输出一个整数n:"); scanf("%d",&n); printf("\n"); n=trangle(n); }
4.问题分析:
a、这个程序和之前的第五个章的用for循环以及其嵌套来完成如图的三角形。而这个程序确是用函数trangle(n)来完成,其中n表示行,i表示列,而用j表示*的个数。在这个程序中我遇到的问题是流程图中的b用什么变量来代替。最开始我用的是数值5直接代替,虽然单n取5的时候满足条件,但是如果n换成别的数的时候这个三角形的性状就会变,所以b肯定不是用5代替,经过思考后,发现原来b使用n来代替.
b、程序运行如下:
3、实验练习(6.4.2):
1.问题的简单描述:
若正整数A的所有因子(包括1但不包括自身,下同)之和为B,而B的因子之和为A,则称A和B为一对亲密数。例如,6的因子之和为1+2+3=6,因此6与6为一对亲密数(即6自身构成一对亲密数);又如,220的因子之和为1+2+4+5+10+11+20+22+44+55+110=284,而284的因子之和为1+2+4+71+142=220,因此,220与284为一对亲密数。
求500以内的所有的亲密数对。
2.程序流程图:
3.实验代码:
#include<stdio.h> int facsum(int m) { int sum=1,f=2; while(f<=m/2) { if(m%f==0) sum=sum+f; f=f+1; } return sum; } main() { int m=3,n,k; while(m<=500) { n=facsum(m); k=facsum(n); if(m==k&&m<=n) printf("%d,%d\n",m,n); m++; } }
4.问题分析:
a、主要的问题:我在这个程序中最大的问题是理解这个亲密对数的定义和该流程图。看到程序的‘m的因子之和’的函数,其核心是通过在给定的范围不断相余,再通过“return”返回到下一个循环进行累加的一个过程。就要先知道这个数的因子再用到累加的方法,再把求出的因子和作为返回值,看返回后得出的第二个因子之和是否与本事的因子之和相等,这次是这个程序的核心,的不断进行判断以及保留,我们的限制范围为500以内。
b、程序运行如下:
三、实验小结
这是第四次实验报告,我们总共做了5个实验项目。而这一章学的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函数,刚开始接触这一章的时候,几乎只看得懂哪些是函数的定义,哪些是函数的调用,还有就是学会了定义一些函数。然后本次实验5个都给了我们所做程序的流程图,意在让我们通过看懂流程图,以及结合他的程序结构的提示来慢慢的熟悉编写函数,使用函数。并且还给我们举了几种函数的例子,比如实验中提到的辗转相除法,该算法主要作用就是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通过本次是实验我认为最大的收获呢就是对函数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起码我知道函数该怎么定义与应用他到我们所写的程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