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基本常用命令
MongoDB基本常用命令
数据库操作
选择和创建数据库
选择和创建数据库的语法格式:
use 数据库名称
如果数据库不存在则自动创建,例如,以下语句创建 articledb 数据库:
use articledb
查看有权限查看的所有的数据库命令
show dbs
或
show databases
注意: 在 MongoDB 中,集合只有在内容插入后才会创建! 就是说,创建集合(数据表)后要再插入一个文档(记录),集合才会真正创建。
查看当前正在使用的数据库命令
db
MongoDB 中默认的数据库为 test,如果你没有选择数据库,集合将存放在 test 数据库中。
数据库名可以是满足以下条件的任意UTF-8字符串。
- 不能是空字符串("")。
- 不得含有' '(空格)、.、$、/、\和\0 (空字符)。
- 应全部小写。
- 最多64字节。
有一些数据库名是保留的,可以直接访问这些有特殊作用的数据库。
- admin: 从权限的角度来看,这是"root"数据库。要是将一个用户添加到这个数据库,这个用户自动继承所有数据库的权限。一些特定的服务器端命令也只能从这个数据库运行,比如列出所有的数据库或者关闭服务器。
- local: 这个数据永远不会被复制,可以用来存储限于本地单台服务器的任意集合
- config: 当Mongo用于分片设置时,config数据库在内部使用,用于保存分片的相关信息。
数据库的删除
MongoDB 删除数据库的语法格式如下:
db.dropDatabase()
提示:主要用来删除已经持久化的数据库
集合操作
集合,类似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可以显示的创建,也可以隐式的创建。
集合的显式创建(了解)
基本语法格式:
db.createCollection(name)
- 参数说明:
name: 要创建的集合名称
例如:创建一个名为 mycollection 的普通集合。
db.createCollection("comment")
查看当前库中的表:show tables命令
show collections
或
show tables
集合的命名规范:
- 集合名不能是空字符串""。
- 集合名不能含有\0字符(空字符),这个字符表示集合名的结尾。
- 集合名不能以"system."开头,这是为系统集合保留的前缀。
- 用户创建的集合名字不能含有保留字符。有些驱动程序的确支持在集合名里面包含,这是因为某些系统生成的集合中包含该字符。除非你要访问这种系统创建的集合,否则千万不要在名字里出现$。
集合的隐式创建
当向一个集合中插入一个文档的时候,如果集合不存在,则会自动创建集合。详见 文档的插入 章节。
提示:通常我们使用隐式创建文档即可。
集合的删除
集合删除语法格式如下:
db.collection.drop()
或
db.集合.drop()
返回值
如果成功删除选定集合,则 drop() 方法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例如:要删除comment集合
db.comment.drop()
文档基本CRUD
文档(document)的数据结构和 JSON 基本一样。所有存储在集合中的数据都是 BSON 格式。
文档的插入
(1)单个文档插入
-
使用 insert() 或 save() 方法向集合中插入文档,语法如下:
db.collection.insert( <document or array of documents>, { writeConcern: <document>, ordered: <boolean> } )
-
参数:
Parameter Type Description document document or array 要插入到集合中的文档或文档数组。((json格式) writeConcern document Optional. A document expressing the write concern. Omit to use the default write concern.See Write Concern.Do not explicitly set the write concern for the operation if run in atransaction. To use write concern with transactions, see Transactions and Write Concern. ordered boolean 可选。如果为真,则按顺序插入数组中的文档,如果其中一个文档出现错误,MongoDB将返回而不处理数组中的其余文档。如果为假,则执行无序插入,如果其中一个文档出现错误,则继续处理数组中的主文档。在版本2.6+中默认为true -
【示例】
- 要向comment的集合(表)中插入一条测试数据:
db.comment.insert({"name":"张三","age":18,"createDate":new Date()})
-
提示:
(1)comment集合如果不存在,则会隐式创建
(2)mongo中的数字,默认情况下是double类型,如果要存整型,必须使用函数NumberInt(整型数字),否则取出来就有问题了。
(3)插入当前日期使用 new Date()
(4)插入的数据没有指定 _id ,会自动生成主键值
(5)如果某字段没值,可以赋值为null,或不写该字段执行后,如下,说明插入一个数据成功了。
WriteResult({ "nInserted" : 1 })
注意:
- 文档中的键/值对是有序的。
- 文档中的值不仅可以是在双引号里面的字符串,还可以是其他几种数据类型(甚至可以是整个嵌入的文档)。
- MongoDB区分类型和大小写。
- MongoDB的文档不能有重复的键。
- 文档的键是字符串。除了少数例外情况,键可以使用任意UTF-8字符。
文档键命名规范:
- 键不能含有\0 (空字符)。这个字符用来表示键的结尾。
- .和$有特别的意义,只有在特定环境下才能使用。
- 以下划线"_"开头的键是保留的(不是严格要求的)。
(2)批量插入
-
语法:
db.collection.insertMany( [ <document 1> , <document 2>, ... ], { writeConcern: <document>, ordered: <boolean> } )
-
参数:
Parameter Type Description document document or array 要插入到集合中的文档或文档数组。((json格式) writeConcern document Optional. A document expressing the write concern. Omit to use the default writeconcern.Do not explicitly set the write concern for the operation if run in a transaction. Touse write concern with transactions, see Transactions and Write Concern. ordered boolean 可选。一个布尔值,指定Mongod实例应执行有序插入还是无序插入。默认为true。 -
【示例】
db.comment.insertMany([ {"name":"张三","age":18,"createDate":new Date()}, {"name":"李四","age":19,"createDate":new Date()}, {"name":"王五","age":20, "createDate":new Date()}, {"name":"麻子","age":20, "createDate":new Date()} ])
-
提示:
(1)插入时指定了 _id ,则主键就是该值。
(2)如果某条数据插入失败,将会终止插入,但已经插入成功的数据不会回滚掉。
(3)因为批量插入由于数据较多容易出现失败,因此,可以使用try catch进行异常捕捉处理,测试的时候可以不处理。如(了解):try { db.comment.insertMany([ {"name":"张三","age":18,"createDate":new Date()}, {"name":"李四","age":19,"createDate":new Date()}, {"name":"王五","age":20, "createDate":new Date()}, {"name":"麻子","age":20, "createDate":new Date()} ]); } catch(e) { print(e); }
文档的基本查询
查询数据的语法格式如下:
db.collection.find(<query>, [projection])
参数:
Parameter | Type | Description |
---|---|---|
query | document | 可选。使用查询运算符指定选择筛选器。若要返回集合中的所有文档,请省略此参数或传递空文档( {} )。 |
projection | document | 可选。指定要在与查询筛选器匹配的文档中返回的字段(投影)。若要返回匹配文档中的所有字段,请省略此参数。 |
【示例】
-
(1)查询所有
如果我们要查询comment集合的所有文档,我们输入以下命令db.comment.find() 或 db.comment.find({})
这里你会发现每条文档会有一个叫_id的字段,这个相当于我们原来关系数据库中表的主键,当你在插入文档记录时没有指定该字段,MongoDB会自动创建,其类型是ObjectID类型。如果我们在插入文档记录时指定该字段也可以,其类型可以是ObjectID类型,也可以是MongoDB支持的任意类型。
查询 age为20的用户,在find中添加参数
db.comment.find({age:20})
查询 age为20的用户,如果你只需要返回符合条件的第一条数据,我们可以使用findOne命令来实现,语法和find一样
db.comment.findOne({age:20})
-
(2)投影查询(Projection Query)
如果要查询结果返回部分字段,则需要使用投影查询(不显示所有字段,只显示指定的字段)。如:查询结果只显示 _id、name、age:db.comment.find({age:20}, {name:1,age:1})
默认 _id 会显示。
如:查询结果只显示 name、age,不显示 _id :
db.comment.find({age:20}, {name:1,age:1,_id:0}) # 0不显示 # 1显示
再例如:查询所有数据,但只显示 _id、name、age:
db.comment.find({}, {name:1,age:1})
文档的更新
更新文档的语法:
db.collection.update(query, update, options)
//或
db.collection.update(
<query>,
<update>,
{
upsert: <boolean>,
multi: <boolean>,
writeConcern: <document>,
collation: <document>,
arrayFilters: [ <filterdocument1>, ... ],
hint: <document|string> // Available starting in MongoDB 4.2
}
)
参数:
Parameter | Type | Description |
---|---|---|
query | document | 更新的选择条件。可以使用与find()方法中相同的查询选择器,类似sql update查询内where后面的。。在3.0版中进行了更改:当使用upsert:true执行update()时,如果查询使用点表示法在_id字段上指定条件,则MongoDB将拒绝插入新文档。 |
update | document or pipeline | 要应用的修改。该值可以是:包含更新运算符表达式的文档,或仅包含:对的替换文档,或在MongoDB 4.2中启动聚合管道。管道可以由以下阶段组成: 癲 其 别 名 set 癲 其 别 名unset 癲 其 别 名 replaceWith。换句话说:它是update的对象和一些更新的操作符(如 inc...)等,也可以理解为 |
upsert | boolean | 可选。如果设置为true,则在没有与查询条件匹配的文档时创建新文档。默认值为false,如果找不到匹配项,则不会插入新文档。 |
multi | boolean | 可选。如果设置为true,则更新符合查询条件的多个文档。如果设置为false,则更新一个文档。默认值为false。 |
writeConcern | document | 可选。表示写问题的文档。抛出异常的级别。 |
collation | document | 可选。指定要用于操作的校对规则。校对规则允许用户为字符串比较指定特定于语言的规则,例如字母大小写和重音标记的规则。校对规则选项具有以下语法:校对规则:{区域设置:,caseLevel:,caseFirst:,强度:,numericordering:,替代:,最大变量:,向后:}指定校对规则时,区域设置字段是必需的;所有其他校对规则字段都是可选的。有关字段的说明,请参阅校对规则文档。如果未指定校对规则,但集合具有默认校对规则(请参见db.createCollection()),则该操作将使用为集合指定的校对规则。如果没有为集合或操作指定校对规则,MongoDB将使用以前版本中使用的简单二进制比较进行字符串比较。不能为一个操作指定多个校对规则。如,不能为每个字段指定不同的校对规则,或者如果使用排序执行查找,则不能将一个校对规则用于查找,另一个校对规则用于排序。3.4版新增。 |
arrayFilters | array | 可选。一个筛选文档数组,用于确定要为数组字段上的更新操作修改哪些数组元素。 |
hint | document or string | 可选。指定用于支持查询谓词的索引的文档或字符串。该选项可以采用索引规范文档或索引名称字符串。如果指定的索引不存在则说明操作错误。例如,请参阅版本4中的“为更新操作指定提示。 |
提示:主要关注前四个参数即可。
【示例】
-
(1)覆盖的修改
如果我们想修改name为张三的记录,年龄更改为30,输入以下语句db.comment.update({name:"张三"}, {age:30})
执行后,我们会发现,这条文档除了age字段其它字段都不见了,如果只需改某个字段就需要使用下方局部修改
-
(2)局部修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使用修改器$set来实现,命令如下:我们想修改name为李四的记录,年龄更改为30,输入以下语句:db.comment.update({name:"李四"}, {$set:{age:30}})
-
(3)批量的修改
更新所有年龄为20的用户名称为测试# 默认只修改第一条数据 db.comment.update({age:20}, {$set:{name:"测试"}}) # 修改所有符合条件的数据 db.comment.update({age:20}, {$set:{name:"测试"}}, {multi:true})
提示:如果不加后面的参数,则只更新符合条件的第一条记录
-
(4)列值增长的修改
如果我们想实现对某列值在原有值的基础上进行增加或减少,可以使用 $inc 运算符来实现。需求:对名称为张三用户的年龄数,每次递增1db.comment.find({name:"张三"}, {$inc:{age:1}})
删除文档
删除文档的语法结构:
db.集合名称.remove(条件)
以下语句可以将数据全部删除,请慎用
db.comment.remove({})
如果删除age=18的记录,输入以下语句
db.comment.remove({age:19})
文档的分页查询
统计查询
统计查询使用count()方法,语法如下:
db.collection.count(query, options)
参数:
Parameter | Type | Description |
---|---|---|
query | document | 查询选择条件。 |
options | document | 可选。用于修改计数的额外选项。 |
提示:可选项暂时不使用。
【示例】
-
(1)统计所有记录数:
统计comment集合的所有的记录数:db.comment.count()
-
(2)按条件统计记录数:
例如:统计age为20的记录条数db.comment.count({age:20})
提示:默认情况下 count() 方法返回符合条件的全部记录条数。
分页列表查询
可以使用limit()方法来读取指定数量的数据,使用skip()方法来跳过指定数量的数据。基本语法如下所示:
db.COLLECTION_NAME.find().limit(NUMBER).skip(NUMBER)
如果你想返回指定条数的记录,可以在find方法后调用limit来返回结果(TopN),默认值20,例如:
db.comment.find().limit(3)
skip方法同样接受一个数字参数作为跳过的记录条数。(前N个不要),默认值是0
db.comment.find().skip(3)
分页查询:需求:每页2个,第二页开始:跳过前两条数据,接着值显示3和4条数据
//第一页
db.comment.find().skip(0).limit(2)
//第二页
db.comment.find().skip(2).limit(2)
//第三页
db.comment.find().skip(4).limit(2)
排序查询
sort() 方法对数据进行排序,sort() 方法可以通过参数指定排序的字段,并使用 1 和 -1 来指定排序的方式,其中 1 为升序排列,而 -1 是用于降序排列。语法如下所示:
db.COLLECTION_NAME.find().sort({KEY:1})
或
db.集合名称.find().sort(排序方式)
例如:对age降序排列
db.comment.find().sort({age:-1})
提示:skip(), limilt(), sort()
三个放在一起执行的时候,执行的顺序是先 sort(), 然后是 skip(),最后是显示的 limit(),和命令编写顺序无关。
文档的更多查询
正则的复杂条件查询
MongoDB的模糊查询是通过正则表达式的方式实现的。格式为:
db.collection.find({field:/正则表达式/})
或
db.集合.find({字段:/正则表达式/})
提示:正则表达式是js的语法,直接量的写法。
例如,我要查询姓名包含“张”的所有文档,代码如下:
db.comment.find({name:/张/})
如果要查询姓名以“张”开头的,代码如下:
db.comment.find({content:/^张/})
比较查询
<, <=, >, >= 这个操作符也是很常用的,格式如下:
db.集合名称.find({ "field" : { $gt: value }}) // 大于: field > value
db.集合名称.find({ "field" : { $lt: value }}) // 小于: field < value
db.集合名称.find({ "field" : { $gte: value }}) // 大于等于: field >= value
db.集合名称.find({ "field" : { $lte: value }}) // 小于等于: field <= value
db.集合名称.find({ "field" : { $ne: value }}) // 不等于: field != value
db.集合名称.find({ "field" : { $eq: value }}) // 等于: field = value
示例:查询年龄大于19的记录
db.comment.find({age:{$gt:19}})
包含查询
包含使用$in操作符。 示例:查询年龄包含18和19的文档
db.comment.find({age:{$in:[18, 19]}})
不包含使用$nin操作符。 示例:查询年龄不包含18和19的文档
db.comment.find({age:{$nin:[18, 19]}})
条件连接查询
我们如果需要查询同时满足两个以上条件,需要使用$and操作符将条件进行关联。(相 当于SQL的and) 格式为:
$and:[ { },{ },{ } ]
示例:查询集合中age大于等于19 并且小于20的文档:
db.comment.find({age:{$and:[{age:{$gte:19}}, {age:{$lt:20}}]}})
如果两个以上条件之间是或者的关系,我们使用 操作符进行关联,与前面 and的使用方式相同 格式为:
$or:[ { },{ },{ } ]
示例:查询集合中age大于等于19 或者小于20的文档:
db.comment.find({age:{$or:[{age:{$gte:19}}, {age:{$lt:20}}]}})
常用命令小结
选择切换数据库:use articledb
插入数据:db.comment.insert({bson数据})
查询所有数据:db.comment.find();
条件查询数据:db.comment.find({条件})
查询符合条件的第一条记录:db.comment.findOne({条件})
查询符合条件的前几条记录:db.comment.find({条件}).limit(条数)
查询符合条件的跳过的记录:db.comment.find({条件}).skip(条数)
修改数据:db.comment.update({条件},{修改后的数据}) 或db.comment.update({条件},{$set:{要修改部分的字段:数据})
修改数据并自增某字段值:db.comment.update({条件},{$inc:{自增的字段:步进值}})
删除数据:db.comment.remove({条件})
统计查询:db.comment.count({条件})
模糊查询:db.comment.find({字段名:/正则表达式/})
条件比较运算:db.comment.find({字段名:{$gt:值}})
包含查询:db.comment.find({字段名:{$in:[值1,值2]}})或db.comment.find({字段名:{$nin:[值1,值2]}})
条件连接查询:db.comment.find({$and:[{条件1},{条件2}]})或db.comment.find({$or:[{条件1},{条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