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基础

   编程语言的作用及与操作系统和硬件的关系:

         作用:编程语言就是程序员与计算机沟通的介质

         关系:操作系统的出现就是运行于硬件之上,来控制硬件的,我们开发时,只需要调用操作系统为我们提供的简单而优雅的接口就可以了

   应用程序-》操作系统-》硬件

         应用程序:  指为完成某项或多项特定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它运行在用户模式,可以和用户进行交互,具有可视的用户界面。应用程序通常又被分为两部分:图                            形  用户接口和引擎。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控制其他程序运行并为用户提供交互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                           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任务。

         硬件:是由许多不同功能模块化的部件组合而成的,并在软件的配合下完成输入、处理、储存、和输出等4个操作步骤。

                  cpu-》内存-》磁盘

         cpu : 电脑中的核心配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电脑中所有操作都由CPU负责读取指令,对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的核                     心 部件。

        内存: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内存也被称为内存存储,其作用是                  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                  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磁盘:用来永久存储,相当于笔记本。

  

   cpu与寄存器,内核态与用户态及如何切换

      计算机的大脑就是CPU,它从内存中取指令->解码->执行,然后再取指->解码->执行下一条指令,周而复始,直至整个程序被执行完成。 用户态下工作的软件       不能操作硬件,但是我们的软件比如暴风影音,一定会有操作硬件的需求,比如从磁盘上读一个电影文件,那就必须经历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       态的过程,为       此,用户程序必须使用系统调用,系统调用陷入内核并调用操作系统,TRAP指令把用户态切换成内核态,并启用操作系统从而获得服务。

     

    存储器系列:L1缓存,L2缓存,内存(RAM),EEPROM和闪存,CMOS与BIOS电池:

      储存器系列:存储器系统采用如上图的分层结构,顶层的存储器速度较高,容量较小,与底层的存储器相比每位的成本较高,其差别往往是十亿数量级的

      L1缓存: 用与cpu相同材质制造,与cpu一样快,因而cpu访问它无时延,典型容量是:在32位cpu中为32*32,在64位cpu中为64*64,在两种情况下容量                        均<1KB。

      L2缓存:主要由硬件控制高速缓存的存取,内存中有高速缓存行按照0~64字节为行0,64~127为行1。。。最常用的高速缓存行放置在cpu内部或者非常接近                      cpu的高速缓存中。

      内存(RAM):主存是易失性存储,断电后数据全部消失

      EEPROM和闪存:非易失性

      CMOS:它是易失性的,许多计算机利用CMOS存储器来保持当前时间和日期。

      BIOS电池: 用来给CMOS在关机状态下供电

   

   磁盘结构,平均寻道时间,平均延迟时间,虚拟内存与MMU:

       磁盘结构:在磁盘中有一个或多个金属盘片,它们以5400,7200或10800rpm的速度旋转。从边缘开始有一个机械臂悬在盘面上,这类似于老式黑胶唱片机上                       的拾音臂。

   平均寻道时间:机械手臂从一个柱面随机移动到相邻的柱面的时间成为寻到时间,找到了磁道就以为着招到了数据所在的那个圈圈,但是还不知道数据具体这个                             圆圈的具体位置。

      虚拟内存与MMU: 许多计算机支持虚拟内存机制,该机制使计算机可以运行大于物理内存的程序,方法是将正在使用的程序放入内存取执行,而暂时                                             不需要执行的程序放到磁盘的某块地方,这块地方成为虚拟内存,在linux中成为swap,这种机制的核心在于快速地映射内存地                                                  址,由cpu中的一个部件负责,成为存储器管理单元

      磁带:

            价钱相同的情况下比硬盘拥有更高的存储容量,虽然速度低于磁盘,但是因其大容量,在地震水灾火灾时可移动性强等特性,常被用来做备份。

            设备驱动与控制器:

      控制器:    控制器负责控制连接的设备,它从操作系统接收命令,比如读硬盘数据,然后就对硬盘设备发起读请求来读出内容。

      设备驱动: 有相对简单的接口且标准的,这样大家都可以为其编写驱动程序了。要想调用设备,必须根据该接口编写复杂而具体的程序,于是有了控制                                   器提供设备驱动接口给操作系统。必须把设备驱动程序安装到操作系统中。

    总线与南桥和北桥: 

         总线: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 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                       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

         北桥即PCI桥:连接高速设备

          南桥即ISA桥:连接慢速设备

    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

        1.计算机加电

        2.BIOS开始运行,检测硬件:cpu、内存、硬盘等

        3.BIOS读取CMOS存储器中的参数,选择启动设备

        4.从启动设备上读取第一个扇区的内容(MBR主引导记录512字节,前446为引导信息,后64为分区信息,最后两个为标志位)

        5.根据分区信息读入bootloader启动装载模块,启动操作系统

        6.然后操作系统询问BIOS,以获得配置信息。对于每种设备,系统会检查其设备驱动程序是否存在,如果没有,系统则会要求用户按照设备驱动程序。一旦               有了全部的设备驱动程序,操作系统就将它们调入内核。然后初始有关的表格(如进程表),穿件需要的进程,并在每个终端上启动登录程序或GUI。

posted @ 2017-05-18 20:14  赵海超  阅读(16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