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这门课之前,一听到“软件工程”这门课,顾名思义,我想到的就是编程序。但是在大二的时候,我认识的同学中有网络工程专业的已经上过一门叫做“软件工程概论”的课,那时候他们并没有编程序,而是看一本书写文档啥的,我就想他们学的是概论,应该跟我们学的不一样吧。这学期在学过“软件工程”这门课后,我彻底的明白了,做软件,不光只是编程,也是有很多其他的规矩的。比如代码规范、团队合作、团队绩效管理、软件测试、需求分析等等。

  如今这门课已经结束了,感觉这学期过的真的好快呀!但是我感觉这学期比其他学期过的充实,一直都在忙碌的状态中。并且用的时间最多(相对于其他课程)、做的东西最好(相对于自己做的其他东西)、上课最精神(相对于其他课上)。

  起初,是每周都要忙自己的课堂小作业,编程得编好多天。并且刚接触博客园,每天都要想着:今天老师让发什么博客了?时间截止到什么时候呀?于是,就这样在自己的课堂小作业的编程中度过了两周的时间。

  随后,就是两个人的团队作业,和队友一起编程是个很好的活动,因为在编程过程中,你没有思路的时候,或者你不知道是哪的错误的时候,队友可能就会提出来,这样两个人思想的碰撞就会产生一个伟大的程序!但是有时候两个人并不总是在一块,比如我考研,就会总在自习室,而她就在宿舍窝着,这样时间地点还需要统一商量好,就比较麻烦了。

  再往后,就是三个人的团队项目,我感觉我很幸运,能够跟大神在一个团队。我感觉跟他们一起编程的这些日子,我提升了很多。他们的那种不懈努力的精神很让我敬佩,感觉所有的问题都难不倒罗毅,而苗堃一直研究作业模块,研究了好长时间,最后也做得非常棒,他们这些都值得我学习。在我们这两个阶段冲刺的过程中,每天晚上聚集在图书馆大厅的那圈电脑前的桌子那,开始讨论我们的“班级派”现在是什么情况,有什么需要改进的,下一步要增加什么功能,并且说一下自己的进展,分配每个人的任务等等。两次冲刺阶段的这25天是最充实的日子,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最终完成了我们的“班级派”。在向学弟学妹介绍的过程中,收到了他们连连的赞赏,(最后票数不知怎样,这种有些组提前拉好人的这些做法,我突然感觉票数也不是那么重要了。)总之,得到了学弟学妹们的认可就好了。

  以上,就是我在这门课程结束后的总结。下面说一下建议和意见吧。

  老师的授课很棒,早就知道软件工程系有一个大牛的系主任,上了您的课之后才真实的觉得,原来这些话不是吹的,您的教学理念就很独特,也很前沿,让同学们真实的感受到了软件开发的过程。

  首先说上课的形式,上课的形式没的说,前言、独特、新颖,具有实际意义。但是时间的安排上可能有些不太好,您不是每一次都有课上作业吗,但是那可以说不是上课作业,是课下作业,就是实现一个小小的问题,课上留上20分钟是不够的,有些人这20分钟可能还没有打开思路,久而久之每节课的20分钟都在发呆,课下还得写程序,还得写博客,而且我发现写博客就相当于给这个课上作业写一个实验报告,但是发博客这一种形式不能否定,这种形式是不能废除的,而且还要发扬,推广。

  其次是授课的内容,授课的内容很活,从一些案例入手,讲解的非常有活力。而且经常穿插一些幽默的故事,使得虽然每一节课都是第一节,但是学生们没有睡觉的,都在非常认真的听讲,整个课程下来,收货颇多。

  其他的也不知道说些什么了,总之感觉除了时间上其他的都很好。望老师把时间再安排的合适一点吧,感觉这半学期大部分时间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都在搞软件工程,天天满脑子都是软件工程,打开电脑就是软件工程的项目,早上起来还得想着站立会议,晚上还得想一想博客发了吗?该做的都做了吗?真的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啊。

  最后,做的项目的问题,我认为老师得有个标准,比如至少实现几个功能,最多做到什么样就很好了,就像是:可能有的组最后都没有实现最基本的登录、注册功能,这就不太好了;有的组实现的功能挺多了,但是不知道什么样能达到要求,所以说老师定个要求是最好。

  以上是我的一些建议,可能有个人观点偏向的地方,可以交流。我觉得有问题没关系,事物正是在改进中完善的。最后还是要夸老师,不是出于奉承,我的确看到了老师对于教学的改革,在每节课都保持的演讲激情,对于教学方式的探索。

  谢谢王老师半年的悉心教导,让我的大学充实了不少,对做人还是做事、学习加深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