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项目功能的完善,GWT模块(Module)越来越多,当要以web模式编译给测试组使用时,编译的总时间越来越多,我的机器编译完8个模块,需要10分钟左右。 抽空研究了一下GWT的编译参数和GWT编译后的代码,发现GWT编译是按:支持的浏览器种类、支持的多语言种类来生成多个html文件。如:支持5种浏览器,支持3种语言,就会生成15个html文件。 如果我们测试阶段的重点是:英文和IE浏览器,则根本不需要其他多余的html,从而会减少编译时间。 于是,我在 xxxx.gwt.xml 中,增加: , 这样编译后就只能使用IE浏览器。 关于GWT的多语言处理方式,它是提前把所有用到的语言值直接生成 阅读全文
摘要:
Google Web Toolkit即GWT是目前基于AJAX技术开发的一个比较成功的框架包,但是其附带例程中只有单页面的实例,那么应该怎么样制作多个页面呢?其实很简单,GWT的一个模块,就是一个页面的。就像我们使用普通的 html 和 javaScript动态生成 div 一样。 要想多个页面,就是建立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一个主页的(xxxx.html) ,这样这么多个主页,随便怎么控制切换都可以。但是GWT也有一个缺点就是编译部署:1.可以自写build脚本,分别编译各个gwt模块,然后拷贝到一起,重新 war 。一次部署即可。2. 划分多个模块,是考虑到 GWT的编译机制,当一个 模块 阅读全文
摘要:
怎么跳转?跳转这个概念这里指的是从一个web页面跳转到另一个web页面,如果我们使用gwt来开发web,很自然的我们会想到怎么从一个gwt做的页面跳转到另一个gwt做的页面。但从网上的gwt例子来看,似乎gwt的应用更像一个桌面应用:总的就一个页面,相当于应用程序主体,不同的功能就是不同的gwt控件在做展示。没有像普通的web 应用那样不同的功能是在不同的web页面上,从一个功能到另一个功能就是一个页面跳转到另一个页面。gwt应用更像桌面应用,不同的功能用不同的gwt控件表示,如gwt窗体,gwt对话框,gwt tab等等。各种控件的数据都是通过ajax从服务端取得,gwt把界面定义出来,数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