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架构分享总结

上周六参加了一场由淘宝的架构师,曾宪杰先生主讲的淘宝网架构分享。然后马上就出差了,一直没来得及总结,今晚比较有空,把这次听到的比较有启发的观点记录一下 

一、为什么stateless比较有利于实现水平伸缩 

关于什么是stateless的扫盲,见这个贴:http://kyfxbl.iteye.com/blog/1831869 

一般有一个共识,就是把应用做成无状态的,会比较容易实现水平伸缩。但是以前一直有一个想法,就算应用是有状态的,也可以做成水平伸缩:只需要在负载均衡那里做一个session绑定就可以了,根据某种标识,把请求固定地发送到特定的server上 

但是相对于有状态,stateless是更好的,主要有3个原因: 

1、负载均衡不需要做session绑定,也就可以用更简单的算法,比如随机、取模等,把请求分配到任意server上,因此相对于session绑定的做法,性能会比较好 

2、也是性能的问题,在7层网络模型中,session位于第7层,负载均衡如果是基于session的算法来决定要怎么分发请求,性能的损耗也会比较大 

3、如果某一台server down掉了,后续的请求就没法继续往这台server发了,影响可用性 

二、为什么淘宝开发session框架 

如果将请求所需的信息,都放在cookie里,确实就不需要session框架了,而且也比较容易实现stateless。但是cookie也有自己的问题,cookie的大小是有限制的,还会增大网络流量(对于淘宝这种规模的应用,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并且数据放在客户端,多少有点不安全 

所以session还是要用的,但是如果session都放在app server里,stateless就不容易实现了,而且为了HA,还涉及到session迁移的问题,会比较复杂。所以淘宝自己搞了一个session框架出来 

具体的实现就不清楚,不过知道了这个思路,也不是很困难。我猜应该类似于把session集中放在session server里,其他的app server都来共享就可以了。然后将session server做成集群,避免单点故障。同时session迁移的事情,也就转化成了集群的迁移 

三、关于TFS 

在《淘宝技术这10年》这本书里,“淘宝大学”的校长神话了这个技术。那天据曾宪杰先生说,TFS只是比较擅长处理小而多的零散文件,单机部署时性能也不是很好,但是在集群部署时,性能和可用性,确实有一点优势 

这块我没有怎么研究过,当天曾先生也没有深入讲,不是很了解,就不多说了 

四、淘宝子应用之间的集成,为什么不使用ESB 

淘宝在11年左右开始拆分应用,走“服务化”方向之后,应用拆分了很多个独立的子应用(大约有1000个左右) 

这么多的应用要在一起完成业务,势必涉及到集成的问题。但是淘宝没有使用ESB,而是用了自研的服务框架和消息中间件 

这主要是因为ESB更擅长处理异构系统的集成,而淘宝这将近1000个应用,基本都是JAVA应用,所以ESB的这个优势不明显;另外,增加机器水平伸缩,是淘宝的杀手锏,如果采用ESB架构的话,那在水平伸缩的时候,就连ESB那层也要一起伸缩,比较麻烦 

五、特性开关和优雅降级 

稍微提到了一点,即在应用中放一些开关,在流量告警的时候,关闭一些功能,以主动避让的方式,避免系统压力过大而不可用。我理解类似于丢卒保车,在万不得已的时候,牺牲一些次要的业务,保护主要的业务 

具体的实现没有提到,目前好像我们也没碰到过这种场景,先简单记录一下 

六、分布式的好处 

我原本认为,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分布式架构会提升性能(条件是CPU是性能的瓶颈,以及大的任务可以分割成可并行的多个子任务) 

不过那天曾宪杰先生反对这个看法,他认为分布式只会把本地调用变成RPC,带来额外的传输损耗,所以不但不会提升性能,反而在大多数场景下,会降低性能 

我觉得不尽然,有时候分布式应该还是能提升性能的,对于那种CPU密集型的计算来说。比如NASA不是有一个项目,是利用很多个人PC,来计算小行星数量还是什么的。这个好像又叫啥网格计算。不过,我们做的大多都是企业应用,或者互联网应用,因此基本上CPU不是瓶颈(瓶颈主要在IO);由于业务逻辑的关系,也很难说就能拆分成可并行的子任务,所以场景不太满足。因此对于曾先生的这个看法,我还是相当认可的 

那么,既然分布式对于性能有减无增,为什么还要用分布式呢,总结了下面3个原因: 

1、组件复用。这个很好理解,就不用多说了 

2、提升开发效率。淘宝把一个应用拆分成很多子应用以后,就可以实现“小团队维护小应用”,做到了“专人专事”,效率比较高。此外,小应用显而易见,也更容易维护 

3、实现“差异化水平伸缩”。这个词是我自己瞎造的。考虑这种场景,数据库只能支持10个连接,但是需要20个系统才能支撑http并发。那么这时候应该部署几套应用来组成集群呢?10个肯定不行,并发撑不住;但是20个也不行,因为每个应用都直接连数据库,又超过了数据库连接的上限 

如果实现了分布式,那么就可以这样:部署10个service server,来连接数据库,对上层提供服务;部署20个app server,来响应http请求,不直接连接数据库。挺巧妙的,架构上也挺有美感 

当然,数据库的连接数上限肯定不只是10个,上面只是打个比方。从侧面也看出,淘宝的业务量大到了一个超乎我想象的程度——居然连数据库的连接都不够用了 

同时,这么多子系统要调来调去,是很复杂的(1000个子系统,想想都觉得很复杂)。所以淘宝开发了服务框架和消息中间件,来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说,正是先行一步有了这些基础框架,服务化拆分的路才能走得比较顺畅 

另一方面,分布式架构也是有坏处的。比如部署和调试都变得复杂了,淘宝有专门的运维工具和开发工具,来减少这种痛苦。提到了一个google的Dapper,和淘宝自研的eagle eye。有需要的时候可以研究下 

七、数据库的水平伸缩 

相对于app的水平伸缩,数据库伸缩是比较复杂的。因为RDBMS本质上是单机系统。虽然可以部署N台db server组成集群,但是主要是保证了HA,也支撑更多的连接数。但是如果单个数据库里的数据量太大的话,读写都会变得很慢,还是瓶颈 

最后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拆表,比如把user拆分成user1和user2(拆分的维度可以很多,基本上是水平拆分)。这就带来2个问题,第一是编程变得复杂了,简单的ORM+jdbc就搞不定了;第二就需要开始处理数据迁移的问题 

针对这2个问题,淘宝的答案是,用TDDL做数据库路由,对上层应用保持透明;开发专门的迁移工具,在拆表后做数据迁移(尽可能缩短业务中断的时间) 

TDDL没有开源,类似的有一个叫cobar的框架 

大体的思路应该是这样的。本来应用的DAL层,直接就建立在JDBC之上,JDBC去连具体的数据库 

 

但是这样的话,应用就依赖底层的数据库。当需要查询一条数据的时候,应用需要知道应该去哪个表(或者哪个数据库)里查询;在数据库伸缩的时候,应用的代码也要跟着改才行。这样肯定是不大好的 

所以,在DAL和JDBC之间,又增加了一层,也就是TDDL 

 

现在,DAL不再是直接依赖JDBC,而是依赖TDDL。数据库路由的功能,都在TDDL里完成,底层数据库伸缩的时候,也是在TDDL里进行“配置”,应用的代码不需要变化。果然是应了那句话,“计算机的问题,大多可以通过增加一个抽象层来解决” 

TDDL的实现不清楚,也没有开源。不过我猜测应该也是封装成一个DataSource,适配JDBC规范,这样其上的ORM框架,也就可以直接使用了。然后在TDDL内部,会去解析SQL,处理配置文件(数据库路由),并且依赖厂商JDBC的实现,去真正连接底层的数据库 

总的来说,淘宝这个基于TDDL的方案,还是在解决RDBMS水平伸缩的问题。应该也正在引进NOSQL的方案,互为补充 

八、关于虚拟化 

淘宝内部也用到了虚拟机,也就是私有云。大致有几个好处: 

1、硬件一虚多,提升硬件利用率,降成本 

2、应用和具体硬件隔离,便于维护 

3、硬件的内存太大时,JVM对内存的管理不是很好,不如把一台硬件虚拟化成多个虚拟机 

淘宝非常重视对硬件和应用状况的监控,好像由于历史遗留原因,监控的工具很多是针对单个进程的。所以目前常见的做法,是一台虚拟机上只启一个JVM(单进程),和过去的监控工具相兼容(这里没有详细说,刚好那会我也有点累了,听得不是很仔细,不知道有没有理解错) 

另外淘宝用的虚拟化工具是linux container,好像跟VMware那套解决方案也不太一样,不是完全的虚拟机,而是更轻量级的硬件资源的隔离,后面可以再研究一下 

九、OSGi在淘宝内部的使用 

现在基本不怎么用了,OSGi主要的价值,在实际中体现得不太明显 

比如类隔离,用更简单的自定义ClassLoader也可以实现;单机多版本服务,用的场景也很少;热部署也不是很实用 

但是,基于OSGi框架做开发,复杂度的上升又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用很高的代价,只能换来较少的收益,在开发人员之间推动很困难,渐渐地就不怎么用了 

我们之前的一个产品,也是类似的情况。公司内部一个平台,三年前的一个主要卖点就是OSGi架构,好处也就是OSGi官方宣传的那一套,而现在最新的版本也在“去OSGi化”,有一种走了弯路的感觉 

我个人觉得,除了明显增加开发复杂度之外,OSGi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和java ee规范的兼容性,离完美还是相去甚远。就连最简单的一个问题,“OSGi框架与servlet框架嵌套”,现在虽然有方案,但是同样相当复杂。我觉得对于OSGi,目前还是保持适度的关注就可以了 

十、去IOE化,后续的趋势 

这一节本来不想写,是关于淘宝去IOE化,以及后续的技术规划。感觉没有什么新东西,但是大领导就喜欢听这些。还是先记一下,后面写胶片说不定有用 

淘宝有一个动作是去IOE(IBM的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高端存储)。早期的淘宝,主要靠的是高端硬件,思路就是用钱解决问题。但是这样做的成本很高,淘宝的业务规模又扩张得太快,所以要用更经济的方案。用PC Server、MySQL数据库等,通过大量廉价的硬件,水平伸缩组成集群,来替代昂贵的硬件,思路就是用技术解决问题。跟google的思路一致 

淘宝V4.0的几个技术趋势:页面组件化、私有云部署、多终端。没有什么新东西,实际上我们2012年也在考虑这几个规划,那天听到曾宪杰先生说淘宝也想做这么几件事,我觉得有点惊讶,怎么这么巧。实际上我们产品目前的规模(并发和数据量),连淘宝的零头都不到,因此也不是很急迫,应该是预研性质的 

十一、总结 

本文大致记录了那天的收获,有些内容很受启发;另外一些当前不太用得上,先记录下来留着以后再想想 

总的来说,我对曾宪杰先生的水平很佩服,淘宝架构师确实是名不虚传 

此外还有一些技术之外的感悟,主要有2点 

一整天的交流下来,我能感受到淘宝一种很务实的精神,我感觉这是我司目前所缺少的。曾先生多次提到“先work,再优化”、“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只是先解决问题,不然就死了”、“专人专事,小团队负责小系统”,我觉得很朴实,但是很有道理 

反观我司,现在动辄就100多号人做一个小产品,想用数量弥补质量的不足。实际上我觉得反而是降低了效率(这些产品我觉得10个人左右的小团队,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同时也造就了大量的领导岗位,催生了各种流程,进一步降低了效率 

还很喜欢搞“架构”,花了很多的资源,最终却没有在产品中落地,带来什么业务价值,只是把产品做得更烂,同时制造了一些“专家” 

我觉得淘宝也有这个趋势。公司慢慢大了,优越感就来了,夸夸其谈的风气慢慢也滋生了。只能说,并不是话多声音大的就是专家,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个人感觉,淘宝慢慢也会走向我司目前的状态,可能这是大公司的通病,也是人的通病。。 

另外一个感想,就是觉得淘宝现在有这么一批技术高手,很大程度上是业务造就的。所谓时势造英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逼迫技术必须进步,解决业务问题,反过来也促进了业务的发展 

而作为早期的淘宝技术人员,见招拆招,解决各种技术问题,慢慢也就成为了高手。所以,应该要承认淘宝技术的强大,但是也要客观看待,没必要盲目神话和崇拜。淘宝做的也就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商城,不是原子弹或人类基因图谱什么的 

再次感谢曾宪杰先生,水平很棒,表达得也很好。下次有类似的机会,还会去参加

posted @ 2014-04-02 15:51  郑文亮  阅读(8712)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