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程

上一节课我们知道GIL锁导致CPython中多线程无法并行执行,之能给并发

并发实现的原理就是切换+保存--->意味着使用多线程实现并发,就需要为每一个任务创建一个线程,必然增加了线程创建销毁与切换带来的开销

面临的问题:高并发情况下,由于任务数量太多导致无法开启新的线程,使得既没有实际任务要执行,也无法创建新的线程来处理新的情况

解决问题:既要保证并发效果,然后想办法避免创建线程开销问题

||||||||||||||||||||||||||||||||||||

由此带来协程,其原理是使用单线程来实现多任务并发

一,单线程实现并发

并发:指的是多个任务同时发生,看起来同时在进行

并行:多个任务真正的同时进行

早期的计算机只有一个CPU,既然CPU可以切换线程来实现并发,那么线程中也可以切换任务实现

如何实现:

并发=切换任务+保存状态,只要找到一种方案,能够在两个任务之间切换执行并且保存状态,那就可以实现单线程并发

python中生成器就具备这样一个特点,每次调用next都会回到生成器函数中执行代码,意味着任务之间可以切换,并且是基于上次运行的结果,意味着生成器会自动保存执行状态!

def task1():
    while True:
        yield
        print('task 1 run ')
def task2():
    g=task1()
    while True:
        next(g)
        print('task 2 run')
task2()

虽然并发是实现了,但是效率问题和串行无异同

#两个计算任务,一个采用生成器切换并发执行,一个直接串行调用
import time

def task1():
    a=0
    for i in range(10000000):
        a+=i
        yield

def task2():
    g=task1()
    b=0
    for i in range(10000000):
        b+=1

        next(g)
s=time.time()
task2()

print(time.time()-s)
#3.1465859413146973


# 单线程下串行执行两个计算任务 效率反而比并发高 因为并发需要切换和保存
import time

def task1():
    a=0
    for i in range(10000000):
        a+=i

def task2():
    b=0
    for i in range(10000000):
        b+=1
s=time.time()
task1()
task2()

print(time.time()-s)
#1.6338098049163818

可以看到对于纯计算任务而言,单线程并发反而使执行效率下降了一半左右,所以这样的方案对于纯计算任务而言是没有必要的

greenlet模块实现并发

上述代码中,使用yield来切换使用的代码非常混乱,若任务数庞大,不敢想象,因此专门对yield进行了封装,此便是greenlet模块

from greenlet import greenlet
def eat(name):
    print('%s eat 1' %name)
    g2.switch('jack')
    print('%s eat 2'%name)
    g2.switch()
def play(name):
	print('%s play 1'%name)
    g1.switch()
    print('%s play 2')
g1=greenlet(eat)
g2=greenlet(play)

#g1.switch('rose')可以在第一次switch时传入参数,一次就够了

虽然上述greenlet模块简化了yield复杂的代码结构,实现了单线程下多任务并发

但是无论直接使用yield还是greenlet都不能检测到io操作,同样遇到了还是阻塞,同样的对于纯计算机任务而言效率是没有任何提升的

切换

from greenlet import greenlet
import time
def f1():
    res=1
    for i in range(100000000):
        res+=i
        g2.switch()

def f2():
    res=1
    for i in range(100000000):
        res*=i
        g1.switch()

start=time.time()
g1=greenlet(f1)
g2=greenlet(f2)
g1.switch()
stop=time.time()
print('run time is %s' %(stop-start)) 
# 52.763017892837524

greenlet只是提供了一种比generator更加便捷的切换方式,当切换到一个任务执行时如果遇到io,那就原地阻塞,任然是没有解决遇到io自动切换来提升效率的问题

通常的任务代码通常既有计算操作,又有阻塞操作。那我们就会这么想可以在执行任务1时候遇到阻塞,那就让这个阻塞时间利用去执行任务2.。能达到这个效率--->Gevent模块

二,协程

协程:是单线程下的并发,又称微线程

英文名:Coroutine 是一种用户态的轻量化线程,即协程是用户自己控制调度的

1,PYTHON的线程属于内核级别的,即由操作系统控制调度(如单线程遇到io或执行时间过长就会被迫交出cpu执行权,切换到其他线程运行

2,但线程内开启协程,一旦遇到io,就会从应用程序级别(非操作系统)控制切换,从此来提升效率(非io操作的切换与效率无关)

对比操作系统控制线程的切换,用户在单线程内控制协程的切换有以下

优点:

==1,协程的切换开销更小,属于程序级别的切换,操作系统完全感知不到,因而更加轻量级

==2,单线程内就可以实现并发的效果,最大限度的利用cpu

缺点:

** 1,协程的本质是单线程下,无法利用多核,可以是一个程序开启多个进程,每个进程内开启多个线程,每个线程内开启协程尽可能提高效率

** 2,写成的本质是单个线程,一旦协程出现阻塞,将会阻塞整个线程

gevent 模块

定义:是一个第三方库,可以轻松通过gevent实现并发编程,在gevent中主要模式是‘Greenlet’,它是以C扩展模式形式接入Python的轻量级协程

greenlet全部运行在主程序操作系统进程的内部,但他们被协作式地调度

常用方法:

#用法
#创建一个协程对象 g1
g1 =gevent.spawn(func,1,2,3,x=4,y=5)
#spawn括号内第一个参数就是函数名,如果eat,后面可以有多个参数,可以是位置参数,或者关键字参数,都是传给函数eat的
g2=gevent.spawn(func2)
g1.join()  #等待g1结束
g2.join()  #等待g2结束

或者上述两步合作一步:
gevent.joinall([g1,g2])

g1.value  #拿到func1 的返回值


#遇到io阻塞时会自动切换任务
import gevent,sys
from gevent import monkey #导入monkey补丁
monkey.patch_all()       #打补丁
import time
print(sys.path)

def task1():
    print('task1 run')
    time.sleep(3)
    print('task 1 over')
def task2():
    print('task2 run')
    time.sleep(1)
    print('task2 over')
    
g1=gevent.spawn(task1)
g2=geven.spawn(task2)
# gevent.joinall([g1,g2])
g1.join()
g2.join()

# 执行以上代码会发现不会输出任何消息
# 这是因为协程任务都是以异步方式提交,所以主线程会继续往下执行,而一旦执行完最后一行主线程也就结束了,
# 导致了协程任务没有来的及执行,所以这时候必须join来让主线程等待协程任务执行完毕   也就是让主线程保持存活
# 后续在使用协程时也需要保证主线程一直存活,如果主线程不会结束也就意味着不需要调用join

'需要注意'

1如果主线程结束了,协程任务也会立即结束

2monkey补丁的原理是把原始的阻塞方法替换为修改后非阻塞方法,来实现io自动切换

++3必须在打补丁后在使用相应的功能,避免忘记,写在最上方++

我们可以使用threading.current_thread().getName()来查看每个g1和g2,查看结果为DummyThread-n,即假线程

posted @ 2019-07-08 17:22  enazede  阅读(19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