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推断review
什么是因果推断?
因果推断(Causal Inference):就是预估对某个对象/群体/人 等 做不做某种干预后产生的结果。
常说‘关系不代表因果’. 比如,一项研究表面,吃早餐的女孩比不吃早餐的女孩更瘦,因此得出结论:‘吃早餐能减肥‘。 但事实上,吃早餐和瘦这2件事也许只是存在相关性,瘦并不是吃早餐的 果,也就是它们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事实上,也许吃早餐的女孩瘦是因为她有很多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起得早,睡得早,健身等,最终使他变瘦。我们把’吃早餐和瘦‘ 之间的其他能够影响结论的变量称之为 混淆变量(coudounding variables), 如健身。
做因果推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做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也就是 A/B test. 然而很多时候,做rct需要费时费力,而且有时候,随机对照实验是受限制的,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做随机对照实验。如有时候,会收到道德问题的约束:观测数据通常是由研究者简单的观察每个样本收集得到的,收集期间,不对其做任何的干预,从观测到的数据中能获取样本的行为。对已经观测得到的数据,还有一个核心的问题是我们拿不到 ‘反事实’(counterfactual outcomes), 比如说 “对某个病人,他已经注射了100ml的药物,没有产生副作用(事实 factual outcomes), 但我们想知道如果他注射200ml会怎么样(反事实)“,这样做其一是不道德的,其二是他已经被注射了100ml,再注射就不是随机对照了,已经破坏了控制变量的条件。rct的另一个缺点是关注的是样本的平均层面,但忽略了每个独立的样本本身的特点。
为了解决因果推断领域的这些个问题,一共产生了2套框架,分别是
- potential outcome framework()潜在结果架构) , 通常也叫做 Neyman-Rubin Potential Outcomes 或者 the Rubin Causal Model, RCM)
- structural causal model(SCM)
在上面提到的例子中,为了去评估吃早餐对女孩所带来的因果效应,我们必须拿到同一个人在同种情况下的不同结果,也就是这个人,吃早餐/不吃早餐所带来的体重变化。显然,在同一时间段内,同时看到这两种结果(potential outcomes)时不可能的,不管怎么做,始终都会存在其中一个结果的缺失。而RCM就是去做这件事情的。RCM的目标时预估潜在结果,从而计算干预效果(treatment effect).
另一种模型就是SCM,因果推理中的另一个有影响力的框架是结构因果模型(SCM),其中包括因果图和结构方程式。结构因果模型描述了系统的因果机制,其中一组变量和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一组联立结构方程式建模。
因果推断和机器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机器学习促进了因果推断在潜在结果预估方面的成效,同时,因果推断有帮助如推荐系统等算法更好的决策。目前,潜在结果模型有三个假设,其他的所有因果推理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在这三个假设下进行的。
目前有如下的一些方法
- re-weighting
- stratification
- matching-based
- tree-based
- representation-based
- muti-task
- meta-learning
因果推断基础
总的来算,因果推断所做的任务就是当treatment改变的时候,去预估这个改变所带来的结果,比如说:对于同一批人,我一开始并未给他推荐某个产品,他没有购买,但如果给他推荐的话,他会不会购买?这里的推荐/不推荐就是treatment,会不会购买就是potential outcome。再例如,假设可以对患者使用两种治疗方法:药物A和药物B。将药物A应用于感患者时,恢复率为70%,而将药物B应用于相同患者时,恢复率为90%,恢复率就是潜在结果,恢复率的变化是treatment effect。但是上述的实验,基本上只能通过近似的随机对照实验来获取结果,但rct非常的消耗资源,因此从已观测到的数据进行treatment effect预估变得很有价值。
通常来说,观测数据包含接受到不同treatment的对象,以及treatment下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可能还有更多的信息,这样的观察数据使研究人员能够研究根本的问题,而无需进行随机实验即可了解某种治疗的因果效应
名词定义
causal inference:因果推理/因果推断
causal effect 因果效应
treatment: 干预/治疗; 其实就是做不做A动作的意思。比如智能营销下,发券还是不发券,还是发什么券。
- \(W\)表示reatment,\(W\in \{0,1,2...n\}\), 通常在大部分情况下,treatment是二值化的,即要么treat要么不treat,非0即1
potential outcome: 潜在结果,\(Y=(W=w)\)
- factual outcom:
- \(Y^F=(W=w)\) ,事实结果,已经做了某个treatment并观测到的结果
- counterfactual outcome
- \(Y^{CF}=(W=w^{'})\), 反事实结果,如果这个对象做了这个treatment,他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当treatment是二值化的时候,\(Y^{CF}=Y(W=1-w)\)
treatment effect: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衡量:全集,子集和个体。同时针对不同的层面,会有不同的计算effect的方式,有ATE,CATE,ITE等
unit:单个的实验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物体,一个对象
pre-treatment varialble/post-treatment varialble:干预前变量
- coufounding variable:混淆变量,对治疗和结果都有影响的变量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随机对照实验
三个重要的假设
假设1:Stable Unit Treatment Value Assumption(SUTVA)
这个假设强调两点:
- 每个单元的独立性,即单元之间没有交互作用。在上面的示例中,一个患者的结果不会影响其他患者的结果
- 每种治疗的单一性,在上面的示例中,在SUTVA假设下,具有不同剂量的药物A是不同的治疗方法。
假设2:Ignorability
在给定的条件下(可以理解为对象的特征) treatment与潜在结果相独立
该假设同样包含2点
- 如果两名患者具有相同的条件变量X,则无论治疗方案如何,其潜在结果均应相同
- 如果两名患者具有相同的条件变量X,则他们的治疗分配机制都应该相同
假设3:Positivity
对于任何条件X,干预方案都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treatment,在任何时候,只有一个outcome
这个条件对于 treatment effect预估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计算公式
此处以二值化的treatment作为例子
ATE: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在全集层面(population level), 干预效果被称为 Average Treatmen Effect(ATE)
其中,\(Y=(W=1)\) 表示实验组的结果,\(Y=(W=0)\) 表示对照组的结果。表现上就是群体性treat的effect取平均,含义上等于对一群人做了干预 - 不做 干预产生的效果值。比如 发券-不发券 后的增益。
ATT: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Treated grou
CATE: Conditional 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条件平均治疗效应,意为在不同条件下取treatment,所产生的效果,它又被称作heterogeneous treatment effect。这个不同的条件可能产生的是不同的sub group,入上表中年龄产生了3个sub group
ITE:Individual Treatment Effect
在个人层面上的treatment effect评价
做一个汇总
混淆变量、辛普森悖论和常用的处理手段
混淆变量(confounders) 会影响treatment和outcome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影响到treatment effect的预估。coufounder是一种特殊的干预前变量,比如药物治疗中的年龄,老龄人的体制和年轻人是不一样的,因此,同一种药物也许会出现不同的反映。当计算ATE的时候,混淆变量所产生的效果也会被计算在内,这导致了一种虚假效应(虚假效应). 使得我们得到错误的结论
辛普森悖论(Simpson's Paradox):某个条件下的两组数据,分别讨论时都会满足某种性质,可是一旦合并考虑,却可能导致相反的结论。平时大小考试都很牛b,一到大考就GG。
比如上方表格中,比如这个表,恢复率作为ATE,一定能说明 A效果比B好吗?threatment b在各年龄段上效果其实比threatment a要好,但当汇总来看的时候,得到的确实截然相反的结果。分层下的好坏不能决定最终结果的好坏。
辛普森悖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混淆变量带来的,比如年龄。
选择偏差
那么什么带来的了混淆变量呢?是选择性偏差。简单的来说,选择偏倚就是观测到的数据,其分布和我们感兴趣的目标的分布不一样。
混淆变量导致了选择偏倚的产生,从而加大了反事实的偏差,进而会影响到ATE的预估。
从上一个表中和下图中看出,不同的年龄分布,导致相同的treat产生了不同的outcomes分布
如果我们直接开始在观测数据上建模,即$$\tilde Y=f_w(x)$$, 那么显然模型因为选择性偏倚的存在,会表现的很糟糕。为了解决选择性偏倚的问题,通常有2种做法
- 造一个与目标分布差不多的伪集合,可以用的算法有sample re-weighting,matching,tree-based,muti-task。这个方法能够减轻coufounder带来的影响,也使得模型能够更好的预估到 反事实。
- 另一方法是先在观测数据上训练一个基础模型,然后再纠正选择性偏倚,meta-learning就属于这个方法
三个假设条件下的因果推断模型
大部分的因果推断模型都依赖上面提到的3个假设,根据他们对coufounder的处理方式的不同,这些方法可以被分为这么几个类别:
- Re-weighting methods
- Stratification methods
- Matching methods
- Tree-based methods
- Representation based methods
- Multi-task methods
- Meta-learning 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