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Infra 峰会感想(1)
峰会的第一天多云管理仍然是关注的重点之一。
中国联通分享了他们在多云管理领域的思考与实现。
联通指出了在多云领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 管不好:系统较多,管理复杂,管理人员平均要管理200+ 的应用, 1000+的虚拟机和 2000+的物理机器。
2 用不好: 资源申请流程复杂,单个应用资源申请被驳回10+ 次。资源申请步骤和流程复杂,涉及5个部门。
平均上线周期要30+ 效率及其低下。
3 成本高:资源严重浪费,cpu利用率< 10%, 内存利用率 < 15%。
4 运维难:跨专业运维,运维手册少,运维压力大。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联通进行了企业云管理平台的顶层设计框架。
顶层设计确立了建设的原则:业务聚焦,数据融合,循序渐进,功能使用。
首先大的原则是业务聚焦,一切以业务成功为导向,充分考虑业务场景。
将软件和硬件资源结合起来,屏蔽底层实现的差异,形成不同能力的资源池。
联通和华为合作,基于华为云管产品manageOne进行针对具体业务的深度开发。
面向企业级别用户围绕“极简”“智能”“可信”“开放”等理念进行产品的设计。
所谓的极简,指的是运营极简,运维极简,治理极简。
旨在降低云管用户使用门槛,自服务代替专业服务,提升运维效率,
面向应用的资源效率分析。
所谓的智能,指的是运营智能,运维智能和数据智能,
所谓的开放,指的是服务开发,架构开放和生态开放。manageOne具备服务目录功能,
增强了第三方模块的接入能力。同时强调了monageOne具备客户定制能力,异构资源接入能力
系统对接能力。 最后强调了生态开放,希望能够建立行业生态,产品生态,开发生态和服务生态。
联通集团通信云架构及云管理平台的目标
多云资源池的统一管理
异构资源的纳管,支持同时管理物理机,虚拟机,容器 x86和arm体系。
资源统一整合优化,精细化运营,降低运营的成本,提搞资源的利用率。
支持租户的自服务,避免专业化服务带来的低效。
联通设计了基于适配层的多云接入方式来解决多家云厂商的接入问题,设计标准的北向接口,
标准的数据模型,支持云厂商的便捷接入。另外适配层的设计坚持实时数据采集。支持采集异构
资源池的数据。驱动插件需要能够实现自运维。支持在线部署升级,动态插件扩展。
适配层架构具有灵活扩展,自运维,支撑水平解耦。基于适配层构建统一云管具有以下优势。
1 一致的云接入体验
2 简洁的运维管理
3 高效率的资源整合调配。
总地来说manageOne可以帮助联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多云,异构资源池的管理运维等难题,而且设计了灵活的
适配层方便第三方插件或异构资源池的接入,灵活可扩展性可以帮助建立生态。但以资源为粒度进行管理
本身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和困难,manageOne的架构设计是否能够解决多云管理的问题,我们仍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