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笔记 - 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
我们都有过很多不理智的时刻,比如被愤怒支配做出一些事后后悔的事,或者被商家的说辞打动而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
但除了这些非理性的表现,在我们自认为很理性的时候,事实真的如此吗?
本书用大量实证研究的案例,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通过阅读本书,跟随作者走进非理性世界的大门,在这里我们将看到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自己。
- 系统1与系统2
- 两者的分工模式
- 系统1的局限
- 与大脑工作方式相关的心理学效应
- 曝光效应
- 确认偏误
- 光环效应
- 眼见即为事实
- 过度自信
- 框架效应
- 启发法
- 锚定效应
- 前景理论
系统1与系统2
为了描述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作者引入了系统1和系统2的概念。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的状态下,如看到2+2就知道等于4,提到法国首都就会想到巴黎等;
系统2的运作则需要集中注意力,比如计算一道复杂的算术题,记住某人的电话号码。
两者的分工模式
在醒着时,系统1和系统2都处于活跃状态,系统1是自主运行的,而系统2则通常处于不费力的放松状态,运行时只有部分能力参与。
系统1不断为系统2提供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等信息。如果系统2接受了这些信息,则会将印象、直觉转变为信念,将冲动转化为自主行为。
通常情况下,这一过程进行地很顺利,系统2会稍微调整或是毫无保留地接受系统1的建议,因此我们一般会相信自己最初的印象,并依自己的想法行动。
当系统1的运行遇到障碍时,便会向系统2求助,这时系统2就会被激活。
系统2被激活的场景有:
系统1无法给出答案时,比如17*24这样的乘法题;
当事物违法了系统1所设定的关于世界的模式时,系统2也会被激活。在系统1设定的世界模式中,猫不会像狗一样汪汪叫、电灯也不会跳...当事物与系统的设定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感到惊讶。
系统1的局限
系统1与系统2之间的这种分工方式是非常高效的,代价也最小。因为系统1很善于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它在熟悉情境中采取的模式是精确的,所作出的短期预测是准确的,遇到挑战时做出的第一反应也是迅速且基本恰当的。然而,系统1存在成见,在很多特定的情况下,这一系统易犯系统性错误。系统1有时候会将原本较难的问题作简单化处理,对于逻辑学和统计学问题则几乎一无所知。系统1还有一个更大的局限,即我们无法关闭它。
与大脑工作方式相关的心理学效应
曝光效应
这是一种对于人或事,只要不断重复接触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重复能引发放松状态和令人舒心的熟悉感。
这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生理现象,可推及所有动物身上。这一效应能使机体鉴别出安全的物品和栖息地,是最为原始的社会性依附的基础。因此,重复曝光构成了社会组织和社会整合的基础,而社会组织与社会整合又是心理稳定与社会稳定的基础。
确认偏误
例如当有人问你“山姆友好吗?”你会想起山姆的各种行为,而当问题变成“山姆是不是很不友好?”你就会想起山姆不友好的行为,进而给出“山姆不友好”的答案。
大脑在理解一个陈述之前,会先试图相信它,最初产生相信某种观点的想法,是因为系统1在构建可能性最大的解释,随后才能决定是否“怀疑”它,这又是系统2的工作。
不幸的是,当有系统2参与时,我们几乎会相信所有事情。因为系统1不仅好骗,还容易产生偏见,而尽管系统2掌管怀疑和不信任的大权,但是它有时很忙,不忙时也很懒惰,总会擅离职守。已有证据显示,当人们劳累或是精力耗尽时,更容易受那些空洞却有说服力的信息影响,例如广告。
光环效应
喜爱(或讨厌)某个人就会喜爱(或讨厌)这个人的全部——包括你还没有观察到的方面—这种倾向就叫做光环效应。
此外第一印象也会影响之后对事物的感受
眼见即为事实
联想机制只能回忆起已被激活的观点,而系统1善于通过当前激活的想法来构建最可信的故事情节。系统1善于创造连贯的故事情节,这与故事所需数据数量和质量关系不大。
所以系统1容易根据有限的信息仓促下结论。比如当被问到“明迪克会是一个出色的领导吗?她聪明又坚强……”你的脑海中一定会马上闪现出一个答案“当然会”。你根据非常有限的信息选择了一个最佳答案,但是你却行动过早。如果紧随其后的两个形容词是“腐败”和“严酷”,又该怎么办?
眼见即为事实的理念解释了我们能够快速思考的原因,解释了我们是如何弄
清楚一个复杂领域中那些信息片段的含义的。很多时候,我们拼凑出的连贯情节与事实是无限接近的,完全可以用来支持理性活动。但它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过度自信
人们根据已有信息勾勒出的故事越连贯性,自信心就越强,这与证据的数量和质量关系不大,往往是知道得很少反而可以把已知的所有事物都囊括进连贯的思维模式中。
框架效应
同一信息的不同表达方式常常会激发人们不同的情感。比如“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是90%”的说法要比“手术后一个月的死亡率是10%”更令人安心,尽管它们描述的是同一个意思,但因为表述所采用的框架不同,人们的感受不同,进而所作的选择也会不同。
启发法
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我们总是很难快速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此时系统1就会找到一个相关问题来回答,这个问题比原来的问题更易作答。
比如在回答"你最近觉得幸福吗?"这个问题时,你可能实际上想的是"我上
个月有多少次约会",“我现在心情如何”。
一个懒惰的系统2往往会遵循最省力法则,不经检验就认可某个启发式答案。此外,你也许都注意不到目标问题很难,因为你的头脑中会很迅速地闪出一个直觉性答案。
锚定效应
在估测某一未知量时,人们的判断会明显受到没有任何信息价值的数字的影
响。比如询问受试者"甘地去世时比144岁大还是小?"比问"甘地去世时多少岁?",能得出大得多的答案。
商家经常会利用锚定效应,通过给待售的商品标记过高的原价而让人高估物品的价值,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
前景理论
请看下面这两个问题:
问题1:
A.肯定会得到900美元
B.有90%的可能性会得到1000美元?
问题2:
A.必定会损失900美元
B.有90%的可能性会损失1000美元?
大多数人在问题1中会选择A,而在问题2中会选择B。
作者和他的同事通过对人们在面对此类问题时的选择总结出了前景理论:
- 确定效应: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确定的收益。
- 反射效应: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赌一把”。
- 损失厌恶: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要更敏感得多。
- 可能性效应与确定性效应
当一件事发生的概率为0~5%(小概率),我们常常会过度重视这个不大可能发生的风险,发生低概率结果的可能被过高权衡,这就是可能性效应。
当一件事发生的概率为95%~100%(大概率),我们则会无限放大它实现的希望,而忽略95%包含的意义一有5%的可能不会发生,这就是确定性效应。
这两个效应常使人们高估或低估风险,从而错过机会或盲目冒险。
总结
篇幅所限,本文只涉及了书中内容的一小部分。断断续续耗时一个半月才终于看完,虽然篇幅较大,但却没有感到过乏味。书中的很多描述大多数在自己身上发生过,通过这样一场奇妙之旅,可以对自己大脑的算法有一定了解,也希望能规避一些思考方式带来的缺陷。作者在形容系统1的特点时用了伟大的喜剧演员丹尼·凯的一句话“她最得意的姿态是忘乎所以,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仓促下结论”,而如果任由自己的系统2懒惰下去,我们就会完完全全成为这样的人,所以接下来试试激活自己的系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