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greSQL TOAST技术解析

一、TOAST是什么?

TOAST是“The Oversized-Attribute Storage Technique”(超尺寸字段存储技术)的缩写,主要用于存储一个大字段的值

要理解TOAST,我们要先理解页(BLOCK)的概念。在PG中,页是数据在文件存储中的基本单位,其大小是固定的且只能在编译期指定,之后无法修改,默认的大小为8KB。同时,PG不允许一行数据跨页存储。那么对于超长的行数据,PG就会启动TOAST,将大的字段压缩或切片成多个物理行存到另一张系统表中(TOAST表),这种存储方式叫行外存储。

二、四种TOAST的策略

  • PLAIN:避免压缩和行外存储。只有那些不需要TOAST策略就能存放的数据类型允许选择(例如int类型),而对于text这类要求存储长度超过页大小的类型,是不允许采用此策略的

  • EXTENDED:允许压缩和行外存储。一般会先压缩,如果还是太大,就会行外存储

  • EXTERNA:允许行外存储,但不许压缩。类似字符串这种会对数据的一部分进行操作的字段,采用此策略可能获得更高的性能,因为不需要读取出整行数据再解压。

  • MAIN:允许压缩,但不许行外存储。不过实际上,为了保证过大数据的存储,行外存储在其它方式(例如压缩)都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作为最后手段还是会被启动。因此理解为:尽量不使用行外存储更贴切。 现在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来研究TOAST的细节:

interger默认TOAST策略为plain,而text为extended。PG资料告诉我们,如果表中有字段需要TOAST,那么系统会自动创建一张TOAST表负责行外存储,那么这张表在哪里?

 通过上诉语句,我们查到blog表的oid为16441,其对应TOAST表的oid为16444,那么其对应TOAST表名则为:pg_toast.pg_toast_16441(注意这里是blog表的oid),我们看下其定义:

TOAST表有3个字段:

  • chunk_id:用来表示特定TOAST值的OID,可以理解为具有同样chunk_id值的所有行组成原表(这里的blog)的TOAST字段的一行数据

  • chunk_seq:用来表示该行数据在整个数据中的位置

  • chunk_data:实际存储的数据。 现在我们来实际验证下:

可以看到,直到content的长度为327680时(已远远超过页大小8K),对应TOAST表中才有了2行数据,且长度都是略小于2K,这是因为extended策略下,先启用了压缩,然后才使用行外存储

下面我们将content的TOAST策略改为EXTERNA,以禁止压缩。

 

 

这次我们看到当content长度达到2560(按照官方文档,应该是超过2KB左右),TOAST表中产生了新的2条chunk_id为16448的行,且2行数据的chunk_data的长度之和正好等于2560。通过以上操作得出以下结论:

  • 如果策略允许压缩,则TOAST优先选择压缩
  • 不管是否压缩,一旦数据超过2KB左右,就会启用行外存储
  • 修改TOAST策略,不会影响现有数据的存储方式
posted @ 2022-02-10 10:28  数据库集中营  阅读(84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