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服务器框架设计
2012-07-17 12:53 zhenjing 阅读(7378) 评论(8) 编辑 收藏 举报缘起
在网络编程中,经常出现如下场景:编写特定逻辑服务器,该逻辑服务器依赖于后端的N种服务器。比如需要获取N种服务数据,或者需要N个步骤。对于这样的应用,同步调用将导致逻辑服务器的性能极低,异步调用是首选。问题:如何抽象通用的异步服务器网络框架,降低编写特定逻辑服务器的工作量?
分析
要抽象这样的异步服务器网络框架,需要处理如下问题:
1)session管理(通讯管理和数据管理);
2)超时处理;
3)异常处理;
4)状态管理(流程抽象)。
为了简化分析,从依赖单个后端服务器的情景开始分析。对于只需一次网络调用的逻辑服务,只需要考虑:session管理、超时处理、异常处理,session数据管理+简单的定时器+超时回调函数 即可满足该需求。这种服务器状态简单: 正常流程:发包、回包、获取请求数据、处理流程、返回用户请求; 异常流程: 超时、获取请求数据、处理流程、返回用户请求。
对于需要N个网络调用的逻辑服务,其每个网络调用也可以简化成上述单次网络调用的流程。问题是如何组织这N个网络调用,如何管理由这N个调用组成的各种状态?
异步服务器框架设计思路
方法一:抽象状态,利用“状态 <=> 回调函数 映射表”实现各种状态和动作间的转换关系。这种方法并不好,原因在于全局状态过多,不利于抽象。
方法二:State模式。封装每一个网络调用成Context(维护每个调用自身的状态),每个Context拥有如下统一动作(接口): 发包函数、回包处理函数、超时处理函数。通过组合Context实现对状态的管理。若N个调用不存在时序关系,则将每个调用Context组成一个更大的Context,该Context代表一个更大的状态。当所有的子Context调用完成后,则该Context完成,无状态转移。若N个调用存在时序关系,则按照调用时序,将各个Context组成一个状态转移链,依次处理各个Context并转移到下一个Context,当最后一个Context完成后,则整个请求完成。
参考
敏捷软件开发 2003
作者:zhenjing.chen
出处:http://www.cnblogs.com/zhenjing/
未注明转载的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