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小记:谁错了

VC错了?

    keso用“两堆蘑菇面面相觑”来形容现如今PPGITAT以及他们的投资者,如果你对比阅读《三言二拍:轻重与快慢》和早先的《东拉西扯:亚马逊是一家IT公司》,就会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早早盈利的Amazon开始了对“慢”“重”的仓储物流、数据中心、计算大笔投入,而我们的PPG则只是把大笔资金投入到广告上,ITAT除了大笔广告投入就是开店开店(而按欧通国的理论都是二三流商圈的店)。

为什么那么舍得投入?

    郎咸平的《产业链阴谋》(开头几章节很值得阅读,又一个阴谋论)中有这么一段话,我看到的第一个想法是,为何他们敢于决定这么做?

    “Zara为了加快运输的速度,他们在物流基地挖了200公里的地下隧道,用高压空气运输,速度奇快无比。此外,为了加快运输速度,他们用飞机而不是轮船从西班牙将成品运送到上海或香港,虽然飞机运费很高,但是高效整合更重要,总成本还是降低了。”(讲Zara的,很久以前方军有一篇解析商业模式创新的有一篇

    就像Amazon重金投入建设S3一样,Zara虽然放弃自主创新而代之以市场快速反应的思路,但在能够加快整个产业链流程的环节上不遗余力做到极致(据称“我国服装业者走完整条“6+1”的流程需要180天,而Zara走 完整个流程只需要12天”)。想想看,如果你是Zara企业主和投资人,你会不会决定修200公里的地下隧道,扯,还用高压空气运输货物?得花多少钱?关 键是有什么数据支撑你做出这个决定?用飞机运还是用轮船,怎么计算高效整合重要还是适当降低成本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我相信Zara事先有数据支持他们的大胆投入。

http://www.5gme.com/attachment/200812/1/366_1228150747NtEV.jpg

    当然,我也无法想象一个像PPGITAT或秦池和孔府家酒的公司决定投入自己的大部分现金到传统媒体广告上,但相比Amazon和Zara的大手笔,还差点儿意思。

    也许是历史决定了现在,中国人更擅长从历史中汲取养分,所以自打朱元璋做过清理开国元勋的最佳示范之后我们也从头学习了一遍,自打秦池等一系列标王乃至脑白金依靠海量广告迅速从无到有后,PPG和ITAT这么做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前辈们没有提供更好的示范样本。

    也不能说没有,和ITAT扩张门店看上去相似的是,格力为了对抗国美大卖场,在全国大规模自建门店。7000家,够多吧?关键是它做成了。因为很多很多人就死在自建销售渠道上,所以我们还是很难确定这是一个值得重金投入的示范样本。所以说,脑白金的示范效应和机会成本相对低廉,也难怪轻公司们去学习。

http://www.5gme.com/attachment/200812/1/366_12281469984vWd.jpg

PPG错了吗?

    我相信大家都看过雷军描述VANCL的一系列博文,不管是讲融资经历的,还是讲怎么决定开始做的,都要提到PPG学习PPG模式,并找到PPG的错误,譬如:

   “我们总结PPG最大的不足在于,PPG更象一个电话邮购公司,而不是一个电子商务公司。电子商务和电话邮购最大的区别在于店面。电话邮购完全靠广告和目录来做销售,基本没有店的概念。就算有网站,也只不过是电子目录。因为没有店,所以对广告和目录高度依赖,一旦停止大规模广告投放,业绩就会大幅度滑坡。

    PPG在后来者面前,就是一个免费的试错工具。PPG什么做错了,后来者可以避免。虽然这么说有点儿残酷。

    但,我不太相信Zara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时,都是那群职业经理人根据数据得出来的,就像杨勃描述豆瓣的根据数据分析来论证新项目一样。应该也有参考其他各种各样模式的公司试错的结果。从这个意义说,没有张永青的e国1小时,就没有后来的当当网卓越网。

    轻公司没错。试错也没错。德隆没错。征途没错。中国更缺少各种各样模式的试验,因为C2C(Copy2CHina)太多了。

http://www.5gme.com/attachment/200812/1/366_1228147162uluJ.jpg

郑昀@玩聚SD 20081201

posted @ 2008-12-02 02:04  老兵笔记  阅读(3000)  评论(1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