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let、Struts2、SpringMVC执行流程
Servlet
有以下四个阶段:
1.加载和实例化
Servlet容器负责加载和实例化Servlet。
当Servlet容器启动时,或者在容器检测到需要这个Servlet来响应第一个请求时,创建Servlet实例。
当Servlet容器启动后,它必须要知道所需的Servlet类在什么位置,Servlet容器可以从本地文件系统、远程文件系统或者其他的网络服务中通过类加载器加载Servlet类,
成功加载后,容器创建Servlet的实例。
因为容器是通过Java的反射API来创建 Servlet实例,调用的是Servlet的默认构造方法(即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所以我们在编写Servlet类的时候,
不应该提供带参数的构造方法。
2.初始化
在Servlet实例化之后,容器将调用Servlet的init()方法初始化这个对象。
初始化的目的是为了让Servlet对象在处理客户端请求前完成一些初始化的工作,如建立数据库的连接,获取配置信息等。
对于每一个Servlet实例,init()方法只被调用一次。在初始化期间,Servlet实例可以使用容器为它准备的ServletConfig对象从Web应用程序的配置信息(在web.xml中配置)
中获取初始化的参数信息。
在初始化期间,如果发生错误,Servlet实例可以抛出ServletException异常或者UnavailableException异常来通知容器。
ServletException异常用于指明一般的初始化失败,例如没有找到初始化参数;
而UnavailableException异常 用于通知容器该Servlet实例不可用。
例如,数据库服务器没有启动,数据库连接无法建立,Servlet就可以抛出 UnavailableException异常向容器指出它暂时或永久不可用。
3.请求处理
Servlet容器调用Servlet的service()方法对请求进行处理。
要注意的是,在service()方法调用之前,init()方法必须成功执行。
在service()方法中,Servlet实例通过ServletRequest对象得到客户端的相关信息和请求信息,在对请求进行处理后,调用ServletResponse对象的方法设置响应信息。
在service()方法执行期间,如果发生错误,Servlet实例可以抛出ServletException异常或者UnavailableException异常。
如果UnavailableException异常指示了该实例永久不可用,Servlet容器将调用实例的destroy()方法,释放该实例。
此后对该实例的任何请求,都将收到容器发送的HTTP 404(请求的资源不可用)响应。如果UnavailableException异常指示了该实例暂时不可用,
那么在暂时不可用的时间段内,对该实例的任 何请求,都将收到容器发送的HTTP 503(服务器暂时忙,不能处理请求)响应。
4.服务终止
当容器检测到一个Servlet实例应该从服务中被移除的时候,容器就会调用实例的destroy()方法,以便让该实例可以释放它所使用的资源,保存数据到持久存储设备中。
当需要释放内存或者容器关闭时,容器就会调用Servlet实例的destroy()方法。在destroy()方法调用之后,容器会释放这个Servlet实例,
该实例随后会被Java的垃圾收集器所回收。
如果再次需要这个Servlet处理请求,Servlet容器会创建一个新的Servlet实例。
也可以概括为:
Servlet程序是由WEB服务器调用,web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Servlet访问请求后:
①Web服务器首先检查是否已经装载并创建了该Servlet的实例对象。如果是,则直接执行第④步,否则,执行第②步。
②装载并创建该Servlet的一个实例对象。
③调用Servlet实例对象的init()方法。
④创建一个用于封装HTTP请求消息的HttpServletRequest对象和一个代表HTTP响应消息的HttpServletResponse对象,
然后调用Servlet的service()方法并将请求和响应对象作为参数传递进去。
⑤WEB应用程序被停止或重新启动之前,Servlet引擎将卸载Servlet,并在卸载之前调用Servlet的destroy()方法。
*注意
在整个Servlet的生命周期过程中,创建Servlet实例、调用实例的init()和destroy()方法都只进行一次,
当初始化完成后,Servlet容器会将该实例保存在内存中,通过调用它的service()方法,为接收到的请求服务。
Struts2
1.流程图:
2.流程叙述:
1. 客户端发送请求; 2. 这个请求经过一系列的过滤器(Filter)(这些过滤器中有一个叫做ActionContextCleanUp的可选过滤器,这个过滤器对于Struts2和其他框架的集成很有帮助,
例如:SiteMesh Plugin) 3. 接着FilterDispatcher被调用,FilterDispatcher询问ActionMapper来决定这个请是否需要调用某个Action。FilterDispatcher的功能如下: (1)执行Actions (2)清除ActionContext (3)维护静态内容 (4)清除request生命周期内的XWork的interceptors 4. 如果ActionMapper决定需要调用某个Action,FilterDispatcher把请求的处理交给ActionProxy 5. ActionProxy通过Configuration Manager询问框架的配置文件,找到需要调用的Action类 6. ActionProxy创建一个ActionInvocation的实例。 7. ActionInvocation实例使用命名模式来调用,在调用Action的过程前后,涉及到相关拦截器(Intercepter)的调用。 8. 一旦Action执行完毕,ActionInvocation负责根据struts.xml中的配置找到对应的返回结果。
返回结果通常是(但不总是,也可 能是另外的一个Action链)一个需要被表示的JSP或者FreeMarker的模版。
在表示的过程中可以使用Struts2框架中继承的标签。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涉及到ActionMapper
详情链接:struts2执行原理(执行流程)
SpringMVC
1.流程图:
2.流程描述:
1. 用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请求被Spring 前端控制Servelt DispatcherServlet捕获; 2. DispatcherServlet对请求URL进行解析,得到请求资源标识符(URI)。然后根据该URI,调用HandlerMapping获得该Handler配置的所有相关的对象
(包括Handler对象以及Handler对象对应的拦截器),最后以HandlerExecutionChain对象的形式返回。 3. DispatcherServlet 根据获得的Handler,选择一个合适的HandlerAdapter。(附注:如果成功获得HandlerAdapter后,此时将开始执行拦截器的preHandler(...)方法) 4. 提取Request中的模型数据,填充Handler入参,开始执行Handler(Controller)。
在填充Handler的入参过程中,根据你的配置,Spring将帮你做一些额外的工作: 1)HttpMessageConveter: 将请求消息(如Json、xml等数据)转换成一个对象,将对象转换为指定的响应信息 2)数据转换:对请求消息进行数据转换。如String转换成Integer、Double等 3)数据根式化:对请求消息进行数据格式化。 如将字符串转换成格式化数字或格式化日期等 4)数据验证: 验证数据的有效性(长度、格式等),验证结果存储到BindingResult或Error中 5. Handler执行完成后,向DispatcherServlet 返回一个ModelAndView对象; 6. 根据返回的ModelAndView,选择一个适合的ViewResolver(必须是已经注册到Spring容器中的ViewResolver)返回给DispatcherServlet ; 7. ViewResolver 结合Model和View,来渲染视图 8. 将渲染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也可以说:
处理流程规范化的首要内容就是考虑一个通用的Servlet响应程序大致应该包含的逻辑步骤:
步骤1—— 对Http请求进行初步处理,查找与之对应的Controller处理类(方法) ——HandlerMapping
步骤2—— 调用相应的Controller处理类(方法)完成业务逻辑 ——HandlerAdapter
步骤3—— 对Controller处理类(方法)调用时可能发生的异常进行处理 ——HandlerExceptionResolver
步骤4—— 根据Controller处理类(方法)的调用结果,进行Http响应处理 ——ViewResolver
Struts2与SpringMVC的对比
文章链接: SpringMVC与Struts2的对比
梦想要一步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