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说

以下内容整理自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个人认为小说和动画也有很多相同之处,评价动画的时候一些标准是相通的。

1.所有作品都是有主题的,“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等是小说家写不厌的“母题”,作家试图通过小说来表达自己对婚姻、家庭和爱情的体悟,对人性弱点的悲悯与失望,或者对真善美的讴歌与追求。这样的小说主要以思想的深度来展示其独有的魅力,我们称之为思想小说。

有些小说则主要以讲故事为目的,其魅力在于故事本身的曲折、离奇或者故事讲述的独特技巧。这样的小说,我们称之为故事性小说。

但凡优秀的小说,它的形象大于思想,它靠形象来揭示蕴含其中的深刻思想。小说最忌讳“主题鲜明”,好的小说总是赋予读者丰富的解读空间,让读者见出其中复杂多义的世界,从而充分展示其无穷魅力。罗兰·巴特说:“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说的正是小说主题具有复杂多义的特点,这就使得小说主题具有丰富的探究性。

但是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并不是无边界的,读者对小说主题的把握应该相对合理而不能离谱地误读。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读者读出的毕竟还应该是哈姆雷特。

那么,如何把握小说相对合理而复杂多义的主题而不至于被认为是误读呢?

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把握小说的主题

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②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2.有时,材料所蕴含的思想,比作家本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更加深厚。但也会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材料所蕴含的思想比作家本人所要表达的贫乏得多,材料根本无力来承担作家想要完成的思想表达。还有一种情况所蕴含的思想与作家想表达的思想大相径庭。

3.讲故事的记忆是可以模仿和习得的,而深邃的思想却必须通过锻造卓越而丰富的灵魂来达到,这个难度显然要大得多。我们应允许小说保持不同的趣味,并给不同趣味的小说各自保留空间。但相对于有故事无主题的小说,恐怕还是既有故事又有主题的小说更有持续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我们当然喜欢看到精彩的故事,但又希望不仅仅与故事。就像我们吃饭,不止满足于饱腹,还希望能享受美味。

4.圆形人物:性格复杂,往往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以现实中人类的多维性为创作基础。(狄德罗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更容易打动读者,也勾起读者的复杂心态。(如又鄙夷,又同情)

扁平人物:(类型人物/漫画人物),共同承担阐释主题

5.古典小说:个性化人物(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性格具体)。

现代小说:任务类型化,去标签化,没有个性, 是一群人/人类缩影。

6.细节:事实上,读过一部小说,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往往不是情节如何怪异,而是富有表现力的动人的细节。

7.悲悯情怀是人类最高尚的一种胸怀,它宽广有容,平和慈悲,并非局限于一时一地一己之身,而是与全人类同呼吸共命运。这种情怀超越了贫富与阶级、国家与民族的界限,是人们关注那些苦难中的同类,关怀和同情弱者,它是真善美的结晶,是人们在爱里忘记仇杀,忘记自己的伤痛,是人类的疗伤良药。

posted @ 2022-06-15 20:29  zhendelan  阅读(14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