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专栏】管理与领导_质量历史

 解释现代质量管理如何从基于SPC(统计过程控制)的质量控制发展演变为全面质量管理与领导原则,以及质量是如何帮助形成各种不同的持续改进工具,诸如: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约束理论等。


 

质量的历史:

1、19世纪80年代古埃及建造金字塔时代:质量主要依靠工匠本人来从各方面保证其作品的最终质量
2、20世纪初期:批量检验,专职检验人员进行检验
3、20世纪30年:休哈特创立的过程控制图技术;工人的主动性与态度对质量具有影响;
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9-1945):国防部强制推行“验收抽样”“过程控制图”,这个阶段质量专业领域先驱任务戴明和朱兰建立了其在质量领域的职业威望,并在战后向日本传授统计工具与质量管理工具;
5、20世纪70年代,日本质量管理技术成效显露,美国将日本的成功方法搬回家;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ASQ--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美国质量学会诞生,布鲁鲍夫意识到将分散在美国各地的质量管理学会整合为一个国家级组织的重要意义,爱德华兹美国贝尔实验室检测主管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后来成为了美国质量学会的首任主席,帮助制定了今天依然指导学会运作的方针政策;


 

插曲:学会设立奖项均以先驱任务命名,表彰开创性贡献:如布鲁鲍夫奖、休哈特奖章、爱德华兹奖章等;

休哈特:工程师,将统计、工程和经济学科结合在一起改变了工业历史;最大成就:过程控制图的发明(也称过程运行图),成为“经济控制的科学原理概论”;特质:永远寻求更好方案的敏锐洞察力,著作《产品制造质量的经济控制》;

戴明
1、美国最著名的质量专家,不仅在美国传播质量管理知识,也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他的思想和理念,为表彰戴明为日本战后经济恢复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为“日本制造”从负面形象转为正面形象提供了帮助,日本科学和技术联合会将其颁布的年度质量奖命名为“戴明奖”;
2、戴明注重和强调管理手段对质量的作用,认为85%的质量问题是由于管理系统的因素造成的,仅有15%的质量问题是由员工自身原因造成的质量战略的核心是运用统计质量控制技术来识别造成变异的特殊原因(不确定、不可预见)和一般原因(系统性),统计工具为公司的所有员工提供了一种共同语言,进而使得质量活动得到广泛传播,每一位员工都为其工作质量承担着重要责任,因此承担传统质量管理职能的人员能够在质量改进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3、戴明认为,一味靠说教来让工人提高生产高质量的产品的活动都是徒劳的,因为用于提高产品质量的改进活动几乎都不是工人的掌控范围之内,如合适的工具、必要的培训以及合格的材料等;
4、戴明基于自身经验,总结了一套称之为“戴明14点”的14项要求;

朱兰:
1、同戴明一样,在日本传授质量经验,戴明和朱兰在日本的工作互为补充,戴明向日本人展示了如何应用统计工具,朱兰向日本人传授质量管理技巧,朱兰最早提出“关键的少数”和“有用的多数”的概念来诠释(帕累托)排列图原理,经济学家的帕累托发现了这个现象,朱兰将其应用与质量改进;
2、1964年出版《管理的突破》一书中描述“质量改进所需要的方法与维持现有质量的方法完全不同”并在后来将这些观点提炼为著名的“朱兰三部曲
质量控制:用于纠正零星问题的监控技术(类似于特殊原因);
质量改进:用于解决长久性问题的突破性措施(类比于一般原因);
质量策划:一种用于将管理控制与评审活动制度化的年度质量方案;
3、1951年编著了《朱兰质量手册》;
4、《质量改进通用过程》提出研究征兆,诊断原因以及实施纠正的要求,反复强调只有通过项目的方式才有可能取得重大的改进;
5、将质量定义为“适用于顾客使用”,强调高层管理者身体力行才能确保质量活动的成功,中低层管理者也必须学会使用高层管理者语言与思维方式;

贝尔电话系统公司对于质量专业发展的贡献超乎人们的想象,休哈特、爱德华兹、朱兰、戴明均曾为该公司工作或通过各种渠道向其学习过;

 


 

现代质量发展
克劳斯比:推动了“零缺陷”运动的发展,创立了克劳斯比质量学员;
石川馨:QCC之父、日本式质量管理的集大成者,发明了因果图(石川图)
费根堡姆:创立了“全面质量控制”的概念,在全世界奔走推广其理念;著作《全面质量管理》,质量并非意味着最佳,而是客户使用和售价的最佳。

改进:指在日常工作中持续、渐进的改进;目标包括,消除浪费(增加成本而不增加价值的活动)、准时交付、数量与类型的生产负荷调节、标准化作业、步调一致的流水线、恰当尺寸的设备等等;
约束理论:一种系统的改进方法,某种或几种特定因素约束或阻碍了系统达到人们所更为期待的状态,如果管理者能够将注意力集中于约束因素中的极少数因素,使其性能最优化,或提升约束因素使其不再成为约束,则有助于将复杂系统或组织的管理变得更为简单和有效,约束应成为企业战略决策的指针;
精益哲学(精益生产):起源于制造行业,准时制(物料在需要进入的时刻才准确地送达装配地点的生产组织模式)、5S体系(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等五个项目,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减少浪费等措施来获取收益的方法体系);
六西格玛:组合和拓展了其他质量方法,超过了所有的质量方法,组合了有效沟通、组织活动、财务责任和强大的技术以帮助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取得持续改进,诸如降低成本、改进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提升士气、更高的利润等诸多方面的改进都可以通过实施六西格玛得到。


 

 

 

posted @ 2021-11-10 19:45  七彩蜗牛  阅读(6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