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浪潮之巅》摘句
-
人才: 一流的工程师能顶的上10个二流工程师.一流工程师天生充满了责任感和好奇心,他们大都满怀信心但却虚怀若谷,他们直接但不粗鲁,他们不推诿,他们不在乎工作边界,以团队任务而不是自己的工作任务为模板。我不止一次领教过一流工程师的威力,他们不止能把事情做对,还能把事情做好。他们能在完成开发的同时还能把团队不必要的沟通、返工和流程成本降到最低,更能防患于未然,把各种凶险消弭于无形。
-
为什么美国小公司能很快成为跨国公司,其中一个原因是反垄断法逼着公司追求技术进步。当一家公司开始垄断一个行业时,它会更多地倾向于利用自己的垄断资源,而不是靠技术进步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反垄断法则倒逼着公司追求技术进步。
-
美国几乎所有的老公司,发展到后来,创始人及其家族的股权早已所剩无几,大部分股权都散落在民间(主要掌握在基金里),这时的董事会的任务是监督执行官们的工作,保证投资人的利益,而不是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公司的高管们很多时候非但不真正拥有公司,而且一些人的个人利益还和公司的利益有冲突,正是因为公司的长期利益和高管们没有太大关系,所以他们如果能在任期内狠狠捞一笔,何乐而不为呢? 当一家公司没有人对它有控制权时,没有人为它十年百年后的发展着想,他的长期发展就会有问题。
-
短线投资者发现最快的挣钱方法不是把一家企业搞好,而是炒作和包装上市,将公司的一部分拆了卖无疑挣钱最快。但没拆分出一块业务,公司的整体实力就下降一份,管理者对整个公司的管控能力下降一份。
-
评价一家上市公司的好坏,其实只要看那些最优秀的人是流进这家公司,还是流出这家公司. 如果你自己没有把握去评价一家公司成功的几率,不妨看看那些最优秀的人是如何用脚投票的。你可以凭这个去买股票,去选工作,去找男女朋友……
-
IBM能成为科技界的常青树,要归功于它的二字秘诀——保守。毫无疑问,保守使得IBM失去了无数发展机会,但是也让它能专注于最重要的事,并因此而立于不败之地。
-
IBM的小华生看到了计算机在今后社会中将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决定投资发展计算机,并请来冯·诺伊曼做顾问。IBM还请来了很多工程师,并且把麻省理工学院作为它强大的技术支持。小华生将IBM的研发经费从他父亲时代的3%增加到9%。【资本 + 人才 + 教育 = 技术】
-
IBM里面的人常常讲这么一个故事,在ibm公司,如果要把一个纸箱子从二楼搬到三楼,需要多长时间。这件本来几分钟就能办成的事,在ibm需要几个月。原因是,要搬动一个箱子,你要先打报告,然后经过层层审批;审批后,审批报告再层层向下落实,最后交 给替ibm搬家的搬运公司。在搬运公司的任务单上,上个月的任务可能还没有完成呢,现在提交 的任务单一个月以后能完成就不错了。这样,搬动一个纸箱花几个月时间一点也不奇怪。【公司过于看重管理就会这样】 =》 开源节流,裁掉了一些冗余的部门和一些毫无前途的项目,大力发展核心业务和光明前景业务。在公司内部,它引入竞争机制,一个项目可能有多个组背靠背地开发。为了防止互相拆台、加强合作,郭士纳将每个人的退休金和全公司的、而不是以前的各部门的效益挂钩。郭士纳砍掉了一些偏重于理论而没有效益的研究,并且将研究和开发结合起来。一旦一个研究项目可以实用了,他就将整个研究组从实验室挪到产品部门。到后期,他甚至要求ibm的所有的研究员必须从产品项目中挣一定的工资。这种做法无疑很快地将研究转化成产品。但是这样做无疑会影响ibm长线研究和基础研究,为了弥补这方面的损失,ibm加强了和大学的合作,在几十所大学开展了科研合作或者是设立了奖学金。现在,IBM的很多研究员只能从研究项目中拿到一大半而不是全部的工资,另一小半必须通过参加产品项目而获得,因此一些单纯搞研究的科学家不得不离开。对IBM的这种政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IBM的目的是非常清楚的,科研必须和产品相结合。
-
IBM十分鼓励员工申请专利,每申请一个专利,员工不仅能得到一笔不错的奖金,还可以计点,记够一定的点数,对员工的涨工资乃至提级都有好处。IBM如何衡量一个研究员的工作,他告诉我有三条衡量标准: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和产品化。因此可以看出专利申请在IBM的重要性。
-
在卖掉笔记本部门后,ibm用所得到的现金几次购回自己的股票,因此公司总股票数量减少,每股利润的的提升要明显快于税后利润的增长。【利润的提升不仅关乎收入,也关乎成本】
-
IBM就是这样,时不时地调整内部结构,将一些非核心的、长期效益不好的部门卖掉,同时扩大核心的利润高的生意。IBM在百年来历次技术革命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自有其生存之道。它在技术上不断在开拓和发展,以领导和跟随技术潮流;在经营上,死死守住自己核心的政府、军队企事业部门的市场,对进入新的市场非常谨慎。迄今为止,它成功地完成了两次重大的转型,从机械制造到计算机制造,再从计算机制造到服务。它错过了以微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浪潮,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基因所决定的。今天,它仍然是世界上人数最多、营业额和利润最高的技术公司。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会随着科技发展的浪潮顺顺当当地发展,直到下一次大的技术革命。
-
在每一次技术革命中,新技术必须比老的有数量级的进步才能站住脚。
-
苹果董事会起先对乔布斯的能力也没谱,便给了他一个临时ceo的职务。乔布斯也不在乎这个,他甚至答应一年只拿一块钱的工资。毕竟苹果公司是他的亲儿子,只要让他回苹果就什么都好说。我和硅谷很多创业者聊过,发现他们对自己的公司,哪怕再小的公司,在感情上也象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亲。
-
死亡推动着生命进化和变迁,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现在,新的人和新的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也会逐渐成为旧的,也会被淘汰。苹果没有沉浸在ipod的成功中,加紧了新品的开发。
-
乔布斯送给年轻人两句话,永远渴望、大智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
-
英特尔并没有想彻底把amd打死。因为留着amd对它利大于弊。首先,它避免了反垄断的很多麻烦。今天amd的股值只有英特尔的5%,后者靠手中的现金就足以买下前者。但是,英特尔不能这么做,否则会有反垄断的大麻烦。其次,留着amd这个对手对英特尔自身的技术进步有好处。柳宗元在他的“敌戒”一文中指出,“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这条规律对于英特尔也适用。英特尔从1979年至今,将处理器速度,(如果以小数运算速度来衡量),提高了二十五万倍。如果没有诸多竞争对手的话,它是做不到这一点的。现在它的主要对手只有amd了,从激励自己的角度讲也许要留着它。
-
从生意经上讲,盖茨深知赚大钱和赚小钱的关系。盖茨和巴菲特做法相同,他们都是要从每一个人身上或多或少挣一笔钱,而不是从富人身上狠宰一刀了事.世界上最挣钱的汽车公司是生产大众型汽车的丰田公司,而不是生产跑车的法拉利和豪车的劳斯莱斯。
-
美国慈善基金会的发展。美国不鼓励从父辈继承巨额遗产不劳而获的做法,因此美国的遗产税高的吓人。同时,美国的慈善家更多的倾向于通过自己的钱改变世界。他们任务政府办事效率低下,浪费纳税人的钱,甚至会把钱用于不必要的捐助、战争等。从后代继承基业长青以及通过自己改变世界的想法,使得美国的慈善家更倾向于成立自己的慈善事业。
-
正是因为埃里森有这种为了办成事情不计成本、志在必得的决心,商业眼光敏锐,执行力非常强,埃里森达成了很多在他人看来根本做不到的奇迹。
-
美国经典教科书《人工智能》的作者彼得诺威格: 一家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50%以后,就不用再想去将市场份额翻番了。言下之意,这家公司就必须挖掘新的成长点了。
-
为人:
- 钱伯斯(思科)虽然不是技术出身,但是在商业上目光敏锐。不过即便如此,钱伯斯也很少我行我素,强制推行他的想法,他总是倾听各方面的意见,既有来自下属的,也有来自客户的。接触过钱伯斯的人讲,他从来不训斥下属,而且从来不是一个顶层设计者。思科公司把40%的雇员期权分给了普通员工,这么高的比例在美国的公司里是绝无仅有的。钱伯斯曾经这样谈论他对一个成功企业的看法: "最有影响力的公司不仅实力最强大,而且也最为慷慨大度,富于人情味和诚意。成功的企业不仅能够吸引而且也能留住天才员工"。
- 钱伯斯在管理上的第二个秘诀就是无条件地满足客户的需求。钱伯斯本人不是技术出身,对技术的把控来自于两个方面: 下属的建议客户的需求。和钱伯斯打过交道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位难得的沟通大师,并且非常有耐心听取客户的意见。
- 钱伯斯对各个产品的要求是要做到全球前两名,如果做不到,要么和世界前两名合作,要么干脆并购掉那个细分领域中的老大.如果只是排名靠前而不盈利,那没有任何意义,比如雅虎。
- 钱伯斯将工业时代的层次森严的树状组织结构,变成网状结构。这样至少会给公司带来三个好处: 1. 上下级和不同部门之间沟通的路径较短;部门壁垒低,便于合作;组织架构灵活,便于随时终止市场前景不好的旧项目和开展有潜力的新项目。【还没有看,树状和网状企业结构的特点和差异,可以看《硅谷之谜》】
- 钱伯斯在思科采用了一种宽容内部创业的政策。具体的做法是,如果公司里有人愿意自己创业,公司又看好他们做的东西,就让他们留在公司内部创业而不要到外面去折腾,而思科会作为投资者而不再是管理者对待这些创业者。
-
互联网的前景之一:既然能在互联网上打电话,当夜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看电视,也可以用来打电话、甚至同时进行游戏、看电影、等,互联网搭配云空间完全可以成为家庭的娱乐中心。
-
思科如果能走IBM的道路,即不断淘汰利润不高的低端产品,僵尸车主动让给华为等"中国制造"的公司,保守地开拓新领域的成长点,就有可能做到长盛不衰。为了防止自身患上不思进取的大公司病,思科采用了内部创业的独特方法,并且屡获成功。
-
松下新之助说过,一个产品如果不能盈利,就是对人类的犯错,因为它浪费了人力和物力,它们原本可以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
德克尔休克疗法: 她对公司所有项目按照投入产出比排一个序,责令那些亏损的项目按期扭亏为盈。在这期间,公司对这些项目不再投入,这实际上就是让那些项目死掉。期限已到,德克尔就毫不犹豫地裁撤掉那些项目,控制了预算,完成了节流。
-
一个技术人员是否愿意为自己的公司尽全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得到了重视。重视一方面体现在收入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他在公司有多少发言权。
-
公司提高效率不仅仅是提供一顿免费午餐这么简单,首先要能打破山头,打破部门界限,协调合作。google人才优势非常明显,同时它的科研和开发部门本身就是合一的。科研人员能轻易的从产品部门拿到真实的数据做实验。
-
斯坦福大学的发展: 上世纪60年代,贫穷的斯坦福大学拥有很多的土地却不允许出售,于是它办起了斯坦福工业园。教育+人才与生产力 + 科技的结合,厂校合作的模式,不仅让惠普之类的公司发展起来,同时工业园公司在财政上对于斯坦福的支持,使得斯坦福大学长久发展起来。形成了企业与学校完美双赢的模式。
-
两个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公司合并后,不仅没有得到累加的市场份额,而且只达到两者合并前较少的那份。原因是两个问题公司组合起来的问题会翻倍增加。
-
一个小公司要想成功,必须同时具备很多因素:
- 首先,创始人很重要。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实干家,他们又必须是多面手,在创业初期亲自干所有的脏活累活。成功的创业者必须有一个小而精的好团队,成员们不计较个人得失,同甘共苦,否则成则争功,败则推诿。在技术上,他们的技术必须是不容易被别人学会和模仿的。
- 必须找到好的能盈利的商业模式。
- 判断力和执行力。所以一般风险投资家在投资的同时,要为公司寻找一位专业的CEO.
- 外部环境
- 运气。
-
求学态度: 硅谷是一个到处可见权威却从不相信权威的地方。但是,硅谷却从不迷信权威。任何人要想在这里获得成功,都得真刀真槍地拿出真本事干出个样子。硅谷几十年经验证明,那些初出茅庐能干具体事情的年轻人,可能比一个经验丰富但是已经眼高手低的权威对公司更有用。不仅公司不迷信权威,硅谷的个人也是如此。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很少会因为ibm或者斯坦福的专家说了该怎么做就循规蹈矩,而是会不断挑战传统寻找新的办法。在公司内部,职位高的人不能以权压人而必须以理服人。了解谷歌这样公司的人都知道老板并不好当。在硅谷各公司内部,虽然也有等级之分,但是已经比传统行业的公司要好很多了。更重要的是,公司内部的升迁和毕业学校、学历、工龄长短很少有直接关系。
-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是风险投资家们普遍承认的事实。红杉风投的投资家们和我谈过他们选择投资对象的原则,其中一条就是创业者一定要有饥渴感(hungry)。很难想象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能比一个急于脱离贫困现状的缀学生更有把公司办好的可能。资深创业者和毫无经验的年轻人各有优势,但是机会均等。名气大、职位高的创业者经验丰富、交 际广,容易找到钱和市场,但是闯劲远不如初出茅庐的牛犊那么足。硅谷各个层次的成功者几乎无一例外是靠自己的双手从零干起,获得成功的。
-
机会均等: 硅谷相对于美国其它地方是机会最多也是最均等的。因此虽然这里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还是不断有人愿意来。全世界很多国家想学习 硅谷建立自己的科技园,但是至今没有一个能像硅谷这么成功的。我想这些科技园的管理者们,也许首先应该问问自己是否为创业者提供了同等的机会,还是将人按照财富、经历、名气预先分为了三六九等。(我对一些科技园按照学历、职称引进人才和投资额招商很不以为然。)自古英雄不问出处,今天落魄的学子可能就是明天业界的领袖。
-
硅谷的生产关系: 创新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这任何国家任何领导人 都懂得的道理。很多国家都投了大量的资金建造自己类似硅谷的科技园,以鼓励创新,但鲜有成功的。主要是因为其它地方很难再复制硅谷的天时(二战后it工业的发展)、地利(背靠斯坦福和伯克利)和人和。而这其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它就是在硅谷发展起来的新型的生产关系。这是硅谷在全世界最特殊的地方,并充分保障了创新。在生产关系中,在以科技为主的行业,生产资料的作用微乎其微,像微软和google这样的公司,除去现金后,资产占不到市值的十分之一。那么人的作用就是关键,具体讲就是利润的分配方式和人与人的关系。科技公司的期权制保证了各级雇员除了工资以外,可以从公司的利润中分到一杯羹。因此,他们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息息相关。硅谷科技公司(包皮括基因科技等生物公司)在上市前,一般员工的股权可以占到公司的百分之十到十五。也就是说像google、英特尔和思科这样规模的公司,每家都有几十亿美元的财富掌握在员工手中。员工从股票上的收益可以大于自己的工资,这就是大家拼命干活的动力。在人与人、雇员与雇主的关系上,硅谷的环境是对发挥员工创造性最有利的。公司内上下级之间虽然有等级的差异但是彼此是互相尊重的。(有些时候,一个优秀员工的级别和收入可能比他的直接上级还要高。)这样大家在一起共事就会觉得相对“舒服”一些,每个人都容易安心做好份内的事,而不是必须勾心斗角往上爬。硅谷的基因科技和google在最近的好几年中,被评为全美国最适合工作的公司。硅谷公司对员工的约束也很宽松,一般不会阻止员工跳槽,更不会因此打官司。甚至当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搞发明创造(只要不是偷技术)然后出去创业,硅谷公司(包皮括各研究所)也不会像美国其它地方公司追究得那么厉害的,而一般采用入股的方式做到双赢。思科创始人和斯坦福之间就是这样解决了知识产权问题。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硅谷的主流生产关系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这也正是保障了硅谷的创造力长盛不衰的原因。
-
美国信用制度: 美国整个社会都建立在信用这一基础之上。每个人(和每个公司)都有一个信用记录,通过其社会保险号可以查到。美国社会对一个人最初的假定都是清白和诚实的,但是只要发现某个人有一次不诚实的行为,这个人的信用就完蛋了——再不会有任何银行借给他钱,而他的话也永远不能成为法庭上的证据。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诚信上犯了错误,改了也不是好人。全美国有了这样的信用基础,银行就敢把钱在没有抵押的情况下借出去,投资人也敢把钱交 给一无所有的创业者去创业。不仅如此,只要创业者是真正的人才,严格按合同去执行,尽了最大努力,即使失败了,风投公司以后还会愿意给他投资。美国人不怕失败,也宽容失败者。大家普遍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点在世界其它国家很难做到(当然,如果创业者是以创业为名骗取投资,他今后的路便全被堵死了)。美国工业化时间长,商业发达,和商业有关的法律健全,也容易保护风险投资。
-
风险投资和传统的私募基金
- 风险投资和传统的私募基金类似,但是它们的投资对象和方式完全不同。私募的投资对象大多数是拥有大量不动产和很强的现金流(cashflow)的传统上市企业,这些企业所在的市场被看好,但是这些企业因为管理问题,不能盈利。私募基金收购这些企业,首先让它下市,然后采用换管理层、大量裁员、出售不动产等方式,几年内将它扭亏为盈。这时或者让它再上市,或者将它出售。运作私募基金要求能够准确估价一个问题重重的公司、具有高超的谈判技巧和资金运作本领,但是最关键的是要能摆平劳工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蓝领的工人和工会(因为私募基金一旦收购一个公司,第一件事就是卖掉不良 资产和大规模裁员)。从这个角度上讲,私募基金是在和魔鬼打交 道,但他们是更厉害的魔鬼。
- 风险投资则相反,他们是和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打交 道,同时他们又是更聪明的人。风险投资的关键是能够准确评估一项技术,并预见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所以有人讲,风险投资是世界上最好的行业。
-
在google看来,一个理想的员工是你交代给他一件事,不用操心,他就给你完成了。更理想的员工是你不用交代他任何事,他每个季度自动给你完成很多有益的工作。好的员工不仅要有创造力,还要有自觉性。
-
瑞士这个国家的产品不多,但是只要它做就是精品,做同样的东西,即使功能相同,做得好不好价值可以有天壤之别。
-
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多看少说,这样不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同时能很快掌握信息。
-
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而谋求那些利益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
一个公司,如果让新人尝试带领尝试新业务,那么新兴业务最后只能成为公司的一个部门,而由公司领导人负责其最需要支持,最需要资源的新业务,那么可能会再造一个老公司。
-
互联网时代,连接比拥有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