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6(简介及常用)-下
八、Iterator 和 for of 值遍历(谷歌浏览器无)
1、Iterator(遍历器)的概念
JavaScript 原有的表示“集合”的数据结构,主要是数组(Array)和对象(Object),ES6 又添加了Map和Set。这样就有了四种数据集合,用户还可以组合使用它们,定义自己的数据结构,比如数组的成员是Map,Map的成员是对象。这样就需要一种统一的接口机制,来处理所有不同的数据结构。遍历器(Iterator)就是这样一种机制。它是一种接口,为各种不同的数据结构提供统一的访问机制。任何数据结构只要部署Iterator接口,就可以完成遍历操作(即依次处理该数据结构的所有成员)。
(背下来)Iterator 的作用有三个:一是为各种数据结构,提供一个统一的、简便的访问接口;二是使得数据结构的成员能够按某种次序排列;三是ES6创造了一种新的遍历命令for...of循环,Iterator接口主要供for...of消费。Iterator 的遍历过程是这样的。(1)创建一个指针对象,指向当前数据结构的起始位置。也就是说,遍历器对象本质上,就是一个指针对象。(2)第一次调用指针对象的next方法,可以将指针指向数据结构的第一个成员。(3)第二次调用指针对象的next方法,指针就指向数据结构的第二个成员。(4)不断调用指针对象的next方法,直到它指向数据结构的结束位置。每一次调用next方法,都会返回数据结构的当前成员的信息。具体来说,就是返回一个包含value和done两个属性的对象。其中,value属性是当前成员的值,done属性是一个布尔值,表示遍历是否结束。
2、默认 Iterator 接口
Iterator 接口的目的,就是为所有数据结构,提供了一种统一的访问机制,即for...of循环。当使用for...of循环遍历某种数据结构时,该循环会自动去寻找 Iterator 接口。一种数据结构只要部署了 Iterator 接口,我们就称这种数据结构是”可遍历的“(iterable)。
ES6 规定,默认的 Iterator 接口部署在数据结构的Symbol.iterator属性。Symbol.iterator属性本身是一个函数,就是当前数据结构默认的遍历器生成函数。执行这个函数,就会返回一个遍历器。至于属性名Symbol.iterator,它是一个表达式,返回Symbol对象的iterator属性,这是一个预定义好的、类型为 Symbol 的特殊值,所以要放在方括号内
const obj = {
[Symbol.iterator] : function () {
return {
next: function () {
return {
value: 1,
done: true
};
}
};
}
};
上面代码中,对象obj是可遍历的(iterable),因为具有Symbol.iterator属性。执行这个属性,会返回一个遍历器对象。该对象的根本特征就是具有next方法。每次调用next方法,都会返回一个代表当前成员的信息对象,具有value和done两个属性。
ES6 的有些数据结构原生具备 Iterator 接口(比如数组),即不用任何处理,就可以被for...of循环遍历。原因在于,这些数据结构原生部署了Symbol.iterator属性,另外一些数据结构没有(比如对象)。凡是部署了Symbol.iterator属性的数据结构,就称为部署了遍历器接口。调用这个接口,就会返回一个遍历器对象。字符串是一个类似数组的对象,也原生具有 Iterator 接口
3、for...of循环
ES6 借鉴 C++、Java、C# 和 Python 语言,引入了for...of循环,作为遍历所有数据结构的统一的方法。一个数据结构只要部署了Symbol.iterator属性,就被视为具有iterator接口,就可以用for...of循环遍历它的成员。也就是说,for...of循环内部调用的是数据结构的Symbol.iterator方法。for...of循环可以使用的范围包括数组、Set 和 Map 结构、某些类似数组的对象(比如arguments对象、DOM NodeList 对象)、Generator 对象,以及字符串。
4、数组
数组原生具备iterator接口(即默认部署了Symbol.iterator属性),for...of循环本质上就是调用这个接口产生的遍历器,可以用下面的代码证明。
const arr = ['red', 'green', 'blue'];
for(let v of arr) {
console.log(v); // red green blue
}
const obj = {};
obj[Symbol.iterator] = arr[Symbol.iterator].bind(arr);
for(let v of obj) {
console.log(v); // red green blue
}
上面代码中,空对象obj部署了数组arr的Symbol.iterator属性,结果obj的for...of循环,产生了与arr完全一样的结果。
for...of循环可以代替数组实例的forEach方法。
const arr = ['red', 'green', 'blue'];
arr.forEach(function (element, index) {
console.log(element); // red green blue
console.log(index); // 0 1 2
});
JavaScript 原有的for...in循环,只能获得对象的键名,不能直接获取键值。ES6 提供for...of循环,允许遍历获得键值。
var arr = ['a', 'b', 'c', 'd'];
for (let a in arr) {
console.log(a); // 0 1 2 3
}
for (let a of arr) {
console.log(a); // a b c d
}
上面代码表明,for...in循环读取键名,for...of循环读取键值。如果要通过for...of循环,获取数组的索引,可以借助数组实例的entries方法和keys方法,参见《数组的扩展》章节。
for...of循环调用遍历器接口,数组的遍历器接口只返回具有数字索引的属性。这一点跟for...in循环也不一样。
let arr = [3, 5, 7];
arr.foo = 'hello';
for (let i in arr) {
console.log(i); // "0", "1", "2", "foo"
}
for (let i of arr) {
console.log(i); // "3", "5", "7"
}
上面代码中,for...of循环不会返回数组arr的foo属性。
九、模块(选)
在ES6标准中,JavaScript原生支持module了。这种将JS代码分割成不同功能的小块进行模块化的概念是在一些三方规范中流行起来的,比如CommonJS和AMD模式。
将不同功能的代码分别写在不同文件中,各模块只需导出公共接口部分,然后通过模块的导入的方式可以在其他地方使用。下面的例子来自tutsplus:
// point.js
module "point" {
export class Point {
constructor (x, y) {
public x = x;
public y = y;
}
}
}
// myapp.js
//声明引用的模块
module point from "/point.js";
//这里可以看出,尽管声明了引用的模块,还是可以通过指定需要的部分进行导入
import Point from "point";
var origin = new Point(0, 0);
console.log(origin);
十、Map,Set 数据结构
1、ES6 提供了新的数据结构 Set。它类似于数组,但是成员的值都是唯一的,没有重复的值。向Set加入值的时候,不会发生类型转换,所以5和"5"是两个不同的值。Set内部判断两个值是否不同,使用的算法叫做“Same-value equality”,它类似于精确相等运算符(===),主要的区别是NaN等于自身,而精确相等运算符认为NaN不等于自身。另外,两个对象总是不相等的。例如两个空对象不相等,所以它们被视为两个值。
Set 结构的实例有以下属性:Set.prototype.constructor:构造函数,默认就是Set函数;Set.prototype.size:返回Set实例的成员总数。
Set 实例的方法分为两大类:操作方法(用于操作数据)和遍历方法(用于遍历成员)。下面先介绍四个操作方法。
add(value):添加某个值,返回Set结构本身。
delete(value):删除某个值,返回一个布尔值,表示删除是否成功。
has(value):返回一个布尔值,表示该值是否为Set的成员。
clear():清除所有成员,没有返回值。
遍历操作
Set 结构的实例有四个遍历方法,可以用于遍历成员。
keys():返回键名的遍历器
values():返回键值的遍历器
entries():返回键值对的遍历器
forEach():使用回调函数遍历每个成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Set的遍历顺序就是插入顺序。这个特性有时非常有用,比如使用Set保存一个回调函数列表,调用时就能保证按照添加顺序调用。
let set = new Set(['red', 'green', 'blue']);
for (let item of set.keys()) {
console.log(item);
}
// red
// green
// blue
for (let item of set.values()) {
console.log(item);
}
// red
// green
// blue
for (let item of set.entries()) {
console.log(item);
}
// ["red", "red"]
// ["green", "green"]
// ["blue", "blue"]
上面代码中,entries方法返回的遍历器,同时包括键名和键值,所以每次输出一个数组,它的两个成员完全相等。Set 结构的实例默认可遍历,它的默认遍历器生成函数就是它的values方法。
2、WeakSet 结构与 Set 类似,也是不重复的值的集合。但是,它与 Set 有两个区别。首先,WeakSet 的成员只能是对象,而不能是其他类型的值。
const ws = new WeakSet();
ws.add(1)
// TypeError: Invalid value used in weak set
ws.add(Symbol())
// TypeError: invalid value used in weak set
上面代码试图向 WeakSet 添加一个数值和Symbol值,结果报错,因为 WeakSet 只能放置对象。
其次,WeakSet 中的对象都是弱引用,即垃圾回收机制不考虑 WeakSet 对该对象的引用,也就是说,如果其他对象都不再引用该对象,那么垃圾回收机制会自动回收该对象所占用的内存,不考虑该对象还存在于 WeakSet 之中。
这是因为垃圾回收机制依赖引用计数,如果一个值的引用次数不为0,垃圾回收机制就不会释放这块内存。结束使用该值之后,有时会忘记取消引用,导致内存无法释放,进而可能会引发内存泄漏。WeakSet 里面的引用,都不计入垃圾回收机制,所以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此,WeakSet 适合临时存放一组对象,以及存放跟对象绑定的信息。只要这些对象在外部消失,它在 WeakSet 里面的引用就会自动消失。
由于上面这个特点,WeakSet 的成员是不适合引用的,因为它会随时消失。另外,由于 WeakSet 内部有多少个成员,取决于垃圾回收机制有没有运行,运行前后很可能成员个数是不一样的,而垃圾回收机制何时运行是不可预测的,因此 ES6 规定 WeakSet 不可遍历。
WeakSet 是一个构造函数,可以使用new命令,创建 WeakSet 数据结构。
const ws = new WeakSet();
作为构造函数,WeakSet 可以接受一个数组或类似数组的对象作为参数。(实际上,任何具有 Iterable 接口的对象,都可以作为 WeakSet 的参数。)该数组的所有成员,都会自动成为 WeakSet 实例对象的成员。
const a = [[1, 2], [3, 4]];
const ws = new WeakSet(a);
// WeakSet {[1, 2], [3, 4]}
上面代码中,a是一个数组,它有两个成员,也都是数组。将a作为 WeakSet构造函数的参数,a的成员会自动成为 WeakSet 的成员。
注意,是a数组的成员成为 WeakSet 的成员,而不是a数组本身。这意味着,数组的成员只能是对象。
const b = [3, 4];
const ws = new WeakSet(b);
// Uncaught TypeError: Invalid value used in weak set(…)
上面代码中,数组b的成员不是对象,加入 WeaKSet 就会报错。
WeakSet 结构有以下三个方法。
WeakSet.prototype.add(value):向 WeakSet 实例添加一个新成员。
WeakSet.prototype.delete(value):清除 WeakSet 实例的指定成员。
WeakSet.prototype.has(value):返回一个布尔值,表示某个值是否在
3、Map
ES6 提供了 Map 数据结构。它类似于对象,也是键值对的集合,但是“键”的范围不限于字符串,各种类型的值(包括对象)都可以当作键。也就是说,Object 结构提供了“字符串—值”的对应,Map结构提供了“值—值”的对应。如果你需要“键值对”的数据结构,Map 比 Object 更合适。
const m = new Map();
const o = {p: 'Hello World'};
m.set(o, 'content')
m.get(o) // "content"
m.has(o) // true
m.delete(o) // true
m.has(o) // false
上面代码使用 Map 结构的set方法,将对象o当作m的一个键,然后又使用get方法读取这个键,接着使用delete方法删除了这个键。
上面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向 Map 添加成员。作为构造函数,Map 也可以接受一个数组作为参数。该数组的成员是一个个表示键值对的数组。
const map = new Map([
['name', '张三'],
['title', 'Author']
]);
map.size // 2
map.has('name') // true
map.get('name') // "张三"
map.has('title') // true
map.get('title') // "Author"
上面代码在新建 Map 实例时,就指定了两个键name和title。
Map构造函数接受数组作为参数,实际上执行的是下面的算法。
const items = [
['name', '张三'],
['title', 'Author']
];
const map = new Map();
items.forEach(
([key, value]) => map.set(key, value)
);
Map实例的属性和操作方法
(1)size属性返回 Map 结构的成员总数;(2)set(key, value);(3)get(key);(4)has(key);(5)delete(key);(6)clear()
遍历方法:
Map 结构原生提供三个遍历器生成函数和一个遍历方法。
keys():返回键名的遍历器。values():返回键值的遍历器。entries():返回所有成员的遍历器。forEach():遍历 Map 的所有成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Map 的遍历顺序就是插入顺序
4、WeakMap
WeakMap与Map的区别有两点。
首先,WeakMap只接受对象作为键名(null除外),不接受其他类型的值作为键名。其次,WeakMap的键名所指向的对象,不计入垃圾回收机制。
WeakMap 的语法
WeakMap 与 Map 在 API 上的区别主要是两个,一是没有遍历操作(即没有key()、values()和entries()方法),也没有size属性。因为没有办法列出所有键名,某个键名是否存在完全不可预测,跟垃圾回收机制是否运行相关。这一刻可以取到键名,下一刻垃圾回收机制突然运行了,这个键名就没了,为了防止出现不确定性,就统一规定不能取到键名。二是无法清空,即不支持clear方法。因此,WeakMap只有四个方法可用:get()、set()、has()、delete()。
十一、Proxies
Proxy可以监听对象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并在这些事情发生后执行一些相应的操作。一下子让我们对一个对象有了很强的追踪能力,同时在数据绑定方面也很有用处。Proxy 用于修改某些操作的默认行为,等同于在语言层面做出修改,即对编程语言进行编程。Proxy 可以理解成,在目标对象之前架设一层“拦截”,外界对该对象的访问,都必须先通过这层拦截,因此提供了一种机制,可以对外界的访问进行过滤和改写。Proxy 这个词的原意是代理,用在这里表示由它来“代理”某些操作,可以译为“代理器”。 ES6 原生提供 Proxy 构造函数,用来生成 Proxy 实例。
var proxy = new Proxy(target, handler);
Proxy 对象的所有用法,都是上面这种形式,不同的只是handler参数的写法。其中,new Proxy()表示生成一个Proxy实例,target参数表示所要拦截的目标对象,handler参数也是一个对象,用来定制拦截行为。
1、get()
get方法用于拦截某个属性的读取操作。上文已经有一个例子,下面是另一个拦截读取操作的例子。
var person = {
name: "张三"
};
var proxy = new Proxy(person, {
get: function(target, property) {
if (property in target) {
return target[property];
} else {
throw new ReferenceError("Property \"" + property + "\" does not exist.");
}
}
});
proxy.name // "张三"
proxy.age // 抛出一个错误
上面代码表示,如果访问目标对象不存在的属性,会抛出一个错误。如果没有这个拦截函数,访问不存在的属性,只会返回undefined。
2、set()
set方法用来拦截某个属性的赋值操作。假定Person对象有一个age属性,该属性应该是一个不大于200的整数,那么可以使用Proxy保证age的属性值符合要求。
let validator = {
set: function(obj, prop, value) {
if (prop === 'age') {
if (!Number.isInteger(value)) {
throw new TypeError('The age is not an integer');
}
if (value > 200) {
throw new RangeError('The age seems invalid');
}
}
// 对于age以外的属性,直接保存
obj[prop] = value;
}
};
let person = new Proxy({}, validator);
person.age = 100;
person.age // 100
person.age = 'young' // 报错
person.age = 300 // 报错
上面代码中,由于设置了存值函数set,任何不符合要求的age属性赋值,都会抛出一个错误,这是数据验证的一种实现方法。利用set方法,还可以数据绑定,即每当对象发生变化时,会自动更新 DOM。
十二、Symbols(讲)
1、ES5 的对象属性名都是字符串,这容易造成属性名的冲突。比如,你使用了一个他人提供的对象,但又想为这个对象添加新的方法(mixin 模式),新方法的名字就有可能与现有方法产生冲突。如果有一种机制,保证每个属性的名字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好了,这样就从根本上防止属性名的冲突。这就是 ES6 引入Symbol的原因。
ES6 引入了一种新的原始数据类型Symbol,表示独一无二的值。它是 JavaScript 语言的第七种数据类型,前六种是:undefined、null、布尔值(Boolean)、字符串(String)、数值(Number)、对象(Object)。
Symbol 值通过Symbol函数生成。这就是说,对象的属性名现在可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原来就有的字符串,另一种就是新增的 Symbol 类型。凡是属性名属于 Symbol 类型,就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保证不会与其他属性名产生冲突。
let s = Symbol();
typeof s
// "symbol"
上面代码中,变量s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值。typeof运算符的结果,表明变量s是 Symbol 数据类型,而不是字符串之类的其他类型。注意,Symbol函数前不能使用new命令,否则会报错。这是因为生成的 Symbol 是一个原始类型的值,不是对象。也就是说,由于 Symbol 值不是对象,所以不能添加属性。基本上,它是一种类似于字符串的数据类型。
注意:Symbol 值不能与其他类型的值进行运算,会报错。但是,Symbol 值可以显式转为字符串(String(sym))。另外,Symbol 值也可以转为布尔值,但是不能转为数值(Boolean(sym))。
作为属性名的 Symbol
由于每一个 Symbol 值都是不相等的,这意味着 Symbol 值可以作为标识符,用于对象的属性名,就能保证不会出现同名的属性。这对于一个对象由多个模块构成的情况非常有用,能防止某一个键被不小心改写或覆盖。
var mySymbol = Symbol();
// 第一种写法
var a = {};
a[mySymbol] = 'Hello!';
// 第二种写法
var a = {
[mySymbol]: 'Hello!'
};
// 第三种写法
var a = {};
Object.defineProperty(a, mySymbol, { value: 'Hello!' });
// 以上写法都得到同样结果
a[mySymbol] // "Hello!"
上面代码通过方括号结构和Object.defineProperty,将对象的属性名指定为一个 Symbol 值。
注意,Symbol 值作为对象属性名时,不能用点运算符。
var mySymbol = Symbol();
var a = {};
a.mySymbol = 'Hello!';
a[mySymbol] // undefined
a['mySymbol'] // "Hello!"
上面代码中,因为点运算符后面总是字符串,所以不会读取mySymbol作为标识名所指代的那个值,导致a的属性名实际上是一个字符串,而不是一个 Symbol 值。(还有很多Symbol的方法和属性)
十三、Math,Number,String,Object 的新API
对Math,Number,String还有Object等添加了许多新的API。下面代码同样来自es6features,对这些新API进行了简单展示。
Number.EPSILON
Number.isInteger(Infinity) // false
Number.isNaN("NaN") // false
Math.acosh(3) // 1.762747174039086
Math.hypot(3, 4) // 5
Math.imul(Math.pow(2, 32) - 1, Math.pow(2, 32) - 2) // 2
"abcde".contains("cd") // true
"abc".repeat(3) // "abcabcabc"
Array.from(document.querySelectorAll('*')) // Returns a real Array
Array.of(1, 2, 3) // Similar to new Array(...), but without special one-arg behavior
[0, 0, 0].fill(7, 1) // [0,7,7]
[1,2,3].findIndex(x => x == 2) // 1
["a", "b", "c"].entries() // iterator [0, "a"], [1,"b"], [2,"c"]
["a", "b", "c"].keys() // iterator 0, 1, 2
["a", "b", "c"].values() // iterator "a", "b", "c"
Object.assign(Point, { origin: new Point(0,0) })
十四、Promises
Promises是处理异步操作的一种模式,之前在很多三方库中有实现,比如jQuery的deferred 对象。当你发起一个异步请求,并绑定了.when(), .done()等事件处理程序时,其实就是在应用promise模式。
//创建promise
var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 进行一些异步或耗时操作
if ( /*如果成功 */ ) {
resolve("Stuff worked!");
} else {
reject(Error("It broke"));
}
});
//绑定处理程序
promise.then(function(result) {
//promise成功的话会执行这里
console.log(result); // "Stuff worked!"
}, function(err) {
//promise失败会执行这里
console.log(err); // Error: "It broke"
});
十五、Generator 函数的语法
基本概念
Generator 函数是 ES6 提供的一种异步编程解决方案,语法行为与传统函数完全不同。本章详细介绍 Generator 函数的语法和 API,它的异步编程应用请看《Generator 函数的异步应用》一章。
Generator 函数有多种理解角度。从语法上,首先可以把它理解成,Generator 函数是一个状态机,封装了多个内部状态。
执行 Generator 函数会返回一个遍历器对象,也就是说,Generator 函数除了状态机,还是一个遍历器对象生成函数。返回的遍历器对象,可以依次遍历 Generator 函数内部的每一个状态。
形式上,Generator 函数是一个普通函数,但是有两个特征。一是,function关键字与函数名之间有一个星号;二是,函数体内部使用yield表达式,定义不同的内部状态(yield在英语里的意思就是“产出”)。
function* helloWorldGenerator() {
yield 'hello';
yield 'world';
return 'ending';
}
var hw = helloWorldGenerator();
上面代码定义了一个 Generator 函数helloWorldGenerator,它内部有两个yield表达式(hello和world),即该函数有三个状态:hello,world 和 return 语句(结束执行)。
然后,Generator 函数的调用方法与普通函数一样,也是在函数名后面加上一对圆括号。不同的是,调用 Generator 函数后,该函数并不执行,返回的也不是函数运行结果,而是一个指向内部状态的指针对象,也就是上一章介绍的遍历器对象(Iterator Object)。
下一步,必须调用遍历器对象的next方法,使得指针移向下一个状态。也就是说,每次调用next方法,内部指针就从函数头部或上一次停下来的地方开始执行,直到遇到下一个yield表达式(或return语句)为止。换言之,Generator 函数是分段执行的,yield表达式是暂停执行的标记,而next方法可以恢复执行。
hw.next()
// { value: 'hello', done: false }
hw.next()
// { value: 'world', done: false }
hw.next()
// { value: 'ending', done: true }
hw.next()
// { 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
(背下来)上面代码一共调用了四次next方法。
第一次调用,Generator 函数开始执行,直到遇到第一个yield表达式为止。next方法返回一个对象,它的value属性就是当前yield表达式的值hello,done属性的值false,表示遍历还没有结束。
第二次调用,Generator 函数从上次yield表达式停下的地方,一直执行到下一个yield表达式。next方法返回的对象的value属性就是当前yield表达式的值world,done属性的值false,表示遍历还没有结束。
第三次调用,Generator 函数从上次yield表达式停下的地方,一直执行到return语句(如果没有return语句,就执行到函数结束)。next方法返回的对象的value属性,就是紧跟在return语句后面的表达式的值(如果没有return语句,则value属性的值为undefined),done属性的值true,表示遍历已经结束。
第四次调用,此时 Generator 函数已经运行完毕,next方法返回对象的value属性为undefined,done属性为true。以后再调用next方法,返回的都是这个值。(由于 Generator 函数返回的遍历器对象,只有调用next方法才会遍历下一个内部状态,所以其实提供了一种可以暂停执行的函数。yield表达式就是暂停标志。遍历器对象的next方法的运行逻辑如下。(1)遇到yield表达式,就暂停执行后面的操作,并将紧跟在yield后面的那个表达式的值,作为返回的对象的value属性值。(2)下一次调用next方法时,再继续往下执行,直到遇到下一个yield表达式。(3)如果没有再遇到新的yield表达式,就一直运行到函数结束,直到return语句为止,并将return语句后面的表达式的值,作为返回的对象的value属性值。(4)如果该函数没有return语句,则返回的对象的value属性值为undefined。)
总结一下,调用 Generator 函数,返回一个遍历器对象,代表 Generator 函数的内部指针。以后,每次调用遍历器对象的next方法,就会返回一个有着value和done两个属性的对象。value属性表示当前的内部状态的值,是yield表达式后面那个表达式的值;done属性是一个布尔值,表示是否遍历结束。
ES6 没有规定,function关键字与函数名之间的星号,写在哪个位置。这导致下面的写法都能通过。
function * foo(x, y) { ··· }
function *foo(x, y) { ··· }
function* foo(x, y) { ··· }
function*foo(x, y) { ··· }
由于 Generator 函数仍然是普通函数,所以一般的写法是上面的第三种,即星号紧跟在function关键字后面。本书也采用这种写法。需要注意的是,yield表达式后面的表达式,只有当调用next方法、内部指针指向该语句时才会执行,因此等于为 JavaScript 提供了手动的“惰性求值”的语法功能。
function* gen() {
yield 123 + 456;
}
上面代码中,yield后面的表达式123 + 456,不会立即求值,只会在next方法将指针移到这一句时,才会求值。yield表达式与return语句既有相似处,也有区别。相似之处在于,都能返回紧跟在语句后面的那个表达式的值。区别在于每次遇到yield,函数暂停执行,下一次再从该位置继续向后执行,而return语句不具备位置记忆的功能。一个函数里面,只能执行一次(或者说一个)return语句,但是可以执行多次(或者说多个)yield表达式。正常函数只能返回一个值,因为只能执行一次return;Generator 函数可以返回一系列的值,因为可以有任意多个yield。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 Generator 生成了一系列的值,这也就是它的名称的来历。
function*foo(
x
){
var
y
=2
*
(
yield
(x
+1));
var
z
=yield
(y
/3);
return
(
x
+y
+z
);
}
vara
=foo(5);
a
.next() // Object{value:6, done:false}
a
.next() // Object{value:NaN, done:false}
a
.next() // Object{value:NaN, done:true}
varb
=foo(5);
b
.next() // { value:6, done:false }
b
.next(12) // { value:8, done:false }
b
.next(13) // { value:42, done:true }
(背下来)上面代码中,第二次运行next方法的时候不带参数,导致y的值等于2 * undefined(即NaN),除以3以后还是NaN,因此返回对象的value属性也等于NaN。第三次运行Next方法的时候不带参数,所以z等于undefined,返回对象的value属性等于5 + NaN + undefined,即NaN。
如果向next方法提供参数,返回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上面代码第一次调用b的next方法时,返回x+1的值6;第二次调用next方法,将上一次yield表达式的值设为12,因此y等于24,返回y / 3的值8;第三次调用next方法,将上一次yield表达式的值设为13,因此z等于13,这时x等于5,y等于24,所以return语句的值等于42。
注意,由于next方法的参数表示上一个yield表达式的返回值,所以在第一次使用next方法时,传递参数是无效的。V8引擎直接忽略第一次使用next方法时的参数,只有从第二次使用next方法开始,参数才是有效的。从语义上讲,第一个next方法用来启动遍历器对象,所以不用带有参数。
这个功能有很重要的语法意义。Generator 函数从暂停状态到恢复运行,它的上下文状态(context)是不变的。通过next方法的参数,就有办法在Generator函数开始运行之后,继续向函数体内部注入值。也就是说,可以在Generator 函数运行的不同阶段,从外部向内部注入不同的值,从而调整函数为。
async 函数,它就是Generator函数的语法糖。
十六、Module 的语法(不会)
十七、Reflect
概述
Reflect对象与Proxy对象一样,也是 ES6 为了操作对象而提供的新 API。Reflect对象的设计目的有这样几个。
(1) 将Object对象的一些明显属于语言内部的方法(比如Object.defineProperty),放到Reflect对象上。现阶段,某些方法同时在Object和Reflect对象上部署,未来的新方法将只部署在Reflect对象上。也就是说,从Reflect对象上可以拿到语言内部的方法。
(2) 修改某些Object方法的返回结果,让其变得更合理。比如,Object.defineProperty(obj, name, desc)在无法定义属性时,会抛出一个错误,而Reflect.defineProperty(obj, name, desc)则会返回false。
// 老写法
try {
Object.defineProperty(target, property, attributes);
// success
} catch (e) {
// failure
}
// 新写法
if (Reflect.defineProperty(target, property, attributes)) {
// success
} else {
// failure
}
(3) 让Object操作都变成函数行为。某些Object操作是命令式,比如name in obj和delete obj[name],而Reflect.has(obj, name)和Reflect.deleteProperty(obj, name)让它们变成了函数行为。
// 老写法
'assign' in Object // true
// 新写法
Reflect.has(Object, 'assign') // true
(4)Reflect对象的方法与Proxy对象的方法一一对应,只要是Proxy对象的方法,就能在Reflect对象上找到对应的方法。这就让Proxy对象可以方便地调用对应的Reflect方法,完成默认行为,作为修改行为的基础。也就是说,不管Proxy怎么修改默认行为,你总可以在Reflect上获取默认行为。
Proxy(target, {
set: function(target, name, value, receiver) {
var success = Reflect.set(target,name, value, receiver);
if (success) {
log('property ' + name + ' on ' + target + ' set to ' + value);
}
return success;
}
});
上面代码中,Proxy方法拦截target对象的属性赋值行为。它采用Reflect.set方法将值赋值给对象的属性,确保完成原有的行为,然后再部署额外的功能。
下面是另一个例子。
var loggedObj = new Proxy(obj, {
get(target, name) {
console.log('get', target, name);
return Reflect.get(target, name);
},
deleteProperty(target, name) {
console.log('delete' + name);
return Reflect.deleteProperty(target, name);
},
has(target, name) {
console.log('has' + name);
return Reflect.has(target, name);
}
});
上面代码中,每一个Proxy对象的拦截操作(get、delete、has),内部都调用对应的Reflect方法,保证原生行为能够正常执行。添加的工作,就是将每一个操作输出一行日志。
有了Reflect对象以后,很多操作会更易读。
// 老写法
Function.prototype.apply.call(Math.floor, undefined, [1.75]) // 1
// 新写法
Reflect.apply(Math.floor, undefined, [1.75]) // 1
2、静态方法
Reflect对象一共有13个静态方法。
- Reflect.apply(target,thisArg,args)
- Reflect.construct(target,args)
- Reflect.get(target,name,receiver)
- Reflect.set(target,name,value,receiver)
- Reflect.defineProperty(target,name,desc)
- Reflect.deleteProperty(target,name)
- Reflect.has(target,name)
- Reflect.ownKeys(target)
- Reflect.isExtensible(target)
- Reflect.preventExtensions(target)
- Reflect.getOwnPropertyDescriptor(target, name)
- Reflect.getPrototypeOf(target)
- Reflect.setPrototypeOf(target, prototype)
上面这些方法的作用,大部分与Object对象的同名方法的作用都是相同的,而且它与Proxy对象的方法是一一对应的。下面是对它们的解释。
ES6浏览器支持情况
浏览器对于ES6的支持情况可以查看。kangax.github.io/es5-compat-table/es6/
检测当前浏览器对ES6语法的支持情况可以查看。http://ruanyf.github.io/es-checker/index.cn.html
部署运行
1.有些浏览器已经大部分支持ES6的语法了。
2.babel
babel可以将ES6代码转换为ES5代码,从而在现有环境中执行。babel官网:http://babeljs.io/ babel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babel/babel
关于babel的使用可以参考阮一峰所写的《Babel 入门教程》,网址为: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6/01/babel.html